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梓摊上事儿了,摊上大事儿了!
胤祚呆滞,戴梓他儿子给他当伴读,当然了是养心殿伴读,和那些哈哈珠子不一样。
但也是因此,他才知道了这么个消息。
要不,啥都晚了,可怜的戴梓,就要……
这人刚直不屈,眼里揉不了沙子,为人吧……
不能说不太圆滑,只能说——又臭又硬的石头。
他的同僚们都是这么觉得的。
甚至汗阿玛都觉得,这人说话太噎人,有时候都说的他哑口无言。
这不就是了,最大的上司觉得他如此,同事们又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
戴梓锋芒太盛,这些年屡屡立功,研发的火铳火炮,多次在战场上派上用场,这样一来,就……
胤祚知道,他的老师南怀仁,就有点看不惯他。
毕竟,竞争对手嘛,南怀仁也是吃这碗饭的。
作为老师,南怀仁是个好老师,对他倾囊相授,事事关心,他有什么奇思妙想南怀仁也尽力去办。
可是,对着戴梓,就是,咳,胤祚有些头痛。
看着眼前垂头丧气的小戴,又想起现在步步危机的老戴。
老戴啊老戴,一招不慎就要跌落悬崖了。
唉,戴梓跟他可谓是忘年交,之前还说研发了什么连珠火铳,他都没得见,这……他的人才呀!
人才人才人才,人才万万不可埋没。
若是戴梓真的出了什么事,万一他一蹶不振,将会是多么大的损失。
就算没有一蹶不振,在困境里还发奋图强,可是,这对人才也太不公平了,自己过得苦哈哈的再研制,太难了。
自个研发,哪有大清人力物力支持研发的快,唉,胤祚这一天都不知道叹了多少气。
唉唉唉唉,唉唉唉唉唉,都快成了怨气连天的唉亲王了。
戴梓,他是汉臣,本来比起满臣就显得不被信任,来上那么一遭,就是顺理成章让他滚出政治中心。
胤祚有些愁,南怀仁……他要劝,软的硬的都要来。
可对着他的这位老师,迂回是最合适的。
毕竟,胤祚知道,南怀仁对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很小的时候,南怀仁就是他的老师了。
南怀仁不会直接与他明着相对,从始至终,都不会如此。
可是,排除异己巩固地位,南怀仁也从不手软。
一个传教士能到如今这个位置,是难上加难。
胤祚安抚了小戴几句,“戴亮,汝伴我多年,事事尽心,汝父乃大清功臣,怎可让英雄埋没,小人猖獗!”
戴亮也很有天赋,将来继承父亲志愿,也是栋梁之才,这些年在养心殿也让人眼前一亮。
戴亮眼神黯淡,垂头丧气,他自然知道父亲这些年来的处境。
近十年,也是风光无限,屡屡献上火炮火铳,在万岁爷那都将那位南怀仁比了下去,让旁人都失了宠,他跟着六阿哥,也是烈火烹油。
六阿哥这么说,戴亮是相信阿哥会想办法,可是……可是六阿哥还未上朝,虽有亲王之名,无亲王之权,六阿哥又没有结党,身后不像大阿哥和太子那样,有明珠和索额图,当然明珠势弱,可再怎么势弱,大阿哥也在慢慢壮大自己的势力。
就像他父亲,多年来孑然一身,多方招揽都不归顺。
刚直,却也过刚易折,他大哥也是这样的性子。
戴家何去何从啊……
让他父亲结党营私,依附他人,是比杀了他还要难受,要不依附于大阿哥或太子,也不至于面对南怀仁与那些进谗言的同僚无还手之力。
双拳难敌四手,戴亮无奈。
胤祚积极为戴梓奔走,但此事……这个罪名,是最好洗脱也是最难洗脱的。
南怀仁与张献忠的养子陈弘勋一起,诬告戴梓的罪名是勾结东洋人,那叫私通敌国。
戴梓的同僚们也纷纷下场推波助澜,恨不得将人赶快连着家伙事一起,给丢出去。
赐死最好,死不了也眼不见心不烦。
胤祚不可能让他们的奸计得逞,那陈弘勋胤祚接触不到。
也不能通过两个哥哥去联系,这事情不能把大哥和太子哥哥牵扯进来,那就将事情复杂化,最后戴梓很可能沦为牺牲品。
他在工部有人,王辅昌的父亲官任工部右侍郎,也是能说上些话儿的,这位还是汉军旗。
有人在工部奔走,王辅昌他哥在礼部也是有了个小职位,虽然官不大,但也有用。
胤祚绞尽脑汁,保护人才也需要权力啊,他这个亲王,也不能坐以待毙。
真是,胤祚头痛,董鄂氏和乌雅氏在此事插不了多少手,毕竟一个掌兵权,一个根基在内务府,都和此事不相干。
工部,工部,哼,现官还比不上现管,整日里就是工部的事。
胤祚决定了,等他上朝就要去工部,看谁敢在他眼皮子底下叫嚣。
到时候来什么暗箱操作,借刀杀人,休怪他,不客气!
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还是需要保障的。
现在,谁能决定戴梓的命运?
还是康熙,主要是看汗阿玛怎么觉得。
当年南怀仁说他们国家的那个“冲天炮”只有比利时人能造,结果戴梓只用了八天就打了他的脸,结怨已久,汗阿玛不是不知道。
这次这罪名,看着汗阿玛没要赐死的样子,那就是坐不实这个罪名。
但只要这个罪名一安,帽子死死的往戴梓头上一扣。
不是也得是,不死脱层皮。
汗阿玛现在不太喜欢这人啊。
胤祚只能另辟蹊径,先把人给保下来,起码留在京里。
至于什么办法?当然是做儿子的办法。
当儿子的和这人关系好,想利用特权保个人,当阿玛的同不同意呢?
同不同意?该是同意。
试过才知道嘛,不同意也得同意。
胤祚表示,他哥哥们也都利用过自己的身份去保人,他去试试,可不能厚此薄彼。
厚此薄彼他要闹的,他要闹!
这戴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何况他是有功之人。
功臣!
大不了,想起陈潢,大不了就丢了官,只要在京里留着,过上两年他照样给人运作上去。
比如先在他的王府安排个品级。
陈潢这两年风头过去了,他稍加运作,已经安排进工部了,现在是个比较清闲的职位,但是吧,正好,原定的打算是过两年他正式上朝,直接鼎力支持。
戴梓呢,可不能杀头,不能流放,杀头就不用说了,真是一了百了,啥都没了。
流放,苦寒之地,穷困潦倒,艰难度日,怎使得。
万万不可!
胤祚心中警铃大作,他都不知道今日他说了多少个万万不可了,心中咋舌。
他只知道,戴梓,他必须要保。
百年基业,戴梓这个人才,是可以撬动大清命脉的。
戴梓,戴梓,胤祚喃喃自语。
唉,为伊消得人憔悴,为君日日难眠啊。
胤祚做事从不拖,周全,有时候最重要的是时间,或者说是——时机!
趁着汗阿玛还没下旨将戴梓给处置了,他得赶快过去拦一拦。
手下留人!
乾清宫,胤祚还是熟悉的笑容,笑嘻嘻的厚着脸皮缠着康熙不放,一口一个汗阿玛。
康熙瞧他这样子,哪能不知道他的来意?
他这个儿子呀,撅一下屁股,他就知道他要干什么。
话糙理不糙。
“为了戴梓来的?”
康熙语气平和,淡淡的,早有预料。
汗阿玛这意思是——很多时候,汗阿玛这时候,就算是早有预料,也揣着明白装糊涂,不会直接挑明了,现在呢,直接摆在明面儿上,明着问他。
那就是……胤祚笑意更甚,直接挨着康熙,亦步亦趋。
“汗阿玛,汗阿玛,汗阿玛!”
连叫三声,叫的康熙都软了脾气。
胤祚这才开口,“戴梓苦啊!”
奠定基调,先不说这罪名是真是假,事关东洋,不好说。
虽然他知道是假的吧,但不好证明啊。
不好插手东洋事,之前禁海,也有原因是与东洋那边关系紧张。
先保下人来!
康熙眼皮一掀,轻轻的哦了一声,也是给胤祚一个继续往下说的舞台。
有戏!
胤祚抱住康熙的胳膊,伤感道:“这戴梓官宦世家出身,自幼苦读,为官清正,刚正不阿,又屡屡献上火器。”
“算是有功之臣……”
康熙接上他的话,胤祚重重点头。
“是啊是啊,大清万人难得此一人,此人天赋卓绝,常人不可比,南怀仁那些传教士,他们那些西洋诸国的火炮,认为咱们大清不可制,还是戴梓挽回了脸面,赢得漂亮呢。”
康熙不置可否,胤祚也知道汗阿玛不想杀戴梓。
可能是……南怀仁他们安的这个罪名是一,汗阿玛对此人不满是二。
戴梓那张嘴呀,气死人不偿命,混官场的,难得如此“气直如竹”。
胤祚眼珠子一转,将全身的重量往康熙的胳膊上一压,挨到康熙的背上了。
“汗阿玛,戴梓的儿子戴亮跟了儿子这么多年,今年也有十五岁,和儿子日日相对,尽心竭力,也是个可塑之才。”
“若是戴梓获罪,又是如此罪名,他仕途何归啊,汗阿玛!”
老子出了事儿,儿子受影响,他的小伙伴啊,怎么对得起他。
这个理由,其实有时候对汗阿玛来说,比别的大道理有用。
儿子的心腹,和一个嘴笨有罪的官员,孰轻孰重,康熙自有所偏向。
这么撒娇,唉,康熙无奈的转过身,哄了几句。
“那戴亮不干他的事,照样为官,以后当你的左右手。”
“还有那个姓黄的,等你上朝,朕就一起安排上。”
黄履庄的儿子。
不过,重点在戴梓啊!
虽然这是意外之喜。
“汗阿玛,戴梓和儿子是忘年交,他研发的那连珠火铳,是治国之利器,是大功之臣呐,自小教儿子火器知识,算是儿子的半个老师。”
连珠火铳?
康熙是没有听戴梓提起过,不过,康熙看了看趴在他怀里的胤祚。
“戴梓和你交好,这……”
“连珠火铳虽还需改进,戴梓能做出来却是极厉害的,此物若可大规模推广,大清江山,千秋万代,疆域之辽阔,不可想象。”
打仗的好东西,真理啊!
康熙自是知道胤祚不会骗他,可此物,有如此妙处,威力之大。
就算有所夸大,实物也不会是个花架子。
“汗阿玛,若是处置了戴梓,戴梓罪名……”
胤祚皱了皱眉,“此人是人才,也该放在眼皮子底下才是。”
别把他流放了,戴梓。
怎么也要把你留下来,放心吧,他可以胡搅蛮缠。
胤祚又加一把火,“何况,戴梓曾为儿子老师,又是如此亲密的关系,这么个罪名一安,儿子惶恐啊!”
胤祚给戴梓戴上高帽,地位拔高,是不是他老师不是还是他说了算,再加上儿子是他的伴读,那不就是,意图害他嘛。
和他联系这么紧密,说人家勾结东洋,不是暗戳戳说他这个荣亲王通敌!
意欲何为啊……
康熙眉头一皱,将膝盖刚软的胤祚一把扶住,没给他跪到地下的机会。
“给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如此编排于你。”
胤祚唉声叹气,不说那什么戴梓了,“汗阿玛,可能就是儿子年纪轻轻位居亲王,他们嫉妒儿子吧,就是看不惯儿子。”
看不惯,看不惯……康熙猛的一顿。
看不惯他儿子,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戴梓专研火器,精于此道,胤祚也是对此颇有兴趣。
东洋人。
他儿子过两年就要上朝了,真是,处处危机,人人阻碍。
难道是想借此事挑拨他们父子?
这次又是谁!
走了一个明珠,还剩个索额图,不过索额图,近些年安分不少。
或许是别人。
胤祚都已经过继为荣亲王,还要他怎样!
难道非要他的儿子遗臭万年,永世不得翻身,这些人才高兴吗,才如了他们的意?
绝无此种可能!
如此说来,这戴梓是不好用这么个罪名,否则,万一以后有人拿这个事做文章。
他儿子,唉,胤祚还年轻呢,小孩子,怎么和那些牛鬼蛇神相斗呢?
不妥不妥,实为不妥。
戴梓此人,康熙心中百转千回,此人孤臣,却是出身不俗,本人也有能力,以后……留给胤祚也好。
这回,怎么也要念他儿子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