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帮总堂的气氛比往常凝重了十倍。红木桌上摊着几张情报,上面画着歪歪扭扭的记号,旁边还压着枚带血的袖章——那是巡捕房的人昨天在虹口码头捡到的,上面绣着个小小的太阳旗。
陈啸林背着手站在窗前,指尖夹着的烟燃了半截,烟灰摇摇欲坠。听到手下通报“姜山到了”,他没回头,只淡淡道:“让他进来。”
姜山走进来,身上还带着码头的尘土味。他看了眼桌上的情报,又瞥见那枚袖章,眉头瞬间皱紧。
“陈先生找我,是为了日本人?”
陈啸林转过身,脸上没了往日的笑意,眼神沉得像江底的石头:“你消息倒灵通。”他拿起一张情报,“最近日本特务在上海闹得厉害,虹口、闸北的码头都出事了——前天有批西药被抢,昨天有个商人因为不肯跟他们合作,直接被沉了江。”
姜山的手猛地攥紧。西药、商人……这些都是码头最常接触的,他想起仓库里刚到的一批救济粮,是要运往灾区的,要是被抢了,不知多少人要挨饿。
“他们的目标是码头?”
“不光是码头,是整个上海的货运线。”陈啸林敲了敲桌面,“他们想控制物资,逼商户跟他们合作,还在码头安插了不少眼线,专挑咱们这种红火的码头下手。”
他盯着姜山:“你那码头现在是上海滩的‘香饽饽’,商多货多,最容易被盯上。我找你来,是想跟你商量——怎么保住码头,保住那些商人,保住咱们的人。”
姜山沉默片刻,问:“需要我做什么?”
“你码头的人多,眼杂,最容易发现异常。”陈啸林道,“从今天起,让刀疤脸他们多盯着点,看有没有生面孔频繁出入,有没有人打听货箱里的东西,尤其是西药、粮食、军火这些敏感物资。一旦发现可疑的,别惊动,直接报给我。”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日本人狠辣,不像黑虎帮那些混混,他们动起手来,是要人命的。你和弟兄们都得当心,必要时……可以用点硬手段,出了事,我担着。”
姜山点头:“我明白。码头的工人里有不少是北方逃难来的,恨日本人恨得牙痒痒,让他们盯着,肯定上心。”他想起那个断了腿的老兵,总说“只要能打鬼子,这条腿没白断”,说不定能派上用场。
“还有,”陈啸林递给他一把小巧的手枪,“这玩意儿比你的拳头管用,拿着防身。沈清辞怀着孕,你得护好家。”
姜山犹豫了一下,接了过来,揣进怀里。他不喜欢用枪,但知道这时候不能逞强。
“放心,码头不会出事。”他看着陈啸林,眼神坚定,“我会让弟兄们轮班巡逻,仓库加两道锁,货箱卸下来先验三遍,保证一根针都不会被他们拿走。”
陈啸林笑了笑,这才找回点往日的样子:“我就信你。你那码头是大伙的指望,不能毁在日本人手里。”
姜山没再多说,转身往外走。走到门口,他停下脚步:“要是他们敢来硬的……”
“那就打回去。”陈啸林的声音冷了下来,“上海滩是中国人的地盘,还轮不到他们撒野。”
走出总堂,江风带着凉意吹过来,姜山摸了摸怀里的枪,又摸了摸腰间的龟甲。他抬头看向码头的方向,夕阳正落下去,货箱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像一道道屏障。
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不会太平了。但他不怕——身后有三百多个愿意跟他一起扛事的弟兄,有等着他回家的妻儿,有陈啸林这股暂时能联手的力量,就算是豺狼来了,他也能领着大伙,把码头守得像块铁。
回到码头时,他没声张,只悄悄把刀疤脸和老兵叫到一边,低声吩咐了几句。两人听完,脸色都变了,却没说一个“怕”字,只咬着牙说:“山哥放心,只要鬼子敢来,就让他们有来无回!”
夜色渐深,码头的灯亮了起来,比往常多了几倍,照得每个角落都清清楚楚。巡逻的工人脚步更勤了,手里的扁担换成了铁棍,眼里的光却比灯还亮。
姜山站在仓库门口,望着江面。远处隐约有日本军舰的影子,像潜伏的野兽。他握紧了怀里的枪,腰间的龟甲温温的,像在说:别怕,守好这里。
姜山刚把最后一批货清点完,刀疤脸就急匆匆跑过来,脸色凝重:“山哥,青帮那边派人来,说陈老大让你立刻过去,说是……有紧急事。”
赶到青帮总堂时,里面灯火通明,十几个堂主模样的人围坐在桌前,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陈啸林见他进来,直接拍了拍桌子:“都别绕圈子了,说正事。”
一个穿中山装的男人站起来,打开手里的文件袋:“根据可靠情报,日本特务最近在上海的活动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他们不仅在租界里安插眼线,还打算对几个重要码头动手,目的是控制上海的物资运输线。”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我们得到消息,他们的目标里,就包括姜山的码头。”
姜山心里一沉,难怪最近总觉得码头附近有生面孔徘徊,原来是日本特务。
陈啸林看向姜山,眼神锐利:“我找你来,是想跟你说个事。”他指了指桌上的箱子,打开,里面全是崭新的步枪,“这些是我通过关系弄来的,一共一千二百支,还有三万发子弹。”
他盯着姜山:“你码头现在有一千多工人,我想把这些枪发给他们。这个月青帮和你码头的所有盈余,全拿去买枪和子弹,不够的我来补。”
满堂的人都惊呆了,一个堂主忍不住开口:“老大!这太冒险了!把枪发给一群工人,要是走漏风声,日本人不会放过我们的!再说,这个月的钱全买枪,弟兄们的饷银怎么办?”
“饷银往后拖!”陈啸林拍案而起,“日本人都要骑到我们脖子上了,还在乎这点饷银?姜山的码头是上海货运的咽喉,要是被他们占了,我们所有人都得喝西北风!”
他看向姜山:“你敢不敢接?”
姜山看着那些枪,又想起码头上一张张熟悉的脸——老赵的驼背,小顺子的笑,刀疤脸如今踏实的眼神,还有沈清辞怀着孕却总说“放心”的模样。他深吸一口气,声音铿锵:“我接!”
“山哥!”刀疤脸不知什么时候跟了过来,此刻急得满脸通红,“一千多支枪!发给工人?他们大多连枪都没摸过啊!再说,这个月的钱全买枪,弟兄们的工钱……”
“工钱我来想办法!”姜山打断他,“日本人要的是码头,是我们的命!要是码头没了,命都保不住,要钱有什么用?”他看向陈啸林,“枪我要,但有个条件——教工人打枪的事,得请青帮的弟兄帮忙。”
陈啸林笑了,拍他肩膀:“这个没问题,我让枪法最好的弟兄过去。”
回到码头时,天已经蒙蒙亮。姜山立刻召集所有工人,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所以,这个月的工钱可能要晚发,所有的钱都要拿去买枪和子弹。”他看着众人,“我知道这很难,但日本人就在眼前,我们不想被他们欺负,不想像牲口一样被宰,就只能拿起枪,自己护着自己的家,自己护着这个码头!”
人群沉默了片刻,突然,老赵拄着拐杖站出来:“山哥,我虽然老了,扛不动枪,但我能给大伙看仓库,给伤员包扎!钱我不要,只要能打跑小日本!”
“我也不要工钱!”小顺子举着胳膊,“我爹就是被日本人炸死的,我早就想报仇了!”
“算我一个!”
“我们都干!”
一千多号人,没一个退缩的。刀疤脸看着眼前的景象,眼眶一热,猛地捶了下自己的脑袋:“妈的,是我糊涂了!山哥,你说咋干就咋干!”
接下来的日子,码头彻底变了样。白天照常卸货,晚上就灯火通明地练枪。青帮派来的教官嗓门洪亮,手把手地教工人瞄准、上膛、拆枪。起初还有人手抖,打偏了子弹,但练着练着,眼神越来越稳,枪声也越来越齐。
沈清辞带着女人们煮了一锅又一锅的姜汤,送到练枪的工人手里,八能也学着大人的样子,举着个小木枪,在旁边“砰砰”地喊。
月底发工钱的日子,没人提钱的事。大家看着仓库角落里堆得越来越多的枪支弹药,看着彼此晒黑的脸上多出来的坚毅,心里都明白——这些枪,比银元更能让人踏实。
有天夜里,姜山看着工人们练枪的身影,刀疤脸凑过来说:“山哥,我以前总觉得混社会得靠狠劲,现在才明白,靠的是大伙一条心。”
姜山没说话,只是握紧了手里的枪。枪身冰凉,却让他心里滚烫。他知道,这场仗不好打,但只要这一千多号人的心还在一起,这码头就还是他们的,这日子就还有盼头。
虹口日军据点的灯光惨白,映着佐藤美穗那张铁青的脸。她刚审阅完一份情报,指尖还没离开文件,就见一个士兵跌跌撞撞闯进来,军帽歪在一边,裤腿上还沾着泥。
“少、少佐!”士兵声音发颤,几乎站不稳,“派去袭击码头的……80名特工……全、全没了!”
佐藤美穗捏着钢笔的手猛地收紧,墨水滴在文件上,晕开一团黑渍。她缓缓抬起头,眼神像淬了冰的刀:“你说什么?”
“80名精英特工,全被打死了!”士兵哭丧着脸,几乎要跪下去,“我们在江边发现了他们的尸体,有的中了枪,有的被铁棍砸中了头……现场还有很多弹壳弹壳,一看就是经过激烈交火!”
“不可能!”佐藤美穗猛地站起来,军靴在地板上踩出刺耳的声响,“那是我亲手训练的特工,每个人都能以一当十,别说一个码头,就是攻进巡捕房都绰绰有余!你说什么玩意儿去了?全被打死了?!”
她几步冲到士兵面前,手按在腰间的军刀上,指节泛白:“一群码头工人,拿着扁担锄头的苦力,怎么可能全歼我的精英?你在撒谎!”
“是真的!少佐!”士兵吓得魂飞魄散,连连磕头,“我们在现场找到了几个没被带走的货箱,上面有‘姜记码头’的标记!而且……而且根据幸存的暗线传回的消息,对方早有准备,好像早就知道我们要动手,连巡逻的路线都变了,火力又猛又准,根本不像是临时拼凑的队伍!”
佐藤美穗的呼吸粗重起来,胸口剧烈起伏。80名特工,是她花了三年时关东军东军里精挑细选出来的,每个人都经过格斗、射击、暗杀的魔鬼训练,是她在上海立足的底牌。她本想借着夜袭码头,抢下那批救济粮,再给青帮和那些“不听话”的商人一个警告,没想到竟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废物!一群废物!”她猛地拔出军刀,刀鞘“哐当”落地,寒光映在她狰狞的脸上,“连一群扛货的都对付不了,还敢自称精英?!”
旁边的副官赶紧上前少佐少佐息怒!或许……对方有青帮的人帮忙?毕竟那码头和青帮关系密切。”
“青帮佐藤美穗美穗冷笑,眼神里燃起狠厉的火焰,“就算有青帮撑腰,也不可能在半个时辰内解决我的人!这里面一定有问题!”她收刀入鞘,军靴重重地碾过地上的墨渍,“给我查!掘地三尺也要查清楚,是谁在背后指挥!是那个叫姜山的码头工头?还是青帮的陈啸林?”
她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码头的方向,夜色里隐约能看见几点灯火,像暗夜里的眼睛。
“80条人命……”她咬牙切齿,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我佐藤美穗,从来没吃过这种亏。告诉暗线,不惜一切代价,把码头的布防图给我弄来!下次,我要让那个码头,连同那些不知死活的工人,一起黄浦江浦江!”
士兵连滚带爬地退出去,据点里只剩下佐藤美穗粗重的喘息声。惨白的灯光下,她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像一头被激怒的野兽,正死死盯着猎物的方向。
而此时的码头,姜山正指挥着工人清理现场,刀疤脸扛着步枪,眼里还带着血丝:“山哥,真没想到弟兄们这么能打,那些鬼子跟纸糊的似的!”
姜山看着地上的弹壳,又看了眼仓库里安然无恙的救济粮,沉声道:“这只是开始。他们不会善罢甘休的,通知下去,今晚加倍巡逻,枪不离手。”
江风吹过,带着血腥味和水汽。码头的灯依旧亮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坚定,像一座在黑夜里竖起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