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降卒看押,同时检查俘虏中都有何重要人物。”
赵祁转而命令道。
屠睢和章邯立刻应允,随后飞奔向战场。
而赵祁的目光则落向自己之前射杀的那名赵将方向,驱马缓缓走去。
当他到达那人面前时,对方已气息微弱,仅靠残存的意志挣扎于地上,仿佛对即将降临的死亡仍有不甘。
“你叫什么名字?”
赵祁驻马而立,平视着这名濒死的将领问道。
他观察到此人用兵之果断与勇力之强横,即使没有自己的那一箭,普通的羽箭也很难伤及他分毫——如此人才,绝不可能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卒。
而对于这样的敌人,他既选择击杀,同时亦怀有敬意。
“那……那一箭……是你……”
对方抬起头,艰难地看着赵祁。
“不错,正是本将。”
赵祁轻点了点头。
“没……没想到扈辄竟栽在一个区区秦国万人将手下……”
对方挣扎喘息,目光复杂:“那一箭我挡不住……你……确实很强……我认输了……临死前,请问你的姓名……”
“秦国,赵祁。”
赵祁淡然回应。
听到这个名字,那位自称“扈辄”的将军顿时瞪圆双眼,满脸震惊,死死盯着赵祁良久,力量逐渐消退。
“哈哈哈……”
一声沙哑的冷笑响起,扈辄带着一丝绝望道:“原来是你杀的暴鸢……你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战绩……就连昔日年轻时的白起也不过如此啊……”
\"苍天真的没有眼啊,为何勇猛的将领皆出自秦国...莫非...我大赵注定无法消灭秦国吗?\"
扈辄狂笑了数声,随即苦笑连连,最后生命的光辉逐渐消散,气绝身亡。
\"扈辄。
\"
\"难怪会有如此强大的武力。
\"
\"真可惜啊,若是你也拥有统领万军的权力,要杀死你我也不会这么容易。
\"
\"但命运难以预测,既然遇到了我,这便是你的结局了。
\"
赵祁瞥了一眼扈辄的尸身。
知道了他的身份后,深谙历史的赵祁当然明白这个人并非籍籍无名之辈,而是赵国的一位悍将,在史料中似乎是廉颇麾下的得力战将。
不过,他最终也在抗击秦军的战场上英勇献身。
此刻。
他提前遭遇到赵祁,因此提前殒命。
\"报将军。
\"
\"我们已统计完毕人数。
\"
不久之后,屠睢策马至赵祁身畔报告情况。
\"怎么样?\"赵祁问道。
\"此役我军立下汗马功劳。
\"
\"韩王一族除了被乱箭射死的成员外,其余人都投降了,包括韩王的太子、公主和众公子。
\"
\"新郑之战,最大的胜利果实已被我军摘取。
\"
\"另外从投降的赵军士兵口中获知了此次指挥赵军的将领身份,原来他就是赵国一方的主将——扈辄。
\"
\"将军。
\"
屠睢兴奋地说道。
\"请把韩王的首级以及扈辄的人头带上,准备回去向蒙将军禀告战绩。
\"
赵祁笑着点头,心中也有些雀跃。
在新郑城前,
十万秦国精锐全力强攻,想必如今已然破城。
然而即便多个万人将领争夺先登城墙之功,俘虏韩王之功,也比不上今日赵祁所得的成就了。
\"是。
\"
屠睢大声回应道。
现在的胜利结果。
赵祁展现未卜先知的能力,成功预见韩王会逃遁,这一智慧表现让屠睢与章邯,甚至是全体将士由衷敬服,佩服不已。
另一边,新郑城内弥漫着硝烟的气息,城内外到处都是快速穿梭追杀残余敌人的秦兵锐士,同时彻底瓦解了不降之徒。
他们还一举攻入了韩国王宫。
当首位攻破城门的秦军将领闯入韩王宫之后,却发现韩王的正殿内,
韩的所有文武大臣依旧整齐排列,神情充满惶恐不安。
\"这一天终究还是到来了。
\"
韩非听闻外面盔甲碰撞和脚步声,却轻声笑出。
昔日从稷下学宫结业归来效力韩国,本欲施展一生才学,无奈局势所限,心有余而力不足。
韩国内部的复杂状况让他束手无策。
时至今日,
韩即将灭亡,韩非内心深处已经死去。
\"公子,大王现在何处?\"
韩宰相张平注视着韩非询问。
\"呵呵...\"
\"国家即将崩溃,我们的大王早就偷偷跑掉了。
\"
韩非叹息着回应,透出一抹悲哀之情。
\"大王...竟跑了?\"
张平等朝廷重臣闻言,脸色灰败无比。
\"哈哈哈...\"
\"真是好样的大王!老夫勤勉为国服务几十年,尽忠职守,他竟如此轻易抛弃了我们所有人,还有整个韩国...\" 张平面庞浮现深深的绝望。
就在这个时候,伴随着砰然一声巨响,紧闭的大殿之门被一脚踹开。
无数秦军战士涌入宫殿,瞬间将这些韩朝群臣团团围困。
走在最前的秦将目光四下游转了一圈,随后冷笑着高声道:\"全在这儿呢,诸位韩国的大臣,看来我这次发大财了!\"
\"听着!所有跪地投降者,饶过一命。
\"
\"胆敢反抗我国之人,一律处死。
\"
该将领再次发出凛冽喝声:\"不肯投降者,统统格杀勿论。
\"
上千名进入殿中的秦国勇士一同呐喊附和,滔天杀伐气息让多数大臣当场吓得瘫软倒地。
但也还有些大臣仍然挺立不屈。
\"杀了就杀了呗。
\"
韩非面色死寂地缓步走向殿外。
既然大王都已经逃走,大韩也将倾覆,他的心亦随之化为灰烬。
“我等愿与大韩共生死。”
张平亦站到韩非身旁,放声说道。
很快,又有一些韩廷重臣挺身而出,个个显得无所畏惧,仿佛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显然,这殿堂之上,并非全然都是贪生怕死之人,也有人怀抱忠诚,敢于赴死。
“来人。”
大秦的主将稍稍瞥了一眼这群人,抬手示意。
他正准备下令斩杀这些人——在他们看来,无论对方是投降还是被处决,其结果都不过是为己方增加军功罢了。
然而此刻,那位将领心中更为迫切的目标,却是尽快捉拿韩王,“唯有擒住韩王,才是真正的攻破都城的大功”。
便在此时,突然有人高喊一声:“且慢!”
紧接着,蒙武和蒙恬并肩步入大殿,踏入这片象征昔日韩国权威的核心之地。
“拜见上将军。”
“拜见蒙将军。”
见到二人现身,那些锐士们纷纷恭敬行礼。
蒙武目光一扫,淡然看向韩非和张平,笑道:“久闻韩公子与韩相盛名,今日终得见面。”
两人闻言,神色中满是悲怆,目光如霜。
在大秦尚未兴兵之时,他们的身份与地位可与蒙武相提并论,但如今却已沦为阶下囚,失去了往日的荣耀。
“你们的大王现在何处?”蒙武带着几分调侃问道。
“抱歉让蒙将军失望了。”张平冷冷回答,“我国大王早已撤离新郑,去了赵国,恐怕秦国会因此有所遗憾。”
“跑了?”蒙武双眉一挑,脸上闪过一抹愠怒。
他回头望向身边众人:“怎么回事?”
一名统领迅速解释:“上将军,末将等刚刚进入王宫时,那里尚在我军重重包围之下,按照常理而言,韩王根本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脱身才对!”
韩非轻轻叹息:“我王早就已经离开这里。”
听了此言,蒙武面色顿时阴沉:“这事情麻烦了。
若放任韩王逃离,必将给大秦埋下后患。”
要知道,在这样一个重视正统的时代,若韩王流亡至赵或他国,借着自己王室血统继续鼓动旧民叛乱,必然会影响大秦对韩地的掌控,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