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顿好司隶之后,许少杰身前还有很多的大事等待他去决策和处理。
比如司隶的守备工作,面对西匈奴和秦州的两面威胁,目前有魏延和马岱率领的青州军驻防在司隶,拿下了那些司隶卫军在秦州周边的关隘和要塞,至少保证了司隶全境再无刘凌的势力占据。
而只要马超在司隶建立起司隶自己的司隶新军,再加上程咬金的解烦卫,司隶目前的守备困境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还有就是,此时正在激战的荆州大地。
黄忠和杨业这两位老将拿下梁州之后,火速的合兵一处,在许少杰的进军命令之下,继续带着自己麾下的交州军和黄州军向着梁州北部的荆南地区进军。
与此同时,薛仁贵也带着自己的手下的冀州军从东面向着荆州腹地杀了进去。
荆州面对黄忠,杨业和薛仁贵从两个方向发起的进攻,也是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
荆州作为曹操的大本营和根基所在,驻扎了以当初皇朝精锐的卫戍军为基底的荆州军,再加上当初从梁州撤回了部分梁州溃兵,荆州虽然面对三路大军,在兵力上却丝毫也没有落入下风。
毕竟,虽然杨业,黄忠和薛仁贵是三路大军,分别从交州,黄州以及冀州出兵,但是他们不可能将各地的全部兵马倾巢而出的带出来,肯定还是要留下至少半数的兵马用以守备的。
尤其是交州,作为与巴蜀之地比邻的前线,再加上交州地形狭长,需要镇守的地方实在太多,所以黄忠这一次更是只带了自己本部的兵马,其数量还不到交州军总数量的三分之一。
而曹操这边,因为战场是他的大本营荆州,所以曹老板这一次不仅拥有全部的精锐荆州兵,甚至还提前将快要全军溃散的梁州军,在被彻底打散之前收回了荆州,这样至少也保留了梁州近半数的兵力。
再加上,曹操从肃州战场上,将曹仁及其麾下的本部兵马及时撤回了荆州,如今的荆州,甚至在兵力上还隐隐的超过了云州集团的三路大军之和。
再加上曹操,曹仁,夏侯渊这三个统帅,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这荆州战事,想来也不是那么容易打的下来的。
司隶的荆州的情况是这样,然后就是那个被刘凌摧残的不成样子的雍州了。
雍州作为历朝历代都城的所在地,自古以来都是极尽繁华的所在,更是多少文人骚客,番邦异族所无比神往的人间仙境。
只是,自从乱世开始,这皇朝动乱不断,雍州先后多次易主,而那原本风光无限的京都城,也在刘凌和许攸的一把大火之下,变成了一片面容可怖的焦土。
如今,在许少杰的强令之下,张辽和高顺已经带着自己麾下的兵马进驻了雍州。
张辽负责带着并州狼骑追击逃往凉州的晋王刘凌,并且沿途将雍州的关隘和城池全都收拢到自己的手下。
而高顺则在许少杰的特命之下,率领麾下陷阵营从雍州内部前往虎牢关,与虎牢关外的史云岭内外夹击,将虎牢关这座雍州门户拿下,放史云岭麾下的云州西征军顺利的进入雍州地界,从而彻底掌控整个雍州全境。
从战略意义上来说,史云岭及其麾下的西征军只要进入到了雍州境内,那凭借云州西征军那庞大的军事实力,刘凌留在雍州的那些后手也将不再有任何威胁。
现在之所以许少杰要让张辽,在第一时间与高顺兵分两路,带着其手下的并州狼骑追击刘凌,其实也并不是想要可以追的上早就逃亡凉州的西凉军。
这个做法其实大部分的原因,还是用来做给天下人看的,给天下人看哪怕是刘凌逃回凉州,他镇北侯也绝对不会放弃攻打刘凌营救刘克用。
当然了,剩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要让张辽占据雍州与肃州秦州相邻的各处关隘,以免刘凌趁着雍州混乱而派兵滋扰。
只要等待史云岭和罗成,何元庆进入到了雍州之后,这雍州境内的所有城池和关隘要塞,就都可以交到西征军的手中。
毕竟,比起兵力并不占优势的并州狼骑和陷阵营,明显还是史云岭麾下的西征军更加适合这份差事。
问题是占领了雍州之后。
要知道,刘凌带着自己的西凉铁骑撤走的时候,不仅带走了皇帝刘克用和朝中的文武群臣,甚至是把大部分的京畿军和雍州军也带走了。
这其中,还包括专职保护皇帝的直属部队御林军和禁卫军,甚至就连雍州各城的城卫军,也被刘凌抽调走了不少。
并且,一不做二不休的刘凌,也不仅仅是焚烧了一个京都这么简单,这撤退往凉州的一路之上,不少军队俨然已经成了一个无法无天的乱军。
这一路上,尤其是负责断后的皇卫军残部,他们这一路下来只要是路过的城池和村镇,都无一例外的遭受到了洗劫和屠戮。
甚至有的村屯,几乎是在瞬息之间就被乱军淹没,男的杀光,女的掳走玩乐,财物粮食洗劫一空,房屋田地也被焚烧殆尽。
不管这些乱军的做法,是不是刘凌默许或者干脆是刘凌下令的,想来事后就算是事发了,刘凌也只需要找几个替罪羊杀了了事。
但是这雍州腹地,在这乱军几乎是山匪行径的一路劫掠之下,已经是面目疮痍哀鸿遍野,后续从雍州送回来的军报中提及,这雍州不少城镇百姓已经是十不存一。
更有甚者,有些村屯已经是被屠戮殆尽,没有留下一个活口。
如今的雍州,早已变成了一个活脱脱的人间炼狱,饿殍遍地十室九空,这原本护卫京畿的皇卫军,摇身一变变成了劫掠百姓的强盗。
这原本应该是皇朝最安全富饶的雍州境内,如今竟是这般地狱一般的景象。
想来,刘凌之所以默许这种行为,也是不想将雍州就这么白白的送给许少杰,同时也是想以此拖垮云州军进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