“回去吧。”
李建设带着贾东旭离开,东旭确实可靠,跟随多年虽无显赫功绩,却从不惹麻烦,也未增添困扰。
“最近你母亲的店铺如何?”
他对红星商场的关注越来越少,店铺已大多出售,其他商家盈亏与否,与他无关,只要超市盈利就好。
至于商场旁的写字楼和酒店正进行装修,这才是长远收益的项目。
“勉强糊口罢了,和上班没什么两样。”
贾东旭摇头叹息,深知商场内商户的盈利能力,但母亲与姑母并不擅长经营,好在店铺价值提升,一铺可传三代。
“这样也好,她们至少能够自立。”
李建设随即回家陪伴周蓉,之后将她送回学校,但并未入内。
“你不打算进学校吗?”
周蓉一直希望李建设能公开两人关系,她不惧流言蜚语。
“不了,有代沟,你快进去吧,下周我来接你。”
原本想认陈东青为干儿,思虑再三放弃,懒得操心,有人供养已足够。
况且韩春明和程建军这对干儿表现优异,为他创造了不少财富。
未来赚钱机会无数,金钱取之不尽,享受生活同样重要。
“嗯。”
周蓉提着包步入校园,她明年毕业,大概率会留校任教。
李建设在校门口停车片刻,无人上前攀谈,真是个美好的年代,潇洒离去。
“叔叔,刚才春晚总导演来电,邀请您明天中午十二点于京城饭店共餐。”
槐花见李建设归来,连忙汇报工作,如今她是秘书,负责安排行程。
“行,你记下,明早提前半小时提醒我。”
李建设赞助了整场春晚的服装设计,金额达4.5万元,别小看这笔资金。
如今工人虽不受重视,有固定工作的大多数人仍不愿下海谋生。
去年上映的《少林寺》便是个例子,一张电影票平均才一毛钱,农村只需五分,却创下了过亿的票房。
主演李小杰每天的片酬不过一两块,要知道这部电影总投资两百万,这么多钱究竟花在哪里?很大一部分流向了香江演员的片酬,他们的片酬动辄上千,连吃的食物都比内地的好得多。
《少林寺》杀青后,有人开出百万级片酬邀请李小杰,但他最终还是回到原单位,领取那区区八十八元的月薪。
这样的日子实在难以忍受,跑去香江发展也只是时间问题。
至于李建设,他并无太多野心,只想在京圈站稳脚跟,这里是他的主场,外来的人都得服帖。
他万万没想到,刚提起李小杰,对方就托关系找上门来了。
“李会长,贸然来访实属无奈,有个年轻人特别想见您。”
来者是于海,七星螳螂拳宗师,同时也是武术代表团的教练兼队长。
李建设与他相识多年,还有一位名为于承惠的大师,被誉为最后一位剑圣。
其实李建设一直很好奇,这两人是否真能一较高下,显然答案是肯定的,于海力道沉稳,于承惠剑术精湛。
巅峰时期,他们确实可以上擂台较量,但并不像传闻中那般夸张。
“于老师,咱们认识这么多年了,还这么客气做什么?”李建设谦逊地做了个手势,请对方入座。
这里安排在中院北屋,是接待重要客人的地方,平时在前院就行。
李小杰环视四周,从小贫困的他立志要赚钱,身体素质又好,因此特别爱面子。
“李会长,这位是……”于海坐下后正准备介绍。
李建设抢先说道:“我知道他,全国武术冠军李小杰,少林寺的觉远。”
“李会长您好。”李小杰今年仅二十岁,虽已名扬全国,但仍显得有些稚嫩,态度十分谦卑。
于海附和道:“小杰,李会长可是武术大家,精通五行拳,那虎鹤双形拳打得炉火纯青,无人能及。”
李小杰听罢,心中虽有些不服,但他学艺进展神速,不论什么招式经他手演绎,都比师父更精彩。
李建设轻笑回应:“于老师过奖了,我只是练着玩,主要为了修身养性。”
于海瞪了李小杰一眼,接着说道:“小杰,我比李会长小十二岁,他专攻内家拳,已达宗师境界,对养生之道颇有研究。”
李小杰闻言,惊讶得睁大了眼。
来之前,他对李建设了解不多,只知是个富商,不曾想已年过五十。
“谈不上什么成就,不过是兴趣使然,顺便强身健体罢了。”
李建设摇头否认,他这般身份无需通过比试证明实力,况且若遇不守规矩者,岂不尴尬。
一番客套后,于海硬着头皮问:“李会长,我听闻您有意涉足影视圈,还资助了一位新晋导演?”
李建设一怔,心想这消息传得真快,但也可理解,蔡晓光拿到投资后必定四处宣扬,毕竟他是科班出身的第五代导演。
“确有其事,于老师可是想寻求资金支持?需要多少?”
意识到情况后,李建设迅速将话题转移,看看对方如何应对。
实际上,以少林寺当前影响力,即便拍部普通电影,他也能从中获利。
只需找个途径将其挂靠至某电影厂即可。
起初他并不热衷赚钱,选择低调生活,但既然有人主动联系,那便不妨赚一笔。
于海愣住,他本意只是带李小杰前来结识这位武术前辈,并非为了融资。
李小杰率先按捺不住,“李会长,您能提供多少资金支持?”
李建设笑着回答:“我听说在 ** ,有人愿付你百万片酬,还有人出到三百万让你拍片。
而我建造一座红星商场的投资便超千万,现正在建第二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