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儒道大典那令人应接不暇的各类比试与交流环节之间,难得出现了一段短暂的休息时光。
此时,骄阳高悬于空,柔和的光线洒落在天元城中心广场那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上。
广场四周摆满了各种展示儒道文化与修行成果的摊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草药的芬芳,还夹杂着人群兴奋交谈所带来的热烈氛围。
楚阳刚从一场激烈的儒道法术展示中退下,他的额头上微微沁出细汗,几缕头发被汗水浸湿,贴在脸颊两侧。然而,他的眼眸却熠熠生辉,满是参与盛会的兴奋与激动。
在展示中,他融合了自身在禁地的独特感悟以及不断钻研创新的儒道法术,成功施展出令人惊叹的绝技,引得周围观者阵阵惊叹与喝彩,此刻他的心中仍充盈着成就感。
就在楚阳沿着广场边缘漫步,享受着这片刻宁静之时,一个爽朗的声音如同洪钟般在他身后响起:“这位兄台,且留步!方才你在台上的法术展示,实在是精彩绝伦,让在下大开眼界啊!”
楚阳转过身,只见一位身材魁梧的青年正迈着大步向他走来。青年身着一袭湛蓝的儒道劲装,衣服上用金线绣着精美的剑纹,腰间悬挂着一把古朴的长剑,剑柄上镶嵌的宝石在阳光下闪烁着璀璨光芒。他的脸庞棱角分明,浓眉大眼,眼神中透着一股豪迈与热忱。
“在下林羽,来自清风学府,对儒道剑术尤为痴迷。方才见兄台施展法术时,那股凌厉的剑气与精妙的剑招运用,与我平日钻研的剑术竟有几分相通之处,故而冒昧前来,想与兄台讨教一二。”
林羽说着,双手抱拳,行了一个标准的儒道礼仪,动作干净利落,尽显豪爽。
楚阳赶忙还礼,微笑道:“林兄过奖了,不过是一些个人的粗浅见解罢了。既是同道中人,相互交流切磋,自是求之不得。”
两人随即走到广场一侧一处较为安静的角落,这里摆放着几张石桌石凳,周围种满了郁郁葱葱的翠竹,竹影在微风中摇曳,为他们的交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氛围。
林羽迫不及待地抽出腰间长剑,剑身寒光闪烁,犹如一泓秋水。他摆开架势,说道:“兄台,我这一招‘清风拂柳’,讲究的是剑招如清风般轻柔灵动,却又暗藏劲道,旨在以巧劲破敌。”
说罢,他身形闪动,长剑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剑风带动周围的竹叶纷纷扬扬地飘落,恰似清风拂过柳梢,姿态美妙却又暗藏杀机。
楚阳微微点头,仔细观察着林羽的剑招,待他收剑后,说道:“林兄此招,剑招轻盈飘逸,劲道拿捏精准。不过,若能在剑势转折处再增添一分果断,或许威力会更上一层楼。”
说着,楚阳接过林羽手中的长剑,以同样的招式演示起来。只见他的动作比林羽更加迅猛果断,在剑势转折瞬间,剑身微微震颤,发出嗡嗡声响,仿佛蕴含着一股无形的力量。
林羽眼前一亮,拍手称赞道:“兄台果然见解独到,经你这么一演示,我顿时豁然开朗。”
就在两人相谈甚欢之时,不远处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两人转头望去,只见一位身着淡紫色长裙的女子,正莲步轻移,朝着他们走来。
女子身姿婀娜,面容秀丽,眉眼间透着温婉与聪慧。她的手中捧着一本古朴的医书,书的封面上隐约可见一些关于儒道药理的符文。
“两位公子,方才在一旁听你们谈论儒道剑术,实在精彩。小女子苏瑶,来自灵韵山庄,对儒道医术略知一二,见你们如此投缘,忍不住过来凑个热闹。”苏瑶说着,微微福身,行了一礼。
楚阳和林羽赶忙回礼。苏瑶接着说道:“我听闻儒道修行,无论是剑术、法术还是医术,其根源皆与儒道的核心思想相通。比如医术之中,讲究平衡阴阳、调和气血,与儒道追求的万物和谐、平衡之理颇为相似。”
此时,一直在附近整理药摊的周然也被吸引过来。周然本就精通儒道药理,听到苏瑶的见解,顿时来了兴致。
他走上前,说道:“苏姑娘所言极是。就拿这疗伤丹药来说,炼制时需严格把控各种草药的比例,如同儒道修行中对自身精气神的调和,稍有差错,便会前功尽弃。”
于是,四人围坐在石桌旁,开始热烈地交流起来。从儒道剑术的技巧,到药理的精妙,再到儒道思想在修行中的体现,话题不断拓展深入。
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映在他们充满热情与专注的脸上。他们虽来自不同的门派,但对儒道的共同热爱,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他们紧紧相连,在这个儒道大典的间隙,结下了深厚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