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秉民陪着付站长来到月湾村,在整修一新的木屋前,一个祥和的老人,她坐在躺椅上,向身边的付站长讲述着埋在心里几十年的故事!
上世纪三十八年,渝中省一个听江川小县城,一群女子中学的学生中午放学回家时,看到县城中有一个年轻英俊的军官在城中的一个十字路口搭建的木台上,他声音宏亮的宣传着全民抗战!声情并茂的演讲吸引了很多路人围观,其中就有少女时萍。听说青年军官对侵略者的控诉,她内心里唤起了同仇敌忾的抗争意识!青年军官讲述着他们战友无畏无惧的抵抗,多少人血洒疆场,为了是今天江川县人们宁静的生活!为的是华夏不屈的意志!他希望大家都警醒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拒倭抗侮,保家卫国!他们青年军人已抱必死的决心!全国人民必须勇敢起来!让他们的牺牲有价值!让他们更加勇敢的慷慨赴难!
青年军官的演讲激起了江川人的热情!女人们献出自己的首饰!青年男子纷纷勇敢报名参军抗敌!
时萍后来认识了这个原籍南江新安镇的青年军官侯柏然,俩人一见钟情,家人也欣然接受这个英俊的军人。洞房过后没几天,部队要上前线!侯柏然与时萍无奈惜别!时萍决定去夫家做个侍奉公婆的好媳妇,让侯柏然放心前线杀敌。这一别就是近六十年。个中辛苦时萍只字未提,只有浓浓的对丈夫的思念!她还幻想着丈夫尚在人间!
故事听得付站长一行目瞪口呆!如若不是亲耳听说,他们真难想象这种人间坚守!还有那烽火岁月军人们的慷慨赴难!付站长已完全沉浸在这故事之中!他觉得不用怎么修饰,只要如实的记录和讲述!这是多么的催人泪下的平凡中伟大的人性光辉!而又这么朴实无华!几十年深埋在这月湾村的山沟之中!
几天后,湖安日报头版刊登了付记者的“几十年的守望,我那远征的丈夫”文章,文中时萍与侯柏然的爱情故事揪住了湖安人的心!短短的几天,临近各省纷纷转载,热心的读者们自发的为时萍寻找着侯柏然的踪迹,他们通过各个渠道打听着当年的远征军将士,还根据侯柏然当年服役的部队番号在历史资料中寻找着当年部队在境外战斗过的地方。付站长还专门建立了一个信箱来和各地读者交流沟通信息!还有许多健在当年的远征军将士和家属们前往月湾村看望时萍老人。
南江市统战部也派专人去月湾村为时萍老人服务,专门接待全国各地来探望的人们,更是在健在的当年远征军人中探找着侯柏然的信息。
代副镇长这下就彻底傻眼了,他别说去劝时萍老人搬迁,还要按市委统战部的指示为时萍老人做好环境服务。时萍老人的木屋承载着多少年对侯柏然的等候的期盼!更是一种爱的守望象征!是一个图腾!
柳絮看了这篇文章后,她还为时萍老人哭过几次!她还亲自去时萍老人家里看望过老人。当然,此时谁也无心再提征迁一事。
征迁由此搁浅!而此并非侯景云他们的初衷!他们原来只是想搬出时萍老人的故事来制造征迁阻力,由此来抬高征迁款!可是谁知用力过猛!这一下让征迁彻底黄了!虽然让代副镇长的征迁落空,可这也让月湾村其他想动迁的人也成黄粱一梦!这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侯景云被族人天天咒骂,几乎成了过街老鼠!侯景云只敢呆在镇上,不敢回月湾村。
侯跃飞和吕从合更是傻眼了,他们为了游乐场项目,前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还有邀请的顶级游乐场项目设计师们几易其稿,湖安日报的一篇文章,月湾村如今成了全国各地读者们朝拜的圣地。此时谁也不敢去谈征迁的事,月亮湖周边还没有适合更改为游乐场的地方,一时侯跃飞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肖伟也和柳絮去了一趟时萍老人家里,由于访客太多,时萍老人也精力不济,她也只坐在门口应付着来人,如果来人是当年远征军将士或亲属,时萍老人会热情地和来人沟通,统战部还专门委派了一名工作人员来帮助老人做接待记录!至今尚未收到与侯柏然有直接关系的信息,但有大量的当年侯柏然所在部队的活动情况。
肖伟是选了个黄昏的时候去看望老人,他和柳絮带了些做好的鲩鱼和糕点,他陪着老人在落晖的残照里,在门前小桌上聊着远征军的故事!肖伟此前做了些功课,他参看了不少远征军老兵的回忆录,他和时萍老人佷畅快的交流着抗战老兵在外征战的故事。时萍老人一下就喜欢上了这个年轻的镇领导,她觉得肖伟就像她的一个久未见面的孙儿辈,肖伟总是能准确地回答老人对侯柏然部队的流动时间和地点。这让老人有点依赖和他的交谈!就着精美的糕点,老人被肖伟又带到了了远征军所处的异国他乡!肖伟本身就很敬重当年抵御外侮,疆场拼杀的先烈!今天又有一个壮士的遗孤在侧!这让他和这段历史有了近距离的感觉!侯柏然的形象在他心目中似乎有了具化!他有点想找到他的冲动!肖伟和时萍聊着聊着!一轮新月当头,银白的光洒下来,寂静的山湾中,两少一老仰望着空悬的玉盘,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是否也还有个叫侯柏然的人也正望着这圆圆的新月?也许在另一个世界里,侯柏然老人可否能看到这个月光?肖伟想到了一首古词,江城子:元代 · 赵雍
仙肌香润玉生寒。
悄无言。
思绵绵。
无限柔情,分付与春山。
青鸟能传云外信,凭说与,带围宽。
花梢新月几时圆。
再团圆。
是何年?
可是当初,真个两无缘。
极目故人天际远,多少恨,凭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