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眼前不是人类,而是牲畜!
无双鬼意犹未尽地喘了口气,狼牙棒上沾满了鲜血和碎肉...
整个人被染成血红色,碎肉黏在身上,看起来如同魔神降临!
无双鬼兴奋地指着前方的城墙问,“殿下,我们现在就攻进去吗?”
“我还未尽兴!一点都不过瘾...\"
赢天帝笑着回应,“别急,这只是开胃菜,以后有的是战斗,你慌什么?”
赢天帝策马向前,“李牧将军,本太子胜了!”
李牧苦涩地说,“殿下手段高明,用大宗师对付我的士兵,是我太大意了。”
“兵不厌诈!再说,我从未说过他们是普通士兵。”
“我认输!但我心不服!”
李牧深吸一口气,承认失败,没什么好辩解的。
李牧将军,以您的才华留在赵国实在有些委屈。
*偃过于信任奸佞之人,这样的君主怎配得到您的忠诚?
\"不如跟随本太子前往秦国,本太子承诺,只要您肯来秦国,我定能说服父王重新设立一位武安君!\"
李牧毫不动摇:\"多谢殿下厚爱,承蒙看得起,这是我的荣幸。
但赵国是我的故土,也是我誓死守护之地,绝不可能背弃!\"
\"哦?\"嬴天帝冷笑一声,\"即便*偃不重用你,甚至畏惧你,你也依旧如此?\"
...
李牧直截了当地回应:\"自古以来,位高权重者鲜有善终,这一点我早已看清。
即便王上有所忌惮,我也必定守护这片土地。
秦国又如何?昔日的武安君白起不也是因功高盖主而丧命,只是他运气好,遇上了您!\"
\"李牧将军,贤才应择明主而事,我父王与历代君王不同,与其他诸侯国的君主也不同。
在秦国,只要有才能且忠心,便无需担忧功高盖主的问题!\"
嬴天帝正色道:\"因为父王和本太子有能力掌控整个天下!\"
\"秦国的未来不会止步于六国之间,它将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所以希望李牧将军能加入我们,共同见证一个伟大帝国的崛起!\"
李牧心中震撼,却依旧摇头:\"仍如之前所说,赵国是我的家园,我绝不会背叛!\"
\"是这样吗?\"嬴天帝追问,\"既然如此,本太子也不勉强,但还想问一句——若赵国覆灭,您是否愿意加入秦国?\"
李牧耸耸肩,迷茫答道:\"或许吧!\"
若赵国真有不测,他可能会随赵国共存亡……或者选择加入秦国,保护百姓……
未来的事又有谁能预知呢?
“李牧将军,今日所谈之事望能深思,本太子之言始终有效。”
赢天帝对此并无太大把握,他只是想种下一颗种子。
即便不能说服李牧,也无妨。
赵国仍有机会。
实在不成,杀掉李牧再重生,依旧效忠。
秦国并非非李牧不可,但他确实是一位出色的将领,在对付匈奴上很有手段。
未来秦国人才辈出,韩信尚在炎黄学宫,是未来的兵仙。
“李牧心领殿下了,定会慎重考虑。”
李牧随口答应,随即策马离开。
临行时,赢天帝喊道:“李牧将军,我在咸阳等你!”
此言一出,秦赵两军皆震惊。
太子已收服李牧?
李牧是否叛赵投秦?
李牧心中暗沉,此事麻烦了。
他本就遭人猜忌,此事传出,百口莫辩。
虽未背叛,但朝臣若不信,赵国危矣!
李牧默然,选择沉默。
他明白,解释只会适得其反。
此时,城中有人悄然离去,奔赴邯郸。
随后半月,李牧闭门不出,赢天帝亦无意急攻,彼此僵持。
赵国都城邯郸,相国府。
郭开处理完一天的事务,独坐桌前。
自秦灭韩燕后,天下动荡,秦赵纷争再起。
若非李牧坐镇,赵国早已陷落。
秦赵局势紧张,令**偃每日忧心忡忡。
然而有李牧坐镇,**偃虽心存忧虑,却依旧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赵国大小事务皆交由相国郭开打理,一时间,郭开成为邯郸城中权势最大的人。
但掌握大权的他并无半点喜色,深知这只是暂时的,还有一人让他十分忌惮——武安君李牧。
尽管郭开明白要保全赵国和自己的地位,必须全力辅佐李牧,守住赵国仅存的基业,但他内心仍难掩不甘。
尤其让郭开难以接受的是,赵国百姓只知李牧,不知他这个相国,甚至有人称他为佞臣。
如今赵国依然需要李牧,郭开即便不满也不得不隐忍。
否则,单凭之前从秦国传来的消息,他早对李牧下手了。
“相国大人……”
门外传来家仆急切的呼喊。
郭开眉头微皱,呵斥道:“本相已说过,无要事莫要打扰。”
“相国大人,有贵客来访……”
家仆的声音比之前更响亮,毫无惧意。
“贵客?此刻怎会有贵客?莫非是……”
郭开满腹疑虑。
秦灭燕、韩后,必会对邻国下手。
与秦接壤的国家不多,赵国便是其中之一。
为保住赵国及自身权势,郭开不得不有所准备,近期已向周边四国暗中示好。
遗憾的是,至今未收到回音,他最期待的仍是秦国。
毕竟秦国实力最强,加入其他任何一国都存在风险,唯有投靠秦国最为稳妥。
再加上他之前与秦有过合作,更有把握。
难道是秦国使者来了?
吱呀一声,郭开亲自开门,将客人迎入屋内。
未等郭开说话,来人从怀中取出一封信递到他面前。
郭开含笑接过,但匆匆看过信后,笑容迅速收敛。
“你先退下。”
郭开挥手示意家仆离开,待其出去后,请来人坐下。
“你是太子派来的?”
郭开语气平静,多年 ** 的威严逐渐显现。
尽管有意投诚,但也不能显得廉价,需彰显自身价值。
“是的。”
来人坦然承认。
“信里写的事都属实?”
来人点头,“我受太子之托而来,此事自然不假。”
“殿下提到,大人曾助秦国,虽各取所需,但他感念大人情谊,特派我来联络。”
郭开微笑道:“多谢殿下厚爱,实不敢当。”
来人指向门外,“殿下备了十箱财宝,只需大人在某方面稍作助力,这些便是您的了。”
郭开心中掠过一丝贪意,却淡然道:“阁下难道忘了李牧将军的身份?”
皇帝要他对付李牧,但郭开在意的并非如此,财富虽好,性命更重要。
“大人还在意这种小事?”
“你理解错了,我的意思是报酬得增加。”
来人一怔,随即说道:“太子承诺,若大人促成此事,在攻破赵国后,可入朝为官。”
郭开满意地点点头,“此事交给我,礼尚往来,我也定会给殿下一份厚礼作为回报。”
“礼物的话,我就替殿下先行谢过先生了。”
来人拱手告辞,转眼消失在夜色中。
“哈哈,像你这样的人也想入我秦国朝廷为官,去阴间做官倒更合适!”
郭开命人妥善藏好金银珠宝,神情轻松。
长期的担忧终于消散,得到嬴天帝的承诺后,即便赵国 ** ,他也能安度余生。
当晚,他振奋精神,召来几名小妾取乐。
次日黎明,郭开便匆忙前往王宫。
早朝结束后,他直奔**偃。
“启禀王上,臣有要事禀报。”
“哦,是相国啊,何事?”
**偃心不在焉地问。
“此事重大,怕惊扰众臣,故特来奏明。”
“讲。”
**偃勉强提起兴趣。
郭开严肃地说:“臣怀疑武安君李牧和廉颇将军已投靠秦国。”
此话一出,**偃亦难以平静。
李牧与廉颇竟投敌?
“相国,此事非同小可,你可有确凿证据?”
**偃正色追问。
郭开连忙回应:“若无证据,臣怎敢贸然进言。”
他继续陈词:“数日前漳水传来消息,嬴天帝在咸阳等待李牧。
王上虽知此事,但这是他设下的圈套。”
“不,”
郭开加重语气,“臣起初也这样认为,但细细思量,越发觉得不对。”
“兵法云:虚实相生。
若此正是他们的计谋,故意制造怀疑,使我们放松警惕,日后他们便能随心所欲行事。”
“而且,李牧对相关传闻未作任何辩解。”
“半月前,他已让赵国损失五百精锐。
试想,天下皆知嬴天帝之威,李牧怎会如此疏忽?”
“那时两军交锋,任何手段都会用尽,可嬴天帝却放过他,这说明两人早已达成协议。
李牧成了他的棋子,因此嬴天帝不敢杀他。”
李牧已经按兵不动半个多月,两军对峙。
若继续僵持,我军粮草难以为继。
一旦白起攻下齐国,势必支援秦军,赵国将陷入绝境。
这显然是李牧在拖延时间,时间越长,对我方越不利。
偃听到这些话,心中疑惑,觉得郭开说得有道理。
难道李牧真的投敌了?但想到李牧当初反对秦军借道,又觉得不像。
郭开提醒他,正因为表面忠诚,李牧才更危险,就像当年的吕布和燕国的 ** 一样。
偃越想越害怕,开始怀疑李牧的忠诚。
他想起李牧以往的种种表现,似乎都在掩饰什么。
他愤怒地质问自己为何会被蒙蔽,最终认定李牧是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