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那日,王允在后堂精心布置了一场看似寻常的宴会,对外宣称是自己的生辰之喜,实则以假生日之名邀一众公卿相聚。席间,王允神情悲戚,言辞恳切地哭诉着汉室如今面临的重重危机,说到痛心处,不禁涕泪横流。
众公卿听闻,皆感同身受,纷纷黯然落泪,哀叹汉室之不幸。然而,就在这一片哀伤的氛围中,唯有曹操突然纵声大笑,那笑声在寂静的堂内显得格外突兀。
王允顿时怒目而视,大声斥责道:“孟德,满座皆为汉室之悲而泣,你为何如此放肆大笑?”曹操却神色镇定,不慌不忙地说道:“诸位只知落泪,却无半点破局之策,我曹操笑的是你们空有一腔忧国之心,却无救国之能。但我,已有计可杀董卓。”
王允听闻,心中一震,赶忙起身,恭敬地对孟德说:“孟德,此处人多眼杂,不是讲话之地,请随我到内堂一叙如何?”曹操微微点头,随王允进入内堂。内堂之中,气氛更为静谧。王允忙不迭地起身,满脸期待地请教曹操。
曹操见王允态度诚恳,便压低声音,神色凝重且坚定地说:“王司徒!如今董卓倒行逆施,祸乱朝纲,汉室江山危在旦夕,如狂风中的残烛。我曹操虽官职卑微,人微言轻,但满腔热血,一心只为朝廷,誓要为这岌岌可危的汉室除害!这些日子,我在董卓身边假意逢迎,卑躬屈膝,只为寻得一个绝佳时机,将那老贼一举拿下,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曹操顿了顿,又缓缓说道:“董贼如今权势滔天,党羽遍布朝野,出入皆有重兵护卫,戒备森严,若与之硬拼,实难成功,无异于以卵击石。我听闻王允大人府上有一口七星宝刀,此刀闻名锋利无比,削铁如泥,吹毛断发。若我能借得此刀,假意献给董卓,趁其不备之时,便可一刀刺进他的咽喉,结果了他的性命,为汉室除去这心腹大患。”
王允听闻,先是一愣,眼中闪过一丝犹豫。这七星宝刀乃是家中世代相传的至宝,意义非凡,且刺杀董卓风险极大,稍有不慎,不仅宝刀难保,恐怕还会牵连众多公卿,甚至引发更大的祸端。但又念及汉室如今的艰难处境,若真能借此机会除此大患,也不失为一条险中求胜的妙计。
思索片刻,王允咬咬牙,下定决心,目光坚定地说道:“孟德既有此胆量与谋略,我便将七星宝刀借予你。只是此去凶险万分,犹如深入龙潭虎穴,你务必小心行事,切不可有丝毫大意。”曹操双手接过宝刀,单膝跪地,郑重其事地说道:“大人放心,曹操若不杀董贼,誓不为人!若此次行动失败,我曹操愿以死谢罪!”
第二日,曹操便精心准备一番。他身着一袭黑色劲装,外披一件深色披风,将七星宝刀小心翼翼地怀揣在怀中,然后大摇大摆地朝着董卓的府邸走去。一路上,曹操表面镇定自若,心中却如波涛翻涌,反复思量着每一个细节。
来到董卓府邸,曹操深吸一口气,推开书院的门。只见董卓正懒洋洋地斜靠在床上,体态臃肿,一脸的骄横之色。身旁的吕布则如同一尊铁塔般笔直地站立着,眼神锐利,浑身散发着一股肃杀之气,如同一尊守护神。
董卓瞧见曹操,微微皱眉,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悦,问道:“孟德今日为何来得这般迟?”曹操赶忙赔笑道:“恩相,实是马匹不给力,走得迟缓,故来迟了,还望恩相恕罪。”董卓听后,随意地挥了挥手,便命吕布去选一匹西凉好马赐予曹操。
吕布领命而去,曹操心中暗喜,这正是下手的绝佳时机!他极力压制住内心的紧张与激动,脚步看似从容,实则每一步都带着算计,缓缓靠近董卓。手不自觉地伸向怀中的宝刀,心脏也随着步伐跳动得愈发剧烈。
董卓体型肥胖,侧卧在榻上,正闭目养神,并未察觉曹操的异样。曹操刚拔出刀,那一瞬间,寒光暴射而出,仿佛一道闪电划破黑暗。侧榻边有一面铜镜,铜镜中寒光一闪而过,恰巧照在董卓的脸上。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孟德却瞥见董卓在铜镜中那陡然警觉的目光,正直直地看向自己,心中“咯噔”一下,暗道“哎呀,完了!”,手瞬间停在半途,冷汗瞬间布满额头。
说时迟那时快,董卓猛地回头,犹如一声惊雷般喝道:“孟德,你要做甚?”曹操瞬间冷汗直冒,后背早已被汗水湿透。在这生死攸关的瞬间,他脑子飞速运转,急中生智,强装镇定,迅速抽出宝刀,单膝跪地,大声说道:“我近日偶得一宝刀,听闻恩相喜爱珍宝,特来献给恩相,以表我对恩相的忠心。”
董卓接过宝刀,只见此刀寒光闪闪,刀身镶嵌七颗宝石,在烛光下璀璨夺目,折射出迷人的光芒,果然是稀世珍宝,不禁面露喜色,哈哈大笑起来,连连称赞:“好刀,好刀!孟德果然有心了。”
正在此时,吕布选马归来。曹操心中暗叫不好,知道行刺之事已然败露,再无机会下手,忙道:“恩相,我想试试这新得的马匹,看看是否如传闻中那般神骏。”董卓点头应允。曹操如获大赦,赶忙牵着马,飞身上鞍,扬鞭疾驰而去,那马蹄扬起的尘土,片刻间便将他的身影淹没,消失得无影无踪。
曹操慌张上马一幕,恰巧被赶来的李儒看到。李儒老远便看到曹操神色慌张,匆忙上马,心中顿生疑虑,赶忙走到董卓面前,问道:“主公,孟德前来何事,怎的如此慌张?”董卓便把曹操献刀一事对他详细讲述了一遍。听闻此事后,李儒微微皱眉,略作思索,说道:“曹操此举甚是可疑,哪有献刀还抽出刀鞘的道理,恐怕是行刺不成,佯装献刀。”
吕布也在一旁附和道:“父亲,曹操匆忙离去,神色慌张,定有问题。”董卓恍然大悟,一拍大腿,懊恼地说道:“哎呀,我这老糊涂,居然被曹操这小子给骗了,他肯定是想行刺我。来人呐,赶紧给我追!”
李儒略一思索,赶忙说道:“相国且慢,曹操在京城必定有落脚之处,可派人前去传唤。若他毫不犹豫前来,或许真是献刀。若找借口推脱,那定是行刺无疑,可即刻派人将他拿下!”董卓深以为然,当即派了四五名亲信,快马加鞭前去寻找曹操。
过了许久,几名亲信气喘吁吁地回来禀报:“大人!曹操并未回住处,骑着一匹黄马从东门出城了。门吏询问时,他称是丞相派他紧急公事,说完便纵马狂奔而去。”
李儒一拍大腿,焦急地说道:“曹操心中有鬼,这是畏罪潜逃了!”董卓气得暴跳如雷,怒喝道:“好你个曹操!我如此重用你,你竟敢恩将仇报!”随即下令,命人绘制曹操画像,四处张贴告示,悬赏千金,封万户侯,誓要将曹操捉拿归案。
李儒又补充道:“曹操此举背后或许还有同伙,抓住他,便可顺藤摸瓜,将其党羽一网打尽!”一时间,缉拿曹操的文书如雪花般飞向各地。
欲知后事如何演义,且看下章细细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