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无且孤独地瘫坐在墓碑前,对着坟冢倾诉这些年来的往事,将所有的一切娓娓道来。
他终于找到了失踪多年女儿的踪迹。
同时内心充满了无尽的苦涩与无奈。
话锋一转。
看向三晋之地。
三晋地界彼此接壤,其格局恰如一座金字塔:赵处于上层,魏居其中,韩处下位,疆域相接,本是韩境与赵境并不相连,自从秦国崛起以来,作为阻挡秦国东进正面交锋的韩,便成为防御秦国的首当其冲之国,因此韩国存亡极为关键,毕竟唇亡齿寒的道理对三晋而言皆懂。
因此数年前三晋君主曾有过一次会晤,并缔结了同盟契约,共同抵御秦国的进攻,韩国主要担当抗秦责任,赵魏两国则全力以赴支持,并且从自己最为核心国土划拨数十里土地,悉数割让给韩国,壮大其力量,同时也让韩疆土直接与赵魏接壤,从而形成三国互援的抗秦局面。
这也就是为何赵魏两国能够避开王翦军队主力,暗中派遣接近二十万大军袭击韩国境内原因所在,毕竟一切都在筹划之中,国境相连自然事半功倍。
当然,在赵魏将部分领土秘密割让作为驰援通道之时,他们也不傻。
此通道虽连接三国,但是不允许在此驻扎军队,唯有经过三国事先商议同意方可调派士兵。
为应对秦国的威胁,此刻发生了一件大事。
在这条道路上,大约两万大军悄无声息地朝赵国边境重镇晋阳逼近,队伍里既有骑兵也有步兵。
晋阳城位于赵国边境,连接魏、韩两国,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自从秦国灭掉韩国并掌控其国土后,原本防守松弛的晋阳立即被调派重兵驻守,总兵力增至五万人,就是为了防止秦军通过这条联通三国的要道进行偷袭。
这一决定是出于赵国上将廉颇的考虑。
毕竟,晋阳不仅是三晋交汇的核心节点,也是通往赵国都城邯郸的重要门户和军事重镇,必须严防死守。
但经过大半年的时间,秦军始终没有突破防线到达晋阳,连城中的赵军也根本不相信秦国会来进攻这里。
按照常理,秦国即便要行动也会先从韩国境内攻打魏国,因为韩魏之间才是真正的接壤地带。
某日,晋阳城关上一名负责了望的赵兵发现了远处异常的动静,有一支队伍正缓缓靠近晋阳。
在黑夜中,火把光芒格外明亮。
“将军,有情况!”这名赵兵马上向城关上的将领汇报。
得到消息后,这位将领迅速来到城头观察,看到了那支队伍耀眼的火光。
仔细一看,他发现队伍中高举着赵国旗帜,穿的是赵军盔甲,顿时松了一口气:“小兄弟慌什么?这里是我们的腹地城池,再厉害的秦军也难以越过廉颇上将军的防线打到这里。
这肯定是回城运送辎重粮草的我军。”
听到他的判断,整个城关的士兵都放松了警惕。
一名千夫长提出疑问:“将军,算一算时间,庞媛上将军带领部队攻打秦国还不到十天吧?粮草辎重不应该消耗得这么快才对啊?”
“庞媛上将军名震天下,和廉颇上将军齐名,治军严谨,有他统帅军队,此刻肯定已拿下南阳。
这次回师可能是征战韩境期间耗费太多,毕竟是与魏国联合作战。”将领思忖片刻,说出了他的推测。
听了这番话,其他军官纷纷表示认同。
毕竟庞媛声望极高,他麾下十万精兵刚刚出征十天就败下阵来实在不可思议,更别提被秦军击败。
不久之后,这支队伍顺利抵达城下。
“劳烦各位开门,我们奉上将军之令来取粮草。”城下的将领朝城上喊道。
城上的一位万人将立刻问:“城下是哪支军队?统领是谁?是否持有令牌?”
“我们是庞媛上将军麾下陈武将军率领的部队,这是陈武将军的令牌。”城下的将领回答,并拿出一块令牌举高示人。
“拿上来仔细看看。” 城上将士命令后放下吊篮。
城下将领将令牌放入吊篮,很快它被拉了上去。
看过令牌无误后,这位赵将说道:“确实是令牌,我马上下令开城门。
例行检查是廉颇上将军的规定,请各位多多包涵。”然后命令传下:“打开城门!”
随着厚重的城门慢慢打开,几名领军的假“赵将”彼此互相对视一笑。
“诸位兄弟随我进城吧。”一人高声道。
夜已深,诸位兄弟进城时切莫惊扰百姓,否则上将军廉颇必定问责。”城头的万人大将叮嘱道。
“明白。”
赵将当即答应,随手一挥,身后骑兵开始依次入城,随后步兵也陆续而入。
待所有赵军尽数入城后,之前守在城关的几名将领迎下城来,向这位陌生的赵将问道:“尊驾面生得很,想是刚擢升为万人大将吧?这次庞媛上将军可否攻破南阳,收获战果了?”
那将领满含期待,周围的众将亦表露出好奇之色。
对此,新进城的赵将们却冷笑回应。
“想知道?”为首的赵将冷声说道,“那就让你们死个明白……”
话语未毕,剑已出鞘,寒芒乍现。
只一瞬间,守将的脖颈已被斩断,鲜血四溅,人头落地。
随着一声怒吼:“杀!控制城门!”
这名赵将挥剑扑向面前的敌将。
号令即下,刚进晋阳城的两万大军立刻行动。
步兵向城门发起猛攻,对守卫的赵军大开杀戒,而骑兵则直奔各处,目标集中于城中营寨——此刻赵军大多沉睡,正是突袭良机。
一场血雨腥风顷刻席卷全城。
守城赵军对这场叛变毫无防备,面对同袍突如其来的杀戮慌作一团。
“投降免死!顽抗者斩尽杀绝!”不久后,首领高声宣告。
随之响起的是万众齐声:“投降免死!违者屠戮不留!”
此声震荡城内城外,惊醒无数居民。
部分百姓因这突如其来的混乱走出家门,但见惨烈杀伐场景,纷纷吓得缩回屋内,紧锁大门以免误伤。
“饶命!”
“别杀我!我投降!”
守军士卒猝不及防,夜间疲惫值岗者本就不足两三千人,转瞬被歼灭过半,残余尽皆缴械投降。
“启禀屠将军,城门已控。”一名将领前来报告。
实际上,这些人并不是真正的赵军,而是从韩国境调来的秦军、赵祁统领的大秦锐士。
“将军筹谋精妙,此计实乃百密无疏。”屠睢兴奋言道,“不损一兵一卒便夺城门。”
望着稳稳控制住的城池,满意至极。
正常而言,攻打驻守五万兵力的晋阳城,至少需付出两三万伤亡才可行,今日赵祁以巧计胜之,实为壮举。
“将军智谋深远,远超吾等预料。”诸将赞叹不已,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这一场战事重在一个快字。
不仅如此,秦军还夺取了所有被俘赵国士兵的铠甲与令牌,借助夜幕掩护,成功施展诈城之计。
由于夜色朦胧,敌人难以辨明虚实,秦军一举夺城。
这场战役的关键,在于南阳那场大火成功歼灭了赵魏联军,若非如此,战事拖延超过一个月,计谋便难以顺利实施。
驻守晋阳的赵军也不至于轻易被骗。
毕竟庞媛才出征不过十日,谁也没料到她竟已兵败。
即便是赵祁亲自领军在此,得知庞媛全军覆没的消息时,也不可能第一时间选择相信。
毕竟庞媛是赵国上将,素以治军有方着称,怎能败得如此之快?
基于此情势,秦军才能顺利实施伪装偷袭晋阳的计划。
此时一名万人将恭敬建议道:“将军,我军应已包围赵军营地,为求稳重,不如先发讯息通知将军,并调大军围住城池,从而彻底控制晋阳?”
屠睢闻言未作迟疑,随即下令发射响箭。
十余名弓箭手立刻取出响箭准备就绪,弯弓搭弦,瞄准城外。
刹那间,阵阵嗡鸣声在渐暗的天际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