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小雅先开了口,她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目光直视着陈硕,轻声却清晰地说:“陈硕,你去吧,去争取,为了你的理想,也为了我们的未来。”
陈硕猛地抬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小雅努力挤出一个微笑,尽管眼圈又开始泛红:“我想了一晚上…我不想成为你的绊脚石。那是你想做的事,是对你、对国家都有意义的事。我…我支持你。”
她顿了顿,声音有些哽咽,但依旧坚持说着:“我会在北京,好好工作,好好生活,等你回来。但是…你也要答应我,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平平安安的。还有…”她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滑落,“要经常联系,不许忘了我。”
巨大的感动瞬间淹没了陈硕。
他上前一步,紧紧将小雅拥入怀中,仿佛要将她揉进骨血里。
他的声音沙哑而颤抖:“对不起,小雅…谢谢你…我答应你,我一定会的!等我回来,我们就结婚!我一定给你一个更好的未来!”
陈硕怀着既激动又忐忑的心情,再次走进了周司长的办公室,将自己和小雅商定后的决定——他想申请这次的外派,而小雅选择支持并等待,原原本本地做了汇报。
周司长听完,脸上露出了欣慰和赞赏的笑容,他用力拍了拍陈硕的肩膀:“好!好啊!小陈,你能做出这个决定,说明你有担当、有格局!更难得的是小雅这孩子,识大体、顾大局,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同志!你们能这样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非常了不起!”
消息很快传到了李振邦那里。李振邦正为项目团队组建做最后确认,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深受触动。他当即拍板:“就这么定了!陈硕列入首批派出人员名单!这样明事理、肯牺牲的年轻人,我们一定要重用,也要照顾好!”
更让陈硕和小雅意想不到的是,李振邦和周司长等人私下商议后,决定给予这对年轻人一份特别的“惊喜”和保障。
几天后,陈硕和小雅被一起请到了部里的一间小会议室。周司长和李振邦都在场,气氛比上次轻松许多。
李振邦看着眼前这对般配的年轻人,微笑着开口:“小陈,小雅,组织上研究了你们的情况,非常赞赏你们做出的牺牲和选择。为了让你们没有后顾之忧,也为了表彰小雅同志的理解和支持,我们特事特办,决定为你们提供一份保障。”
他顿了顿,看向有些茫然的小雅,说出了那个改变她命运的决定:“小雅同志,我们了解到你目前的工作属于编外性质。如果你们在陈硕外派前登记结婚,组织上可以依据相关政策,为你办理家属随调(虽然人不去,但关系可先落实),将你的工作关系转入部下属一个事业单位,解决正式编制。”
这话如同一声惊雷,在小雅耳边炸响。她猛地抬起头,眼睛瞬间睁大,难以置信地看着李振邦,又看看同样一脸震惊的陈硕。编制,这对于无数漂泊在外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份多么珍贵和难以企及的稳定保障!她之前所有的担忧和母亲念叨的“风险”,在这一刻,仿佛都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好消息冲散了。
周司长也温和地补充道:“是啊,小雅。这样一来,你在北京就有了更稳定的工作和保障,陈硕在海外也能更加安心地工作。这既是组织对你们未来家庭的关怀,也是对小雅你深明大义的一种肯定和回报。”
陈硕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紧紧握住了小雅的手。小雅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但这次是喜悦和感动的泪水。她哽咽着说:“谢谢…谢谢领导!谢谢组织!我…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感谢…”
李振邦摆摆手,笑道:“不用谢,这是你们应得的。要谢,就谢你们自己,做出了正确的、有担当的选择。希望你们珍惜这份缘分和机会,互相扶持,共同进步。”
当小雅把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带回家时,家里的气氛更是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小雅的母亲原本还在为女儿“傻等”而心疼不已,念叨着“为什么不先领证,万一他回来变卦了怎么办”。当她听到不仅可以先结婚,女儿还能因此解决梦寐以求的正式编制时,惊讶得张大了嘴巴,随即脸上笑开了花:
“哎呦!我的傻闺女!这下可真是…真是因祸得福了!不对不对,是陈硕这孩子争气,领导们也真是体恤下属!太好了!这下妈可就彻底放心了!赶紧的,选日子,先把证领了!这真是双喜临门啊!”
小雅的父亲也欣慰地点头,对陈硕这个“准女婿”更加满意:“看看,我就说嘛,眼光要放长远。组织上不会亏待真正付出的人。陈硕这孩子,有前途,也重情义。”
这份来自组织的意外关怀和切实保障,像一阵春风,彻底吹散了笼罩在两个年轻人和两个家庭头上的阴霾。它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肯定和期许。陈硕和小雅的感情,也因此经历了一次淬炼,变得更加牢固。他们知道,前方的路依然有挑战,但此刻,他们心中充满了携手共进的勇气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选了个周末的好日子,陈硕特意换上了一身笔挺的西装,手里拎着精心准备的烟酒、茶叶和送给小雅母亲的高级丝巾,还有些补品,大包小包、略显紧张地再次踏进了小雅家的门。这一次,气氛与上次截然不同,小雅父母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连忙将他迎进屋。
落座后,寒暄几句,陈硕便郑重地提出了此行最主要的目的——正式向小雅父母提亲。
他态度诚恳,语气坚定:“叔叔,阿姨,我和小雅是真心相爱,也希望能尽快组建我们自己的家庭。这次外派,我知道让小雅受委屈了,我心里非常感激她和您的理解和支持。”
说到这里,他拿出了最大的诚意,也是他能想到的最实际的保证:“为了让她安心,也为了表明我的决心,我向您二老保证,结婚后,我的工资折子、奖金,所有的收入,都交给小雅来管理。家里的财政大权,由她全权负责。我在外面,一定努力工作,绝不让小雅为经济操心。”
小雅的父亲听了,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但考虑问题更周全的他,还是关切地问了一句:“小陈啊,你有这个心,叔叔很高兴。不过,你的父母那边…你把自己的收入都交给小雅,他们会不会有什么想法?你也要孝顺父母啊。”
陈硕连忙摆手,解释道:“叔叔您放心,这个问题我早就跟我父母商量过了。他们都是通情达理的人,我爸我妈都是国企退休职工,有稳定的养老金,他们反复跟我说,他们不需要我的补贴,只盼着我和小雅能把小日子过好、过踏实。现在他们人在外地赶不回来,等他们回来也会第一时间来拜访的。”
他语气里带着对父母的感激,继续说道:“而且,我爸妈觉得这次外派,确实让小雅受委屈了,他们不光全力支持我把工资上交,让小雅安心,还特意额外准备了一份彩礼。”
说着,陈硕从随身带的包里取出一个厚厚的、用红纸包得整整齐齐的红包,双手恭敬地递到小雅父母面前:“这是我爸妈的一点心意,说是无论如何都要请叔叔阿姨收下,算是我们老陈家对小雅的一点补偿和心意,也是感谢您二老培养出这么好的女儿,还这么支持我。”
小雅的父母看着那个沉甸甸的红包,又看看陈硕真诚而略带紧张的脸,心里别提多满意、多熨帖了。未来的亲家如此明事理、重情义,女婿又这么有担当、肯把经济大权完全交出,这足以表明他的诚意和对小雅的重视。
小雅在一旁听着,看着,心里也是涌起一股暖流。她感激陈硕的承诺,更感激未来公公婆婆如此体贴和大度。她悄悄拉了拉陈硕的衣角,轻声但坚定地对父母说:“爸,妈,叔叔阿姨的心意我们领了。但这钱我们不能全要,意思一下就行了。以后,即使叔叔阿姨不要我们补贴,该我们孝顺的,我和陈硕一点也不会少,一定会常回去看看,照顾好老人家。”
小雅母亲听到这话,更是笑得合不拢嘴,连连说:“好孩子,都是好孩子!这彩礼我们收下,是亲家的一片心,但我们也就是走个形式,以后还是你们小两口的。看到你们这么懂事,互相体谅,我们做父母的,就彻底放心了!”
这场提亲,在坦诚、理解和浓浓的情义中圆满结束。
陈硕的诚意和担当,陈家父母的通情达理,以及小雅的懂事孝顺,都让这段即将面临分别的姻缘,没那么悲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