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见面,我是番茄作者比奇谷某番。
好久不见了,我是某番。
……………………………………
我写书的时候总会时不时的单开那么一章,水水字数,凑凑全勤,吐一吐槽,或者……和诸位小叙片刻。
这个习惯从一开始的时候就有了,第1本《憨批宝可梦大师》时,这个习惯很随机,也很随意,甚至会有的时候给读者带来糟糕的阅读体验。
后来我想了想,发现这个习惯是从我最喜欢的日本作家【渡航】那里学习来的,区别就是他可以月入过万,我不行(笑)
后来在第2本书《怕麻烦的我生活里总是充满了意外》中,我学习他的写作手法,彻底养成了这个习惯。几乎是每10万字多一些,就会下意识的去写这么一章,算是放松一下心情,调整一下思路。
还有,规划一下未来。
言归正传。
第2本同人文如期和大家见面了。
感谢诸位老读者的厚爱,我知道,这本书到现在这么差的成绩,每天能有这么多的催更量,一定是各位老读者们的追捧。
在这里真的深表谢意。
关于这本书……哈哈,属实是有点凉啊。
当10万字的完读出来的时候,我去翻了一下老书的前10万字,然后又和新书的10万字对比了一下。
毫无疑问的,经过200多万字的磨练,新书的前10万字语言显然更加有条理性了,故事叙述起来也比较的顺畅和自然。
但为什么前10万字的完读反而没有第1本好呢?
我反复观察,后来才发现一件事。
我好像丢了一部分什么东西……
依稀记得一开始写书的时候,那种激情和成就感,让人每天打开平台就欲罢不能。而随着字数的积累和时间的推移,那份感情逐渐消失了。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看到评论区有一些书友对于前后有疑问的地方提出了质疑,有的时候真的想单独回复,但是打开对方主页,发现对方已经将书移出了书架就失去了回复的动力。
这不是我想看到的。
不过在这里还是解释一下吧:【有人觉得卡蒂狗只是因为特殊形态就被歧视,这一点很毒】。
我的回复是:【你在小说里面追究现实的合理本就不合理。如果你非要一个所谓的合理,好,我告诉你:】
【他爸是特殊形态,他妈是普通形态,特殊形态和普通形态杂交,有概率产出两种形态。】
【如果你还要上纲上线质疑游戏里的生殖系统和这里面的设定不一样,那我推荐你去查一下这两只风速狗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占比有多少看看生出来的到底是特殊形态还是普通形态。】
【哈?你说我敷衍了事?你说完全不可能?】
【 who tm care you?】
………………………………
我内视了一下自己的脑海,里面想写的东西真的有很多,恨不得给大家一吐为快。但是我又从一开始奠定了这本书的慢基调基础,所以很多事情写着写着就会淡忘很多设定,写着写着又会想起。
哈,没有一个写大纲的习惯,或许就是我扑街的原因吧。
这也不由得让我开始审视起自己,我在前进的路上是否还能保持像最初一样的激情?
谈谈书评。
一本书的评分其实和给出来的好评和差评的数量没什么关系(有,但是不多。)其主要参考因素是一本书的完读率。
第1本书前10万字完读率在23%,所以评分有9.3分,但是书评区却是褒贬不一。
第2本书前10万字完读率在8.26%,所以评分只有7.8分(而且还是慢慢涨的),但是书评区一共157条书评,有超过150条的5星好评。
没办法,有的时候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数据比观感更重要。数据可以吸量吸钱,观感不行。
或许我已经习惯了逆版本而行,在一个爽文平台写日轻。在一条爽文赛道上写慢节奏日常。我又不是什么金番大神,干嘛要把自己圈定在一个框里?
我无数次的质问自己这个问题,后来我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这种日常的写作手法居然成为了我的固定思路。这样做的坏处是显而易见的,我没有量,和同期的同人文相比,我简直扑的不能再扑。五星好评多有什么用?评分是不会因此而变高的。
但是,我不后悔。
当我发书的第1天就收到了27个催更甚至还没签约的那一刻,我就坚定了内心的想法。
只要有你们在,我就什么都不怕。
这本书会保持当前的节奏继续写下去,同时也会稍稍做出一些调整,比如加一些更多的梗啊之类的。
也希望各位读者老爷可以继续支持在书评区刷一刷好评或者是推一推书荒广场之类的。偶尔也可以刷一刷一些免费的小礼物哦qwq
今天写这一章,想要表达什么呢?
我不知道,或许是想要在努力之后没有收获到成绩之际偷一下小懒吧。
人总要给自己留一点歇息的空间,但是更要在休息之后做出改变。
我如是奉劝自己。
天气冷了,凌晨5点外面简直可以把人的耳朵给冻掉。
各位记得保暖哦,记得多点一点催更。
我们明天见。
……………………………………
比奇谷某番.敬上
2024年12月某一天 等待外卖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