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一系列封赏之后,嬴政把目光落到了站在台阶上的赵祁身上,眼中闪过一丝温和之色。
“在下候旨。”赵祁赶忙回应。
“你在灭韩及灭赵之事上皆有显赫功绩。”
“尤其此次平定赵国之战,实赖君之力。”
“现朕决定,再晋君一阶,授予驷车庶长头衔。”
“另于咸阳赏赐上将军府一座,随府家仆一千名、金币五千两及布帛五千匹。” “朕期待你再接再厉,建更多功勋,将来更有望达到彻侯之位。”
嬴政语重心长地下达了册封。
话语中满是给予赵祁的看重。
“臣赵祁决不会辜负大王的期望。”赵祁铿锵作答。
“朕信你如此。”
嬴政满意地微微一笑。
随即环视群臣一周:“诸位对此次灭韩、灭赵均有贡献,具体的晋级授勋由相邦拟定列表,再报朕核准。”
“老臣明白。”
王绾立即领命。
“那就到这里吧。”
“众爱卿是否尚有要事启奏?” 嬴政略一点头问道。
“我等暂无新事陈奏。”
群臣一同回答。
“若此——”
“那就退朝吧。”嬴政一声令下。
“我等告退。” 众人弯腰礼送。
嬴政也缓缓从龙椅起身,准备离去。
“今日见过秦王,总该能够返雍城了吧。”赵祁一步步走下台阶,心内满是雀跃之意。
然,就在此刻,
“赵卿,会后移步章台宫一趟。” 远处传来嬴政的话语。
“呃...”赵祁脸色稍变,略显踌躇地回头观望。
对视上嬴政那洞察人心的眼神,他的神情里带着几分窘迫。
他只是心急着归乡罢了啊。
“这小伙子。”
看穿赵祁心思的嬴政表面不动声色,心底反倒轻快了一瞬。
毕竟那是众多大臣梦寐难求的机会,赵祁却一副嫌弃的样子,倒确实别有一番情趣。
“赵祁。”“冬儿。”
“唉...或许是朕思虑过多。”
“但若是关于冬儿的线索,那朕绝对不能有所疏忽。”
“二十个寒暑矣。”
“朕再拖延不得,绝不能到咽气时都没能找到你。”嬴政心中喃喃。
当秦殿众人散尽,百官依次有序离去。
“韩兄留步——”李斯迎向韩非,满脸笑意:“恭喜韩兄终成大业!当年我就跟你讲过,来秦方是明路。
如今我言验矣!现今您归顺大王,咱们总算同殿做官,我真心为您感到高兴啊。”
“噢?”
“你真为我高兴么?”
听完这句话,韩非露出了一丝笑意,但那笑容里充满着讥讽:“这不是黄鼠狼给鸡拜年吗?”韩非这一句话,让李斯脸上原本洋溢的笑容瞬间僵硬。
很显然,他是抱着侥幸心理,想看看韩非是否察觉到了他的小动作。
然而现在,事实摆在眼前,韩非显然早已了如指掌。
“韩兄怎么如此呢?难道是我李斯哪里冒犯了韩兄不成?”李斯假装疑惑地说道,甚至故意摆出一副无辜的表情。
“哦?难不成韩兄忘了当年与我在稷下学宫同窗的情谊了吗?”李斯看似委屈地问。
韩非冷笑一声,淡淡回应道:“能够成为李兄口中的韩兄,还真是我韩非的‘荣幸’啊!不过,那些过往的事情就像云烟一样,就不要再提了吧。”
“你在韩国做过的事,你自己心知肚明。”韩非目光冷冽,“从此以后,所谓的同窗之谊,也不必再谈。”
“今天的话就说到这里吧。”韩非语气愈发冰冷,“未来在秦国的朝堂上,我会继续和你竞争下去,这一切都是因为你自己的选择所逼。”
“李斯,咱们走着瞧吧!”话音未落,韩非扬长而去,对李斯毫不留情。
当初在韩国的时候,李斯不知多少次想要加害于自己。
要是这种仇恨都能忍下,那么他就不是韩非,而是一个十足的软弱之人了。
看到韩非决绝离去,李斯握紧了拳头,盯着韩非的背影咬牙切齿,心中满是不甘和愤怒。
此时此刻,两人已经彻底撕破了最后的一点颜面,再无调和可能。
与此同时,赵祁正从秦王殿走出来。
作为眼下大秦最受瞩目的新锐人物,刚一出现便被众多人簇拥而来。
“上将军,恭喜啦!” “真为上将军感到由衷喜悦,大秦有幸得上将军这样的栋梁,实在是万民之福!”各种赞美纷至沓来。
赵祁只能含笑回谢,尽管心里有些无奈——这便是大秦的官场生态了,即便不知道对方底细如何,但也得保持基本礼仪。
毕竟人家好意道贺,不可能摆着一张冷面孔吧。
不久之后,前来恭贺的大臣接连不断,弄得赵祁脸颊都笑得僵硬起来。
许久过后,终于有人提醒大家别误了上将军的时间。
“赵上将军接下来还要面见大王,请各位不要再耽搁。”王绾缓缓开口。
众人一听立刻收敛热情,恭敬地退散开去。
随后,王绾走向赵祁:“上将军,久闻大名,今日有幸得见,确实年轻有为!”
赵祁连忙行礼答道:“能得相邦赏识,是我赵祁三生之幸。”
这位王绾曾经担任秦国相邦,地位崇高,后来随着制度改革,才有了左、右丞相之分。
其地位显赫,也证明了他的不凡之处,深得秦始皇信任。
王绾笑着说道:“刚刚归京,很快又要前往章台宫处理事务,我就不过多打扰上将军啦。
告辞!”
“告辞!”赵祁恭敬还礼。
等王绾离开后,赵祁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这些官场上弯弯绕绕,对我来说果然还是太复杂了些。
还是战场上直接干脆利落适合我啊。”他心中暗忖。
之前不过是片刻的互动,若长期待在咸阳,每日大概都得应付这类朝廷事务。
这实在令人困扰。
表面看,朝堂一片和睦,实则危机四伏。
那些刚向赵祁示好的人,说不定转过身就在诋毁,甚至盘算着他,而他全然不知——这就是复杂的朝堂生态。
“是否感觉对朝廷之事有些不适应?”这时,蒙武走了过来,笑道。
旁边还站着王翦、蒙毅和冯劫。
“嗯。”赵祁坦诚点头:“我确实不喜欢这种勾心斗角的感觉,太假了。”
“哈哈,说得好!”王翦附和,“你说中要害了。
但这朝堂处事之道虽虚伪,不过赵祁小子,你得学会接受。
如今你是大秦的上将军,朝廷对你来说就是另一处战场。”
“但是——”
“你无需担忧朝堂会有人算计你。
身为上将军,直接受命于君王,除君王外没人能左右你。
只要坚持这一点,这朝廷规矩就影响不到你。”王翦语气严肃地教诲着。
“多谢王翦将军指点。”赵祁若有所悟地点点头。
朝堂之道蕴含很深的学问,并非简单的几句话能够明白。
不过正如王翦所言,身为大秦位高权重的将领,若是有人敢挑战他,赵祁并无畏惧。
“来,给你介绍几位同僚。”蒙武说着开始一一介绍旁边的官员,“这是蒙毅,我的二儿子,现任大秦代卫尉……这位是冯劫,是与你在韩境共事过的冯去疾的弟弟,目前担任治粟内史副职……”
显然蒙武这是借此良机帮赵祁构建人脉网络。
虽说朝堂忌拉帮结派,那指的是一些操控权力、藐视君主的行为。
可他们家族世代效忠大秦,并不存在那种情况。
“见过各位大人。”随着蒙武引荐,赵祁将他们记下并一一回礼致敬。
“赵祁上将军客气了。”冯劫等官员微笑着回应道。
李牧也走近行礼,满眼感激:“赵将军。”
“李牧将军。”赵祁连忙回应。
“我说过的吧?我们大秦君主的果敢决绝不是寻常人能比的吧。”赵祁笑道。
“今天我算是真切感受到大王那份雄才大略。
也许没多久,大秦就能统一全国,汇聚炎黄子孙之力。”李牧答道。
“李牧将军一定可以看到并亲身参与到这个过程里。”赵祁自信满满地说。
“相信一定会的。”李牧笑容洋溢,心中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