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崇祯八年八月,北京的酷暑尚未完全消退,紫禁城乾清宫东暖阁内鎏金兽首香炉中袅袅升起的龙涎香,到处放置着冰块使大殿内没有那么闷热,前两日是崇祯皇帝即位八年的纪念日,为了冲喜,京师举办了不少活动为皇帝庆,同时文武百官勋贵多多少少捐了一些钱财,让崇祯高兴了一下。

今日接到了洪承畴的题本奏疏,崇祯皇帝召集了内阁首辅温体仁、次辅钱士升、兵部尚书张凤翼、户部尚书侯恂,以及都察院左都御史唐世济等几位核心廷臣开会商议,所有人皆屏息凝神,垂手侍立,目光低垂,不敢直视天子的面容。

崇祯皇帝平常高兴的时候还是很和蔼的,但发怒时就完全是另一个人了,京官大臣们对他一向畏惧,所以无论皇帝是什么心情,底下臣子都不敢多说什么,皇权到了这个时候已经稳固到极致了,崇祯皇帝到死也没失去他的权力。

今天收到的题本奏疏并不是好事,他限期的六月平贼洪承畴并没有做到,反而十余万流寇又溜出了陕西流窜中原,但是皇帝并未像往常那般暴怒地将奏疏掷于地上,而是用一种异常缓慢、甚至带着几分沙哑的语调开了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敲在众臣心上:

他抬起眼对大臣们说道:“究竟朕还需要怎么用兵才能剿灭流寇?从天启七年到现在为什么就是剿不掉,几位老先生能否给朕说点道理出来。”

皇帝目光扫过温体仁和张凤翼:“洪承畴在奏疏里说,贼首高迎祥、李自成虽暂被压制,然其部众散而复聚,旋灭旋生,更有巨寇刘处直,已破兰草隘,拥众十数万,东出潼关,流入河南,河南巡抚陈必谦,连连告急,言贼烽火照洛川,震动洛阳。”

“洪亨九他向朕请罪,说他督师无功,致贼流窜,除此之外他又向朕要饷说官军欠饷六月了,已经不好驱使了。”

崇祯皇帝的声音里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有失望,有不满,但更多的还是不解,他即位整整八年了,拨下去剿贼的钱也有两千多万了,为什么到处都在说乏饷,这钱就算是丢在通惠河里面都能阻断水流了。

“你们说说,朕,该如何回复他?”

首辅温体仁,时年已过花甲,宦海沉浮数十年,最擅揣摩圣意,他知道皇帝对洪承畴仍抱有期望,此刻绝非落井下石之时,他微微躬身,用一贯沉稳、甚至略显迟缓的语调奏道:

“陛下,洪亨九自督师五省以来,虽未能尽歼群丑,然力保西安不失,屡挫高、李等巨贼凶锋,使其不得肆意蹂躏关中,此功亦不可没。”

“陕地连年大旱,赤地千里,人相食,军中缺粮欠饷已久,士卒枵腹荷戈,能维持眼下局面,已非易事,贼寇东窜,实因陕地无法就食,乃流寇本性,非尽洪亨九之过也。”

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崇祯的脸色,继续道:“然,流寇蔓延数省,洪亨九以陕西总督而兼督河南、山西、湖广、四川军务,地域过广,确有顾此失彼之虞,臣等连日商议,以为当务之急,是划清权责,使其与卢象升能各专一方,协同进剿,避免彼此观望,或相互驱贼之弊。”

兵部尚书张凤翼立刻接口,他的语气比温体仁急切些:“温阁老所言极是!陛下,流寇如蝗,忽聚忽散,今日在陕,明日在豫。若督抚权责不清,则易生推诿。”

“甲地之兵,或坐视流寇窜入乙地而不救;乙地之官,或但求将贼驱离本境即告无事。如此剿贼,无异于扬汤止沸!臣等愚见,以潼关为界,划定洪、卢二人专责区域。”

这时,一位年轻的科道官,刑科给事中吴宇英出列反驳,言辞犀利:“张部堂此言,下官不敢苟同!流寇何尝理会过疆界?若我官军反受疆界所限,岂非自缚手脚?今日划界,明日贼寇穿梭往来,洪督师是否只能坐守潼关之内,眼睁睁看着卢部院在关外独力苦战?此非画地为牢,畏战苟安之策耶?”

都察院左都御史唐世济冷哼一声,出言支持张凤翼:“吴给事年轻气盛,可知用兵贵在权责分明?若无界限,洪亨九可借口追贼入豫而弃陕省不顾,卢象升亦可因贼入陕而顿兵关外!届时互相指责,战机贻误,谁任其咎?划定防区,正为使其各专责成,陛下亦可据此考核功过!”

“好了!”崇祯不耐地打断了臣子的争吵,他揉了揉刺痛的太阳穴,“划界之议,朕看可行。具体如何划分,张凤翼,你详细奏来。”

张凤翼精神一振,连忙道:“陛下圣断!臣等议定:潼关以内,陕西并三边之地,仍由洪承畴全权负责,务期肃清残匪,巩固根本,严防流寇回窜,并策应四川与山西。”

“潼关以外,河南、湖广、南直隶、山东等地剿匪事宜,专委五省总理卢象升,若流寇大股再度入秦,则许卢象升提兵入关,与洪承畴会剿,如此,洪督师可专心经营西北,卢总理可放手追剿于东南,各有侧重,相辅相成。”

崇祯仔细听着,手指在舆图上缓缓移动,这是目前形势下最现实的选择,洪承畴用兵稳重,让他稳固后方;卢象升勇猛果决,善于野战追剿,让他应对机动性强的流寇主力。

“便依此议。”崇祯最终点头,“拟旨,明确洪、卢二人防区,告诉洪承畴,三边残破,朕深知之,望他能体谅朝廷艰难,稳扎稳打,勿负朕望,告诉卢象升,贼氛正炽,朕委以重任,盼其能奋迅扫荡,早奏肤功!”

“陛下圣明!”温体仁、张凤翼等人齐声领命,心中稍安。

防区方定,崇祯的心思又转到另一重顾虑上——对前方督抚的监督与控制,他生性多疑,即便倚重洪、卢,也绝不愿看到他们权柄过重,尾大不掉。

“督师在外,虽专阃寄,亦需朝廷耳目。”崇祯的目光转向温体仁,“监军道的人选,关乎剿贼大局,内阁可有考量?”

温体仁对此早有准备,他不慌不忙地奏道:“陛下明见万里,监军之设,实为必要,河南乃四战之地,贼寇往来冲要,监军需干练通达、熟悉军旅,原河南参政戴东旻,久在地方,参与戎机,可任河南监军道。”

他稍作停顿,继续道:“湖广方面,地域广阔,民情复杂,需老成持重之臣,原佥都御史潼关监军道苗胙土,素有清望,办事稳妥,可调任湖广监军道。”

说到最关键的位置,温体仁语气更加慎重:“至于南直隶,乃国家财赋根本,潜邸所在,关系尤重,此地监军,非忠贞体国、刚正不阿之臣不可,臣谨荐——户部主事史可法!”

“史可法?”崇祯对这个名字有印象,

“可是那个因母丧守制,刚起复不久的史可法?”

“正是。”温体仁道,“史可法清操卓绝,不畏权贵,昔日曾劾阉党余孽,朝野称颂,其人以气节自励,必能恪尽职守,佐助督抚,亦能确保江南财赋之地不为贼扰,源源接济军前。”

崇祯沉吟着。史可法的名声他是知道的,用这样的人去监督南直隶,确实能让他放心几分。

而且,史可法并非温体仁核心圈子里的人,用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朝中势力,他看了一眼次辅钱士升,钱士升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准。”崇祯吐出一个字,“着史可法以右佥都御史衔,督漕运,兼抚安庐池太及河南光山、固始、罗田,湖广蕲州、广济、黄梅,江西湖口诸县,提督军务,充南直隶监军道,戴东旻、苗胙土,各依所议。”

“臣等领旨。”几位阁臣心中各有盘算。温体仁推荐史可法,既有用其刚直之意,也未尝没有将其排挤出中枢,避免其直言犯上的考虑,而这复杂的人事安排,也预示着前方督抚不仅要应对流寇,还要周旋于这些代表朝廷意志的监军之间。

就在廷议看似顺利进行,众臣以为可以稍松一口气时,一份来自漕运总督刘荣嗣的奏疏,经由通政司送达御前,当秉笔太监王承恩将奏疏内容轻声读出时,暖阁内的气氛一下就紧张了。

刘荣嗣详细陈述了骆马湖一带因黄河泥沙淤积,漕运梗阻日益严重的情况,担忧若不及早整治,将危及明年京师漕粮供应。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挽黄河之水,自宿迁县至邳州开凿新河一道,计长二百余里,引黄河水注入,以替代淤塞的旧河道,估需工费银五十万两。

“五十万两……”崇祯重复着这个数字,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那紧握的拳头和微微颤抖的指节,暴露了他内心的滔天巨浪。

他没有立刻发作,而是问道:“侯恂,你是户部尚书,你来告诉朕,国库……太仓银库,现在还有多少银子?能够支应剿贼官军几个月饷银?”

户部尚书侯恂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以头触地,声音带着哭腔:“陛下……臣……臣万死!太仓银库……早已空空如也!各地应缴钱粮,或因灾躅免,或因路阻未至,或……或被地方截留挪用。”

“去岁加派之辽饷,亦征收艰难,臣……臣正在竭力催缴,然……然九边欠饷最短的有半年最长的两三年了,洪督师、卢部院处亦多次催饷,臣……臣实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说到最后,已是老泪纵横。

崇祯闭上了眼睛,他也知道侯恂没有说谎,国家的财政早已到了崩溃的边缘。辽东有东虏为害需要巨饷维持关宁锦防线,内陆的流寇需要粮饷进行剿抚,各地灾荒需要赈济,宗室藩王的禄米也不能短缺……到处都是窟窿,而他这个皇帝,手里却没有补天的五彩石。

他猛地睁开眼,目光如刀,扫过众臣,最终落在虚空处,仿佛在质问那无形的命运:

“你们都听到了?剿贼,没钱!饷银,发不出!九边将士,在饿着肚子为朕守国门!洪承畴、卢象升,在带着一群饥兵与流寇拼命!”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嘲讽,“就在这个时候,他刘荣嗣!轻飘飘一纸奏疏,就要朕拿出五十万两!去给他挖一条新河!”

他抓起那份奏疏,手臂因激动而颤抖,但最终,他还是没有将其掷出,只是重重地拍在御案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漕运重要,朕不知道吗?京师百万军民,倚赖漕粮,朕不知道吗?”他的声音又低沉下来,充满了苦涩,“可这五十万两,让朕去哪里变出来?莫非要学流寇去抢那些官绅大户?”

温体仁听皇帝这么一说吓了一跳生怕他真的去抢官绅大户,他连忙跪下奏道:“陛下息怒!保重龙体要紧!刘荣嗣亦是为国事考量,然确不识时务至此!漕运梗阻,当设法疏通旧道,加固堤防,徐徐图之。此等大工,非当下国力所能及,臣请严旨切责,令其恪尽职守,确保现有漕路畅通,不得妄言兴作,徒耗国帑!”

崇祯剧烈地喘息着,胸口起伏不定,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无力地挥了挥手说道:“拟旨……申饬刘荣嗣……就说,朝廷艰难,朕心甚忧。漕运事,着其尽心竭力,维持旧道,不得轻言大工,糜费钱粮……若……若漕运有失,朕唯他是问!”

一场重要的战略调整与资源分配的廷议,就在这样一片愁云惨雾和皇帝的无力叹息中结束了。

诏令迅速拟就发出,划分了洪承畴与卢象升的战场,任命了三位手握重权的监军,也暂时搁置了那耗资巨大的运河工程。

趣趣阁推荐阅读:武炼巅峰百炼飞升录带着农场混异界唐朝好地主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邪王追妻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天唐锦绣太子的一千次告白:危险少女我在大唐卖烧烤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神级火爆兵王从神探李元芳开始逍遥小憨婿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清隐龙从黑夜中杀出一条路重生之战神吕布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武道至尊我只想当个咸鱼王爷神三群聊:三国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大唐再起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龙魂兵王铁十字从李元芳开始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华兴传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诡三国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地中海霸主之路花豹突击队奋斗在沙俄战国称雄资本大唐邪龙狂兵穿越之直播大唐大唐嫡长孙!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最强之军火商人大明:史上最狠暴君大文豪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带着漫威回北宋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