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珠顺着瓶身滑落,在地面洇开一小片深色痕迹。
林晚的目光从那滴水移向主厅入口的监控屏。倒计时还剩四十七秒,大厅灯光昏暗,人员陆续就位。她正要抬手确认广播系统,手腕上的震动提示音骤然响起——来自市场舆情组的三级警报,红色闪烁频率比常规高出两倍。
她立刻调出终端界面。三十秒内,七条高传播量动态同步弹出,标题统一指向“联盟已失去对b-7区域的控制”,附带一段模糊视频:银紫色弧光在夜空炸裂,镜头剧烈晃动,背景有人喊“逃命”。画面最后定格在一个穿着联盟制服的身影倒地不起,面部被刻意打码。
苏悦的声音从监察席传来:“这不是原始影像,是剪辑过的。但已经有三家电台开始引用。”
林晚迅速切换至后台数据流视图。谣言扩散路径呈放射状,源头分散在十二个不同平台,注册时间集中在过去四十分钟内,Ip地址跳跃覆盖全市八个行政区。更关键的是,每条信息发布后不到两分钟,就会有大量普通账号跟进转发,评论区迅速被“早就该撤”“别拿我们当试验品”这类言论填满。
这不是自发传播,是精准投放。
她转身走向监察席,脚步加快。苏悦正在核对信息源编码,眉头紧锁。“监管部门还没回应,但市民已经开始囤积物资。东区三家超市的智能结算系统被挤爆,安保启动了人工模式。”
“联系财经频道陈主播。”林晚站定在她身后,“告诉他,二十分钟后我会给他一份真实数据包,包括b-7当前能量波动值、调查小组生命体征残余信号、以及我们反制措施的进展。他只需要念,不需要解释。”
苏悦抬头:“他昨天说怕惹麻烦,不想沾这事。”
“现在不一样了。”林晚盯着屏幕,“恐慌一旦蔓延,没人能独善其身。告诉他,这不是采访,是公共责任。”
苏悦点头,转而拨通加密线路。林晚则打开权限面板,手指悬停在“心灵洞察之镜”的启用选项上。这是她今天最后一次使用机会。她没有犹豫,深吸一口气,凝视苏悦双眼。
视野瞬间变化。
苏悦脑海中的信息如文档般展开:一个匿名账号“云都观察者”在六个主流社交平台发布了完全一致的文案模板;那段所谓“现场死亡视频”的时间点与联盟记录存在三十七秒偏差;更重要的是,监管部门内部已有备忘录流转,标题为《关于联盟应急能力的质疑》,尚未公开,但部分内容已被泄露。
林晚收回视线,太阳穴传来一阵钝痛,但她没停下。“立即锁定‘云都观察者’的服务器跳转规律,追踪注册时绑定的生物识别信息。另外,把视频时间戳差异做成对比图,加上官方日志水印,发给陈主播作为佐证。”
“可他不一定敢用。”苏悦低声说。
“他会用。”林晚声音平稳,“因为真相从来不是最强的武器,而是唯一不会背叛我们的东西。”
她离开监察席,穿过指挥中心侧廊,走向市场团队所在的办公区。六名成员围坐在环形桌前,面前堆着热饮杯和便携终端,屏幕上滚动着实时舆情数据。一人正在手动标记虚假账号特征,另一人反复比对视频帧率,还有两人负责对接媒体渠道,语速急促。
林晚站在门口看了一会儿。没有人抬头,只有键盘敲击声和低语交织。她拿起旁边保温箱里的热饮壶,逐一将凉掉的杯子换新。动作很轻,像是怕惊扰某种脆弱的平衡。
直到她走到最角落的位置,那个一直低头操作的年轻人终于开口:“林主管……我们这样拼命,真的有用吗?”
其他人也停下了手。
林晚没有马上回答。她看着他们的眼睛,一个个看过去。有人眼底发红,有人嘴角绷紧,还有一个女孩手指微微发抖,却仍抓着笔在记笔记。
“我知道你们在怕什么。”她说,“不是怕工作做不完,也不是怕被人骂。你们怕的是,明明在说真话,却没人愿意听。”
屋内安静下来。
“三年前,城市电网瘫痪那次,我们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她继续说,“当时有人说,是联盟故意切断供电来测试应急系统。还有人说,停电是为了掩盖地下实验。那天晚上,八家媒体发布了类似报道,街头开始有人砸商店。”
她顿了顿,“但我们坚持发布了每小时更新的数据报告,包括故障点位置、修复进度、受影响户数。第七个小时,第一家电视台开始转播我们的通报。第十三个小时,真相压过了谣言。”
“现在也一样。”她说,“我们可以被打倒一次、两次,但只要还在发声,就不是失败。”
角落的年轻人抬起头:“可这次……连内部都在动摇。”
“那就从我们这里重新建立信任。”林晚声音不高,却清晰传到每个人耳中,“我不保证明天就能平息,也不保证所有人都会相信我们。但我保证,只要我还在这个位置上,就不会让任何一条未经核实的信息从我们手里放出去。”
她转身准备离开,又停下,“你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在,苏悦在,外面那些等着消息的人也在。别忘了,我们才是离真相最近的人。”
回到指挥中心主控台,苏悦递来一份简报:“陈主播答应播,但要求我们在他直播期间提供实时数据支持。另外,‘云都观察者’的Ip最终跳转到了城南数据中心的一个备用节点,身份信息被加密,但技术组正在破解。”
林晚接过文件,快速浏览。辟谣行动已经启动,第一波反击正在形成。她抬头望向主厅方向,玻璃门后,会议成员基本到齐,有人交头接耳,有人沉默等待。
她握紧手中的简报,朝主厅入口走去。
途中,她顺手将身份卡从挂钩取下,塞进外衣内袋。那道细小的划痕贴着胸口,像一道未愈的印记。
距离会议开始还有十一秒。
她站在侧门旁,透过玻璃观察大厅内的动静。一名技术主管正低头查看平板,另一人喝了口咖啡,皱眉放下——温度太低。后排有个年轻职员偷偷打开了私人终端,又迅速合上,像是心虚。
林晚抬起手腕,确认通讯频道畅通。
就在她准备推门而入时,终端再次震动。一条紧急推送跳出:陈主播的直播间观众数在三分钟内从两千飙升至十八万,弹幕中出现大量重复性攻击言论,主题集中于“联盟掩盖真相”“牺牲队员换取数据”。
有人在组织水军反扑。
她立刻按下快捷键,接入直播后台,同时呼叫苏悦:“启动二级舆情响应,把最新证据包直接推送到直播间公告栏。另外,通知技术组,一旦发现大规模机器人账号涌入,立即启动隔离协议。”
“明白。”苏悦的声音很快回应,“但我们可能挡不住所有攻击。”
“不需要全部挡住。”林晚盯着屏幕上不断刷新的恶意评论,“只要让哪怕一个人停下来想一想,就够了。”
她推开门,走进主厅侧廊。会议尚未正式开始,但气氛已经变了。有人注意到她的到来,抬头看了过来。
林晚停下脚步,站在玻璃墙边,手中简报边缘被指腹压出一道折痕。大厅里的灯光映在她的脸上,没有表情,也没有迟疑。
她抬起手,轻轻敲了两下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