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宋年间,灵隐寺有个疯疯癫癫却神通广大的和尚,法号道济,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济公。他平日里不守清规,喝酒吃肉,穿着一件破僧袍,手持一把破蒲扇,看似邋遢不堪,实则心怀慈悲,常常用他那独特的智慧和法力帮助百姓排忧解难。
话说这一日,济公摇着蒲扇,哼着小曲,慢悠悠地走进了临安城。城中热闹非凡,街边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济公正走着,忽然听到一阵哭哭啼啼的声音从一条小巷子里传来。他好奇心起,顺着声音找了过去。
只见小巷子里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正坐在地上哭泣,旁边站着几个凶神恶煞的家丁。济公走上前去,问道:“女施主,你这是怎么了?为何在此哭泣呀?”那女子抬起泪汪汪的双眼,抽抽搭搭地说:“大师,我是城东王员外家的丫鬟,名叫翠儿。今日出来买东西,被这恶霸赵公子瞧见了,他非要强纳我做小妾,还派家丁来抓我。我若不从,他们就要杀了我。”
济公听了,心中大怒,这赵公子平日里就横行霸道,欺男霸女,无恶不作,今日竟敢当街强抢民女。他眼珠一转,想出了一个主意,便对翠儿说:“女施主莫怕,贫僧自有办法救你。”说完,他转身对那几个家丁说:“你们回去告诉你们家公子,就说这女子是贫僧的亲戚,贫僧要带她去灵隐寺做法事,等法事做完,自然会把她送回去。”
那几个家丁听了,哪里肯信,其中一个领头的恶狠狠地说:“你这疯和尚,少在这里多管闲事,识相的就赶紧把这女子交出来,否则我们连你一起收拾!”济公听了,哈哈大笑道:“你们这几个小喽啰,也敢在贫僧面前撒野。”说着,他挥了挥手中的破蒲扇,那几个家丁只觉得一阵狂风刮来,吹得他们东倒西歪,站立不稳。等他们好不容易稳住身形,再一看,济公和翠儿早已不见了踪影。
济公带着翠儿一路狂奔,来到了灵隐寺。他把翠儿藏在了自己的禅房里,然后对她说:“女施主,你就安心在这里住下,等贫僧想出办法,彻底解决这件事,你再回家。”翠儿感激涕零,连忙跪下给济公磕头。
再说那赵公子,得知济公把翠儿带走了,气得暴跳如雷。他带着一群打手,气势汹汹地来到了灵隐寺,要找济公算账。方丈见状,连忙出来迎接,赔着笑脸说:“赵公子,不知今日驾临本寺,所为何事呀?”赵公子怒气冲冲地说:“那个疯和尚道济,抢走了本公子要纳的女子,你们快把他交出来,否则本公子就拆了你们这破寺庙!”
方丈听了,心中暗暗叫苦,这济公平日里就不让人省心,如今又惹下了这么大的麻烦。他正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济公摇着蒲扇,慢悠悠地走了出来。他笑嘻嘻地对赵公子说:“赵公子,莫要生气,那女子确实是贫僧的亲戚,贫僧只是带她来寺里住几天,等法事做完,自然会把她送回去。”
赵公子哪里肯信,他大声吼道:“你这疯和尚,少在这里胡说八道,今天你要是不把那女子交出来,本公子就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济公听了,依然笑嘻嘻地说:“赵公子,贫僧有一计,可让你既得到那女子,又能不落个强抢民女的骂名。”赵公子听了,心中一动,问道:“什么计策?你快说来听听。”
济公清了清嗓子,说:“赵公子,你家中不是有一口大水缸吗?明日你让人把水缸抬到城中的广场上,然后贴出告示,说谁能把这水缸搬起来,你就把那女子许配给他。贫僧保证,那女子最后一定会成为你的人。”赵公子听了,半信半疑,但转念一想,这疯和尚平日里虽然疯疯癫癫,但说不定还真有什么办法,于是便答应了。
第二天,赵公子按照济公说的,把水缸抬到了城中的广场上,并贴出了告示。一时间,广场上围满了人,大家都想看看谁能把那口大水缸搬起来。可是,那水缸又大又重,得要好几个人一起抬。赵公子站在一旁,得意洋洋地看着,心想:这疯和尚的办法也不管用嘛,看来那女子还是得归我。
就在这时,济公摇着蒲扇,慢悠悠地走了过来。他对赵公子说:“赵公子,贫僧来试试。”赵公子听了,哈哈大笑起来:“你这疯和尚,连站都站不稳,还想搬动这水缸,简直是白日做梦!”济公也不理会他,走到水缸前,围着水缸转了几圈,然后突然大喝一声:“起!”只见那水缸竟然缓缓地离开了地面,越升越高。周围的人看得目瞪口呆,纷纷鼓掌喝彩。
赵公子也惊得合不拢嘴,他没想到这疯和尚还真有这本事。就在他愣神的功夫,济公又大喝一声:“落!”那水缸便朝着赵公子的方向落了下去。赵公子吓得脸色苍白,转身就跑。可是,那水缸落下的速度太快,他还没跑几步,就被水缸罩在了里面。
济公走到水缸前,对着里面说:“赵公子,这女子贫僧就带走了,你以后可不要再做这种欺男霸女的事了,否则,贫僧可不会轻饶你。”说完,他挥了挥蒲扇,那水缸便自动掀开了。赵公子从里面爬了出来,吓得浑身发抖,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济公带着翠儿离开了广场,把她送回了家。翠儿的主人对济公感激不已,纷纷拿出金银财宝来感谢他。济公却摆了摆手,说:“贫僧出家人,要这些身外之物何用。你们只要以后多做善事,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了。”说完,他便摇着蒲扇,哼着小曲,离开了王员外家。
从此,济公智救民女的故事在临安城里流传开来,人们都更加敬佩这位疯疯癫癫却又充满智慧的和尚了。而那赵公子,经过这件事后,也收敛了许多,不敢再为非作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