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秦行动时,庞媛联合魏国公子魏泰合力猛攻,苦斗七日最终攻克南阳,但这恰是赵祁精心设下的陷阱。
他佯装死守,待赵魏联军入城,却发现那里不过是座空城,而且早已布满火油和引燃物。
就这样,我赵军十万、魏军八万,全都被困于南阳火海之中,赵祁将我们联军化为灰烬。”
“魏泰身中赵祁一箭而亡,庞媛上将军亦惨遭斩首。”他泣不成声,“大王,臣所言句句皆实,恳请开恩。”说着,这名士兵扑通跪倒在地,将知晓的一切毫无保留地说出。
听到这些话,赵偃猛地跌坐回御座上,眼中血丝密布,面容充斥不甘与悲愤。
满堂的大臣同样惊骇万分,但无人再敢出声。
望着眼前这惶恐的赵兵,他们心中已然明了——
他们的大军已然惨败,整整十万精锐毁于一旦;而魏军亦损失八万人马;更令人心痛的是,国之柱石庞媛亦在乱战中丧生。
“嬴政,赵祁……秦国……绝不可能!”
赵偃喃喃道,“何至于如此大败?为何会这般?”
提到赵祁时,他恨声道:
“好个卑劣小人!封锁败绩消息还不够,下一步想必便是挥师进攻我赵国领土。
孤怎能服气?赵祁!尔等竟做出焚城屠军之举……”
愤怒之下,原本虚弱的赵偃猛然呕出一口鲜血,气息愈发微弱。
“大王!”
此时赵佾连忙挺身而出,神色严肃道:
“臣以为需立刻增援晋阳驻防,以防止赵祁率军压境,否则我国必将遭遇空前危机。”
然而还未说完,赵偃便勃然大怒,喝道:
“住口!”
赵佾登时退后,不敢再语。
“现在你还想说什么?我赵国难道还不明白?这次失败令人痛彻心扉,那老贼庞媛竟致此惨状,愧对孤家与众将士期望!赵祁此人阴毒歹恶,竟用此种残酷手段屠戮我军,真乃不折不扣的逆贼!”
赵偃咬牙切齿,情绪失控地嘶吼起来。
一时间,整个朝堂陷入死寂,甚至连郭开这种一向逢迎取巧的人都低头无声,唯恐触及君王盛怒。
此刻,所有官员都知道,此役之败非同小可。
原本两国还能凭借边境兵力牵制秦国,但如今局势逆转,怕是要遭到秦国反扑。
倘若秦王趁机派王翦出击……
形势堪忧。
赵偃内心暗忖:封锁晋阳势在必行,但也担忧秦国会先伐魏以牵制,好让赵国争取些喘息之机。
“不然的话……恐怕后果更加难料……”
朝廷中的赵国大臣们都感到了一阵慌乱。
然而,真正令人焦虑的时刻此刻才降临。
“报告!”
大殿之外,
一名赵国士兵满脸惊恐地闯入殿内,气喘吁吁。
“难道又发生了变故?”
众臣心里愈加不安。
“参见陛下。”
“大事不好!”
“晋阳城丢了。”
“安阳城也失守了。”
“秦将赵祁率领十万大军正在朝我们首都进军。
探子回报,秦军距邯郸不过数里之遥,半个时辰之内,敌军便会兵临城下。”
“请陛下定夺!”
那名士兵直接双膝跪地奏报。
这样的噩耗他甚至不敢站着讲述,深怕触怒圣颜。
因为在皇权之下,在天子震怒时,人命如草芥,没有律法可以约束君王。
君王至高无上。
“什么?”
赵偃双眼圆睁,满是愤怒:“晋阳是我赵国连通魏韩的重要边防重镇,廉颇当时在边境防御秦军时,专门调派了五万大军驻扎于此。
再强的秦军又怎能悄无声息拿下晋阳?这是怎么回事?”
“快告诉朕。”
赵偃厉声喝道。
晋阳——那是赵国邯郸的门户,更是其核心要塞。
以往有魏韩作为屏障,外敌根本无法通过连接通道直达晋阳,可廉颇依然在那里布下重兵以防万一。
谁知终究没能守住。
如今晋阳沦陷,赵国邯郸的大门已经敞开,安阳这样的小城显然已无法构成真正的防护了。
“回禀陛下。”
“秦将赵祁甚为狡诈。
他在南阳一役中俘虏了许多我军士兵,让秦军穿上我军铠甲,拿着伪造的我军令牌,趁夜色偷袭诈开城门,迅速消灭我方驻军。”
“随后,秦军攻到安阳城下,但并未用诡计得逞。
尽管城中有我军数千将士拼死坚守,却也难挡十多万秦军锋锐,因此城池最终失陷。”
“安阳失守前,正是守军弟兄们以生命为代价才把消息传出。”那名士兵惶恐地陈述。
接连而来的噩耗令赵偃彻底崩溃,整个人僵硬地摔倒在地,脸色苍白。
自嬴政继位以来,他就视嬴政为对头,内心更有一丝嫉妒:凭什么曾经被自己踩在脚下的嬴政能当上国王?
之后,在郭开的策划下,他登上了王位。
他立志要征服秦国,重新把嬴政踩在脚下。
但这么多年的斗争,与秦作战屡次吃亏,现在甚至要面对秦军压境都城的危险局面。
这种状况让他怎能接受?
怎忍如此羞辱?
刚才还在朝堂夸下海口,说要把嬴政再次踩在脚下,现在看来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陛下!”
“如今情势危急,容不得多想了。”
“秦军即将攻打邯郸,我们必须立刻调动剩余五万守军严阵以待,并火速从其他地方调兵回援。
依靠我方五万兵力的顽强防御,一定能够支撑十天以上,若是援军能在这期间赶到,邯郸之围可解。”
“而且一旦击败这支部队,赵祁将会成为孤军深入。
我们可以一举歼灭这支秦军,使秦国大伤元气。”赵佾此时站了出来,慷慨陈词。
兄弟二人相比,赵偃心智不够成熟,而赵佾显然更为聪慧沉稳。
所幸王位并没有落到赵佾身上,否则大秦确实会遇上一位劲敌。
“没错没错!”
邯郸绝不可落入敌手。
朕在邯郸尚有五万雄兵,再加上我国各地驻军总数达数十万之众,凭借这样的力量,朕何惧秦国?”
“丞相,按照你的看法,从何处调动军队来援助邯郸才能最快化解危机?”赵偃好不容易回过神来,看着郭开问道。
虽然提醒来自赵佾,但骨子里赵偃并不喜欢,甚至恨不得将赵佾除掉,更不用说给赵佾添威风的机会了。
他不愿日后自己被视为不如大哥赵佾强势。
“臣认为,唯有召廉颇上将军率军回援才能迅速解救邯郸。”郭开不加思索地回答。
若赵祁在此听闻此言,恐怕会对郭开竖起大拇指夸道:“郭兄果然名不虚传,不负大秦战神之称!”
“大王切勿如此。”
“廉颇上将军距离邯郸虽近,但他负责防御的是秦将王翦,那也是秦国的猛将。
如今我国已遭惨败,秦王可能准备对我大赵开战。
召回廉颇会令边疆防线空虚,致使国家陷入危机。”
“臣建议将镇守代地的李牧调回,让他带兵支援。
目前并非冬季,匈奴等外族不太可能侵略,短时离开不会有大问题。”听到郭开的主张,赵佾立即紧张地站出来说道。
然而,郭开听到他的反对立刻皱眉反问:“李牧在代地驻守,路途遥远,至少需要二十天才能赶到,可我们的邯郸还能坚持二十天吗?当下只有廉颇上将军能及时救援,收到诏书后,他必能在十天内率军回援。”
“不错,你说得对,廉颇一撤军可能会引发王翦的行动,可是相较于边疆安危,还有什么比都城安全、比大王的安全更重要的呢?”郭开语气冰冷却满是嘲讽之意。
这话让赵佾一时哑口无言。
毕竟处于王权至上的环境中,说错一句话就可能导致毁灭性的后果,还会受到怒火中烧的赵偃打击。
不过不得不承认,郭开这位大秦战神的气度真是令人叹服。
“丞相所言甚是。”
“边境虽然重要,但比起我大赵国都,比起朕自身安危,那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只要能够消灭这次入侵的敌人并铲除赵祁,一切都值得,等到清除赵祁后,再命令廉颇返回边疆就全解决了。”赵偃对郭开的观点深表认同。
“ 大 王 圣 明 ! ” 郭 开 迅速回应 。
“事不宜迟。”
“即刻安排人送信给廉颇上将军,命令他马上带兵回援,持寡人诏书。
如若有违,定杀无赦。” 赵偃高声下令。
“ 臣尊命 。
” 郭 开立 即答 应。
“ 赵 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