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阳春三月。
全国体制下,遭受了冰雪灾害的南方地区迅速恢复如常。
此次冰雪灾害的教训,不单单在铁路运输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还把供电系统的脆弱暴露了出来。
国家对此进行反思,相关的针对性建设展开。
同一个月份,最高国防委员会突然公布了一项国防工业备份计划。
即把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军工企业搬迁到中西部地区,一些骨干企业要在中西部地区建设分厂,或者把核心部分搬迁到中西部地区。
这项计划一经出台,引起了广泛达到关注。
外界认为,这是东大新一轮的三线建设。
当年搞三线建设的背景是准备打大仗,准备和美苏两个强大军事集团同时开战。
因此,这项计划被视为东大准备对日作战的前奏!
美日顿时感受到了强大的压力和紧迫感。
然而实际上,这项工业备份计划并非表面那么简单,它既是国防工业建设计划,也是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全国一盘棋。
从1980年到1987年,这七年间,东大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迅猛无比,一些地区的Gdp年增长率在15%以上!
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据!
其中,南港地区以平均每年35%的恐怖增长率,创造了全世界最惊人的经济奇迹。
到现在,南港地区的经济规模已经突破一万亿,该地区的常驻人口达到了惊人的1500万人!
但是,和东部沿海地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严重落后的中西部地区。
整个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好、规模最大的地市,是天府地区。
然而,作为省府所在的地市,天府地区去年的Gdp刚刚突破了3000亿,不及南港地区的三分之一。
中西部地区的面积占据全国国土面积(包含远东地区)的一半,经济规模却只有全国的五分之一,而面积占全国十分之一的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规模是全国的五分之三。
如果中西部地区的人口面积与经济规模之间的比例关系能够达到东部沿海地区的一半,那么东大的经济总量将会直接翻个跟头!
加大力度开发中西部地区的意义实在是太重大了。
从国家层面出台政策,号召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资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更是兑现那句话“先富带后富,一起奔小康”的发展承诺。
作为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核心,天府地区的经济核心是工业,工业里的核心是军事工业。
部队要有作为,要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出一份力。
李干正式签署批准了关于成立铁城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资源整合项目专门款项申请。
这意味着,军队资产全面整合进行企业化管理迈上了轨道。
军队下面有非常多包括农场、土地、工厂等在内的资产,规模非常庞大。
说句不好听的,天下是军队打下来的,在当时那个年代,最好最优最多的资源优先掌握在军队手里,为军事服务。
铁城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便是统一管理和利用这些资源的军队背景的企业,实现资源优化利用和增值,为经济建设出力。
李干以项目管理局局长的身份批准了一笔专项经费用于整合这些资源。
首先从天府地区着手,将军队所有的航空工业工厂整合打包,然后全部充入航空工业集团里面。
类似的情况频频发生,或直接移交,或整合后移交。
对老百姓来说,刚刚对外营业没几年的部队招待所什么的,全部停止对外营业了,而是全部整合为兵站或者干脆移交给国企。
这么一轮大力支持下来,天府地区的经济发展肉眼可见地提升了起来。
另外,依托航空工业,天府地区成立了一个规模非常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国家级的,吸引了大量航空技术方面的高科技公司进驻,进一步夯实了航空工业的技术基础。
对军队来说,彻底剥离所有一切商业活动,既有利于提升部队战斗力,更能杜绝许多腐败问题的发生,有百利而无一害。
在整个1987年上半年,李干第一次长期驻扎在京城,在项目管理局里坐班。
在三个月的时间里,从他手里批出去了大大小小一百个国防建设项目,其中大部分是装备发展这一块的。
李干手里管着一笔特殊资金。
这笔钱是以大中投资为主,秘密组建的金融军团在世界各个主要股市进行金融投资、金融掠夺赚回来的。
单单是广场协议之后,金融军团就在东京股市赚取了高达1300亿美元!
这是一个极为吓人的收益。
而这笔钱,全部归入了国防建设特殊经费里。
所以,李干现在手里不是没有钱,而是钱已经多到花不完的地步。
否则,拿什么同时开建五艘航母?
6月底这一天,李干看到了航空工业提交上来的申请——他们要启动图-160的仿制计划。
李干看了提交申请的时间,是本月初交上来的。
他按下内部通话键,道,“龙临,你进来。”
外面秘书室里的龙临连忙走进来,“局长,你找我?”
李干看着龙临,脸色很不好看。
他把航空工业集团的这份申请放下来,手指指了指,问,“我是不是说过,航空工业的申请要在放第一位,为什么这份申请表6月5日送到,我到现在才看到?”
龙临连忙看,皱着眉头说,“局长,这一类常规申请,我是完全按照程序排列的。”
李干摆了摆手,道,“你回海军政治部报到。”
“局长……”龙临顿时紧张了起来。
然而,这一次李干下定了决心。
古道风走进来,站在了门边。
龙临站在那里,心不甘情不愿,可突然对上李干冷冷的目光,他心里一震,不得不低头道,“是,首长!”
古道风把人送出去。
龙临这个人是当年海军搞士官召回计划的时候,李干在第三舰队司令部驻扎工作时,舰司派给他的参谋,当时还是个小少校。
后来,李干觉得这个小少校参谋用起来比较顺手,就一直带在身边。
龙临的人事关系也从舰队提到了海军总部。
不过,此前库页岛环岛公路项目出现塌方式腐败问题时,李干发现龙临此人心思比较多,并不是纯粹的军人。
李干是不会把这样的人留在自己身边工作的。
尤其是担任他的机要秘书这个关键岗位。
但是,那个时候李干知道,龙临竟然是龙家第三代中的老大,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可以与龙家维系好关系。
在当时风声鹤唳的时候,这一点很关键。
龙临就这么继续留在了李干的身边工作。
然而这一次,李干无论如何也不能把此人留在自己身边了,因为此人没有把他的话当回事。
这是非常致命的隐患。
不多时,古道风回来汇报,“人已经走了,按照程序做了交接。”
李干点点头,“准备飞机,我得去一趟长飞厂。”
“是。”古道风立即去安排。
龙临现在是上校,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两次晋升,前途大好。
他离开干办后,要放在非涉密的内部岗位里待至少五年,因为他在干办的工作涉国家、军队最高机密,是要有一个脱密期的。
在五年里无法接触实际工作,等于是他此前的努力全都打了水漂,一夜之间回到解放前。
之所以让他去海政报到而不是回到海司,就是出于要脱密这个考虑。
五年后,即便凭借家里的关系能再被重用,他也没有了年龄方面的优势。
因此,调离干办,对他个人前途来说是致命打击。
一个多小时后,李干到了西园机场,陆近山已经在舷梯口那里等着了。
这是一架军航涂装的运-10公务机,专门用于军队高级领导出行和紧急军务之间的交通。
看到李干下车,陆近山迎过来,说,“一接到你的电话,我就让人把老毛子的技术专家组织起来了,就等你一声令下,随时能飞到长飞厂去。”
李干说,“先过去看看,是仿制图-160后,再搞自己的战略轰炸机,是搞第三代轰炸机,还是直接上第四代隐身轰炸机,全是问题。”
“明白。”
走到舷梯口那里,陆近山低声说,“龙家那边怎样交代?”
李干沉思着,道,“直说吧,总之龙临是不能回到干办工作了,其他的,让他们自己看着办吧。”
“好,我照实回复他们。”陆近山当即道。
没有人喜欢自作主张、不把领导的话当回事的手下,哪怕你背景再深厚。
李干、陆近山、古道风、魏二牛四人登机,运-10公务机呼啸着起飞爬升,不到两个小时就降落在了长飞厂的机场跑道上。
李干一如既往的轻车从简,也从来不让搞迎来送往这些形式,而且大家都知道他的习惯——下飞机就要听汇报,是实实在在的具体汇报,而不是那些虚的三点又三点,展开后又三个小点。
长飞厂总工唐昌洪简单寒暄后,立即请示道,“李局,先去看车间,还是先听汇报?”
“边看边谈。”李干说。
“好的,我们都准备好了。”
车队直接往车间去,是非常庞大的车间,一架被用作研究的图-160就在里面。
从获得这种飞机到现在,长飞厂一直在做研究,他们现在申请仿制,说明相关的技术已经吃得很透彻了。
还有,运-10就是唐昌洪主持搞出来的,让当时这个濒临下马消失的项目起死回生,成了现在国内民航的主力飞机。
长飞厂的项目非常多,以安-124为原型的国产战略运输机项目,也是他们负责。
这个项目进展很顺利,李干已经给他们批了进度款,就等着结项付尾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