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犟脾气,吃软不吃硬。”萧老三对萧炎更了解一些。
“软的他也不肯,我觉得他是皮子痒了,我们都对他太客气了。”
萧老二老三不认同的皱眉,他们觉得老四好像有点太过急躁了。
“老四,你家里现在应该不缺钱的吧?”
为啥这么急着挣钱呢?他们觉得老四好像特别急,他到底在急啥?
萧老四急的原因很简单,媳妇儿天天说儿子出息,儿子念书能成才,他心动了。
可是他养不起,赚钱迫在眉睫。他自己没法子,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萧炎身上,萧炎不配合,他炸毛了。
每日晚上都在和媳妇商量赚钱的事儿,日日为了这事儿愁的睡不着。
尤其儿子跟他说还想继续念书的时候,他心都要碎了。
“你们难道不想孩子去念书?难道不想孩子以后有出息?小五不肯教也不肯拿出赚钱的法子,他想怎么样?想世世代代被简家打压下去?以后我们的娃子和简家咋比?说不定连村里的娃子都不如。”
“四弟,就算如此,我们也不能这么逼小五,说白了还不是我们自己没出息,谁的孩子谁养,小五他不欠我们的。”
“谁说他不欠我们的,本来我们认命了,过的好好的,是他突然给了我们希望,说啥只要孩子出息他供养到底,结果呢?
现在来一句他没办法就算了?不行,他说的负责到底就要负责到底!我们不是他耍着玩的!
他现在一个人,以后肯定也没人愿意嫁他,一辈子没个娃子将来还不是得我们的孩子给他养老,现在付出一点怎么不行了?不是应当应分的?”
萧老四眼尾猩红,人有些激动的癫狂。
其他人无言,听说四弟儿子是所有孩子成绩最差的,最不爱念书,最会偷懒的,他到底紧张个啥?
就算没出息也是他们孩子没出息呀!
“老四,你……”你是不是没搞清楚自己孩子的情况,想太多了。
这话咋也不敢说,老四的现在有点疯。
“你还是回去先冷静冷静吧,真的,就算小五啥都不做最后真到那一步,他们做侄子的也该给他养老给他送终。”
他们觉得不会,老五不会落得那般田地,他也不会让自己那么惨,过两年重新成家是肯定的。
萧老四冷哼,凭啥?他孩子欠他的?
媳妇说的没错,全家人都魔怔了,他们再不清醒点这个家要完蛋。
以前还觉得媳妇事多话多,最近最后悔的便是没早听她的话,如果最开始的时候分开赚银子,现在他们家少说也有百两银。
亏大发了!
几兄弟解散,萧老三去找了老娘。都说人穷志短,他也知道他们家现在做人不厚道,和离了本该各自安好,他们却总是肖想人家的东西。
“娘。”
“老三啊,娘心里苦啊,当初该让你爹跟小五断亲的,现在家里也不至于闹成这样。”
老沈氏的眼泪好像断了线的珠子,眼睛肿的睁不开。
“娘,这事现在是谁说谁有理,大家都僵在一块了,不过人小五确实不欠我们啥的,这两年他对家里也算是帮衬到了。只不过他不相信我们也是真的,比起来,他明显对简家更亲一点,这里面也有简宁的意思。”
“老四到底咋想的?”
“四弟有些想多了,总觉得自己儿子将来有大出息,他要准备很多银子供他。娘,这个家不会消停的,除非大家全都搬出去,要不小五搬出去,只要他在还会继续吵,你别管了。”
萧老三算是难得的明白人。
“他们想赶走小五?”老沈氏惊讶的问。
“不是,是看见小五就会想入非非,会一直逼他赚钱或者拿钱出来。娘,其实大家看小五抄书不拿钱出来很有意见,我们每个人手里的银子上交到分家,他成亲就分家,一直没上交过,现在和离单身了,按理银子该给你,该算是大家的。”
“你也这么想?”
萧老三点头,“这点我站老四,他现在一个人根本不需要多少银子,为啥还不肯拿一点出来补贴家用?大家的生活都不是很好,本该跟以前一样,谁强谁多帮衬一点。”
老沈氏脑瓜眩晕。
“可是他没银子的时候你们也不会给他。”
“他可以继续赚呀,抄书的活一直有的。”
老沈氏如坠冰窖,难怪小五说他们只想他帮他们赚钱,却没一个人管他的死活。
“你们现在都比他有钱,就算你,之前我也给了你一点银子,小五我一个子没给过。”
萧老三再次点头,“娘你做的对,你看没给他不一样过的好好的,小五能干着呢?听我的,你劝劝他,跟他好好说说,好歹教教几个侄子,还有抄书的银子起码要拿一半出来分。”
大家刚才屋里谈的可不是一半,都认为他该拿全部,他没好意思说出口,因为老娘的脸色有些不对劲。
老沈氏心里跟火烧似的,“你出去吧,我想好好静静。”
萧老三却没走,“娘,你知道简宁回来的事儿吧?”
老婆子睁开肿胀的眼,迷茫的看向三儿子,“回来怎么了?和我们有啥关系?”
“好些人说她突然这么大阵仗回来,是因为那些谣言。”
老沈氏老脸惨白。
“娘,你知道家里谁说出去的吗?这些事前几天小五刚和我们说,村里就传遍了,要说没人出去说肯定不可能。”
老沈氏木讷的摇头,“我不知道。”
几个人里谁会干出这种蠢事她真不知道,对于简宁来说不痛不痒,她身边这么多人保护着呢,就她自己都不啥省油的灯,几个壮汉也干不过一个她。
“娘,你说简宁会放过散布谣言的人吗?”
老婆子身子一顿,“谁人不被说,也没说啥谣言,说的都是实话,夸她能干挣钱多错了吗?”说完后心虚低头。
萧老三长叹一口气,“自从听见后我心里总不踏实,娘,我先回去了,你有时间好好劝劝小五,一个屋檐下别闹的太僵,他教孩子我们也放心。”
人走后,老沈氏一头栽在枕头上,有时候她真希望自己一觉永远睡不醒,死了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