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皇后见事已至此,睁开凤眸满含怒气的瞪着太后,也不施礼,凤仪万千,就这样孤自一人立于龙辇前,气势威严,拿出三宫之主的架态对峙道;
“不知太后驾临,本宫有失远迎,还请恕罪!今日储君新立,本太后总有万千头绪皆迷乱,册立新帝本是仓促了些,事从缓急。
贼寇声势浩大,洛阳朝不保夕,特尊先帝遗诏,于殿前宣告新帝登基!”
何皇后转身对毫无主见的刘辩招招手,刘辩在蹇硕暗示下走下龙椅,其余人见此一幕暗自摇头。
何皇后牵着一身冠冕的刘辩向众臣宣告道;
“皇儿,今日是你登基庆典,太后携你皇弟前来祝贺、瞻仰,汝兄弟二人摒除前嫌,携手退敌。
正值大喜之日,陛下登临大统,普天同庆,理应大赦天下。
你皇弟年纪尚幼,可也是,遵先帝遗诏,各皇子需奔赴封地驻守,不宜长居皇宫。
齐地富饶,沃地千里,待贼寇退却立即赴封地上任。”
王美人听她一口一个先帝遗诏,还要擅自驱赶她母子去贼寇不断,赤地千里的青州,她母子远遁齐地,又无权无势必然被人吃的骨头都不剩。
这般冠冕堂皇的无耻面容,却还装得大义凛然,以此遮蔽天下人耳目,当场勃然大怒道;
“无耻妇人,档案冒天下之大不韪,擅自铸写遗诏私自摆设朝廷,召集百官,谕以废立;
汝小辈安知朝廷大事!
私自同中官结党,今日可令百官乘势尽诛之。
辄敢乱言!汝家屠沽小辈,有何见识!何得妄议废立!
汝欲为篡逆耶?
本宫所言,句句属实,先帝遗命另有其人,请诸位栋梁剿除叛逆,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为孤儿寡母主持公道!”
王美人协同六七岁的刘协当场掩面痛哭,董天后不待皇后反击,便伸手从袖口中拽出一道金灿灿圣旨,高举圣旨便要当众宣读。
何皇后见此阵脚大乱,欲要下场抢夺,意图撕毁,不令其公告于世。
张让、封谞、段珪几人率先闪身上前,把董太后围得水泄不通,还高声质问道;
“皇后娘娘为何如此着急,莫非是想毁尸灭迹,若不是心中有鬼,诏书定然是伪造。
先帝突然暴毙震惊宫廷,其中必有人祸,恳请诸位重臣明辨是非,莫要被这卑贱的屠沽小辈所蒙蔽!”
太尉杨赐、司徒袁隗、司空张延等世家首领也当堂质问,董太后见如此多人支持,腰杆也硬朗了起来,朝被拦截于殿堂上的何皇后呵斥道;
“皇后无才无德,伙同赵忠、蹇硕伪造圣旨,篡改先帝指令,其罪形同谋反,汝欲废嫡立庶,瞒天过海,非反而何?
汝罪恶盈天,人人愿得而诛之!
吾恨不车裂汝以谢天下!
恶贼贱妇,何不早降?
中郎将杨密、侍中胡邈、虎贲王昌何在,速速擒拿叛贼!”
中郎将杨密、侍中胡邈、虎贲王昌闻令而行,霎时间一队队禁军奔杀向朝堂。而何进也知今日必有一战,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同样大吼一声。
后军校尉鲍信、中常侍唐衡,以及赵忠、蹇硕所掌控的禁军也大批杀入,两拨人瞬间在温德殿外展开厮杀。
霎时间血雨腥风,喊杀声震天动地,宫廷染血,横尸遍野。
百官本是懦弱之辈,岂能见过这般血腥之事,纷纷抱头鼠窜,宛如落汤狗般狼狈不堪,不忍直视,哪有昔日高高在趾高气昂的儒雅模样子。
何进见今日之事不可善了,唯有鲜血开道,杀的人头落地才能坐稳帝位。
立即协同部将吴匡、侍御史郑泰、中常侍唐衡等躲入东宫,而董太后、王美人也进入中宫避难。
武临兵临城下才一日不到,大军还来不及休整准备攻城事宜,便听闻密探飞鸽传书消息。
言说汉灵帝新亡,且今日皇城紧闭,其内厮杀声不绝,疑似是发生宫廷政变。
武临得知此事大为振奋,太史慈、程昱等人更是惊叹不已,万万没想到黄巾将攻城灭汉,那些大臣却在酣畅厮杀。
为了攥紧手中权势,却值此关头大肆剿灭政敌,死到临头却不知,如此醉心权势的腐朽朝廷,今日当亡也!
武临岂能放过此良机,立即亲率大军攻打洛阳,典韦、太史慈等将领皆身先士卒,手持盾兵,争先恐后要夺得先登之名。
武临军行动迅捷,十几万大军漫山遍野涌上城墙,此刻驻守城池的汉军不过五千老弱,其余人皆被调入皇宫厮杀去了。
守军见贼军铺天盖地而来,均是被吓得落荒而逃,纷纷尖叫着胡乱奔逃,丝毫生不起抵抗之心。
下军校尉鲍鸿、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左校尉谏议大夫夏牟奉命驻守洛阳,四人突见叛军蜂拥而至,登时大为惊骇。
只见贼军声势浩大,呼喊声响彻云霄,兵甲林立,军阵严明,兵器锋利,铠甲鲜明,军纪严明,军容整肃。
尤其是为首几员敌将,骑着黝黑战马在战场上此处飞驰,一副飞扬跋扈的嚣张景象,勇猛无敌,无畏无惧,一往无前,令人无不赞叹。
洛阳城外兵马赞动,城头四员将领皆面色恐慌,唯见金戈铮铮,铅云暮霭,一支兵马若墨玉丝带缓缓浮现于地平线。
其气势汹汹,好似巨涛怒浪,喊声遍布旷野,传出极远距离,一瞬间大地震荡,只感觉天旋地转。
似乎四面八方,均有敌军涌杀上来,天地间全是敌军,避无可避,退无可退。
好似仰望险山,悬崖深陷千仞,巍峨连绵,重重叠叠,又似山峦般绵延起伏,凶兵悍将比比皆是。
武临军纪律严明,进退有序,各部从容不迫缓缓接近城墙,即便汉军早就被吓得肝胆俱裂,依旧小心谨慎退进,保存己方有生力量。
此战武临军可谓是倾其所有,把所有家当都拉了出来,各类攻城重武器悉数排列于平原上,凭借其威武气势便让四将心如死灰,知洛阳必将沦陷。
朝中大臣却在危急时刻大肆清剿朝廷敌人,不亡何有天理,可惜几人忠心汉室,誓死同汉室共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