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康复路
进藏的火车在唐古拉山口颠簸时,钟华突然捂住胸口弯下腰。啊玉刚泡好的酥油茶泼在裤腿上,他顾不上烫,伸手去扶她时,指尖触到她后背冷汗浸透的羊绒衫。
“又疼了?”他从帆布包里翻出氧气袋,捏着面罩往她脸上送。钟华摇摇头,指节泛白地攥着车窗把手——窗外的冰川正在夕阳里融化,融水顺着冰缝渗下去,像谁在雪地里淌血。
“老毛病了。”她喘匀气时,耳后那道泥石流留下的疤痕泛着红,“医生说海拔超过四千米,肺叶会像被揉皱的纸。”
啊玉把她的头按在自己肩上,闻到她发间混着药味的薰衣草香。那是出发前在普罗旺斯买的精油,钟华说闻着能想起民宿壁炉里噼啪作响的火焰。此刻车厢里响起藏语歌谣,他数着她睫毛在他锁骨投下的阴影,突然发现她比去年采访顾氏时瘦了整整一圈。
抵达拉萨时,接机的藏族向导递来两串菩提子。“卓玛说你们要去转山?”向导顿珠的汉语带着口音,手指向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峰,“那座山是神女的梳妆台,转够三圈能消灾。”
钟华接过菩提子的手在抖。啊玉注意到她袖管里露出的绷带——上次发布会后,她为了抢回被顾延明残余势力藏匿的证据,手腕被碎玻璃划了道深可见骨的口子。他不动声色地把自己的菩提子串换给她,那串珠子被他盘了半年,包浆温润得像块暖玉。
他们住的民宿在半山腰,推开窗就能看见转经道上的信徒。钟华每天清晨都要搬张藤椅坐在廊下,看着那些三步一叩首的人。有天她指着个磕长头的老阿妈问:“你说人真的能靠虔诚赎罪吗?”
啊玉正在给她熬润肺的藏药,药罐里的川贝发出细微的爆裂声。“顾延霆在遗书里说,他每晚都梦见被污染的河水。”他往火塘里添了块牛粪饼,火星溅在青砖地上,“但赎罪不是给别人看的。”
钟华突然笑出声,耳后的疤痕跟着动了动。“你还记得林婉清吗?”她从帆布包里翻出本磨损的笔记本,扉页上贴着三人在酒会的合影——那时她还是顾延霆身边的“总裁夫人”,林婉清正给啊玉递香槟,而啊玉的镜头始终对着举着录音笔的她。
“她昨天发邮件说在非洲建了所小学。”钟华的指尖划过照片里林婉清的笑脸,“说等我们去看她时,要教孩子们唱《橄榄树》。”
药香漫出厨房时,啊玉看见钟华把笔记本按在胸口。她的呼吸又开始急促,他赶紧倒了杯酥油茶递过去,却被她反手握住手腕。“明天陪我去转经筒吧。”她的掌心带着藏药的苦味,“顿珠说最高处的转经筒有百年历史。”
转经道比想象中难走。钟华走三步就要停下来喘气,啊玉背着她的相机包,另一只手始终虚虚护在她腰侧。有段陡坡积着残雪,她脚下一滑,整个人撞进他怀里——他闻到她发间的薰衣草香混着雪粒的清冽,突然想起在巴黎蒙马特高地重逢的那个雨天。
“慢点。”他从包里翻出红绳,那是出发前在八廓街买的,摊主说红绳系在转经筒上,心愿能顺着经筒传到天上。钟华接过红绳时,指尖不经意擦过他的手背,两人都像被烫到似的缩回手。
最高处的转经筒有两人高,铜皮表面刻满了梵文。钟华踮脚去够经筒的扶手,啊玉发现她袖口滑下来,露出腕上缠着的纱布——那道伤口拆线时,医生说可能永远要留道疤。他刚要说话,却见她把红绳系在转经筒的铜环上,红绳末端缀着的银铃轻轻晃了晃。
“许了什么愿?”他假装整理背包带,余光却瞥见她红绳上的银铃刻着个“真”字。那是她的笔名,当年她用这个名字在报纸上连载揭露黑幕的报道,差点被顾氏的人打断手指。
钟华没回答,转身去看远处的雪山。阳光从云缝里漏下来,在她侧脸的疤痕上流淌,像给那道狰狞的伤口镀了层金边。啊玉趁她不注意,迅速掏出藏在口袋里的红绳——那是他偷偷买的同款,银铃上刻着个极小的“玉”字。他系红绳时手在抖,生怕铜环碰撞的声响惊动她,却没发现钟华正对着雪山的倒影偷笑。
转第三圈时,钟华突然在经幡下停住。“你看。”她指着块被玛尼堆压着的木板,上面用红漆写着“真相不死”,字迹已经被风雨侵蚀得模糊,“这是去年被顾氏害死的环保记者写的。”
啊玉蹲下来摸那块木板,发现背面刻着串日期——正是顾氏化工仓库纵火案发生的日子。他突然想起顾延霆遗书里的话:“有些真相像冰山下的石头,看着沉默,却能撞沉整条船。”
回去的路上,钟华的呼吸越来越沉。啊玉蹲下来要背她,她却揪着他的衣领不肯放。“我自己能走。”她的声音带着哭腔,耳后的疤痕涨得通红,“我不想再被人说,钟华这辈子都要活在别人的保护里。”
啊玉突然把她往怀里带了带。火塘的光从民宿窗户漫出来,在他们脚下织成张暖融融的网。“你记得在巴黎蒙马特高地,你举着相机拍晚霞吗?”他的下巴抵着她发顶,闻到薰衣草香里混进了雪的味道,“那时你镜头里先映出我,不是因为我站得近,是你早就想拍我了。”
钟华的肩膀在抖。啊玉松开她时,看见她睫毛上挂着冰粒,像落了场微型的雪。“明天我们去纳木错。”他帮她把围巾系到下巴,指尖擦过她腕间的菩提子,“顿珠说那里的湖水能照见人的真心。”
夜里钟华发起高烧。啊玉守在她床边,听着她呓语里反复出现“录音笔”“火”“顾延霆”这些词。他往她额头敷湿毛巾时,发现她攥着的手心有道红痕——是白天系红绳时被铜环硌的。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钟华终于退了烧。她睁开眼看见啊玉趴在床边睡着了,他手里还捏着根红绳,银铃上的“玉”字在晨光里闪着光。她悄悄把自己的红绳解下来,和他的红绳系在一起,然后把两串红绳挂在床头的转经筒上。
转经筒被风推着转动,两串红绳缠缠绕绕地转着圈,银铃相撞的声音像谁在轻声许愿。钟华摸了摸耳后的疤痕,突然觉得那道疤不再是丑陋的印记,而是枚勋章——纪念那些在黑暗里举着火把,最终走到雪山下的日子。
啊玉醒来时,看见钟华正对着转经筒笑。她的红绳和他的红绳缠成了个结,在晨光里像朵刚绽放的格桑花。他刚要说话,却见她转身从包里翻出个银盒子,里面是枚在藏区买的戒指。
“等转完这三圈山。”她把戒指往他手里塞,指尖的温度烫得他心跳漏了拍,“我们去非洲找婉清吧,她总说要教我们跳篝火舞。”
啊玉握紧那枚戒指,发现内侧刻着三个极小的字母:Z、Y、L。转经筒还在转,红绳上的银铃唱着细碎的歌,远处的雪山正在朝阳里慢慢融化,融水汇成溪流,像条银色的带子,把三个隔着重洋的人悄悄连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