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灯光冷白刺眼,五十张实验台整齐排列,每一台前都站着全国最顶尖的生物竞赛选手。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试剂气味和无声的竞争压力。 夕夕调整显微镜焦距,指尖稳定得没有一丝颤抖。
她的余光扫过四周——这里每一个人,都是天才中的天才。
而今天,她将与他们正面交锋。
林昊,此刻就站在距她三排之外。那个在补习班里和她针锋相对的男生,此刻正专注地配置试剂,眉宇间透着冷峻的自信。他和补习班时不一样了——不再耍小手段,而是真正凭实力站在这里。
夕夕收回目光,嘴角微扬。这样才有意思。
第一战:理论考试
考场内鸦雀无声,只有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
夕夕快速浏览试卷,心跳微微加速——题目比往年更难,尤其是最后一道遗传分析题,陷阱极多。
夕夕翻到最后一题——一道极其复杂的遗传连锁分析题,涉及四对等位基因的非完全连锁。
她深吸一口气,迅速在草稿纸上画出基因图谱,逻辑清晰如刀刻。
而就在她专注解题时,右前方的陈墨——那个来自上海的天才少年,已经翻到最后一页,笔尖如飞,推导速度惊人。
三排后的何雨晴,则用另一种方法——她直接在脑中构建模型,手指轻轻敲击桌面,仿佛在计算某种隐形的公式。
林昊已经翻到最后一页,眉头紧锁,显然也被难住了。
夕夕深吸一口气,开始推导基因连锁图谱。她的笔尖在纸上划出清晰的逻辑线,一步步拆解题目中的复杂条件。
两小时后,考试结束。走廊里,选手们议论纷纷。
\"最后那道题根本做不完!\"
\"听说去年金牌得主最高的也只拿了82分……\"
夕夕靠在窗边,听见身后传来冷淡的声音:\"你做出来了?\"
她回头,林昊正盯着她,眼神锐利。
夕夕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反问:\"你呢?\"
林昊沉默两秒,忽然笑了:\"成绩见真章。\"
第二战:实验操作
实验环节,选手们各自独立完成细胞器分离实验。
夕夕的动作行云流水,离心机转速精准控制在12,000 rpm,分毫不差。
但当她抬头时,发现林昊已经进入下一环节——他的电泳操作快得惊人,凝胶制备、点样、电泳一气呵成,仿佛每一个动作都经过千次锤炼。
另一边,小雨正用自制改良的染色剂处理样本,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清晰度远超常规方法。
监考老师走过她的实验台,忍不住驻足:\"这个染色配方是你自己设计的?\"
小雨腼腆点头:\"加了一点triton x-100,提高膜通透性。\"
夕夕听见,心中暗赞。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独到的绝技。
第三战:终极答辩
决赛最后一轮,选手单独面对评委团答辩。
1号选手,陆远——他站在演讲台上,声音沉稳:\"我的课题是'cRISpR-cas9在植物基因编辑中的优化'。\"
评委提问:\"如何解决脱靶效应?\"
陆远不慌不忙:\"我引入了一种新型引导RNA设计算法,将脱靶率降低至0.3%。\"
台下响起掌声。
接着是3号选手,何雨晴——她展示的是一种全新的蛋白质纯化方法,效率提升40%。评委席上的白发教授微微颔首:\"这个思路很有创新性。\"
夕夕的课题是“极端环境下真菌的适应性进化\"——基于她姑姑在云南野外考察时发现的特殊菌株。
\"这种真菌能在ph2.0的强酸环境中存活,\"她调出电镜照片,\"因为它进化出了一种新型细胞膜结构。\"
夕夕站在演讲台上,面对五位国内顶尖生物学家,流畅地阐述自己的实验创新点。
评委席中央的白发教授突然提问:\"你的细胞凋亡实验用了非经典诱导剂,为什么?\"
\"因为传统药物会干扰线粒体膜电位检测。\"夕夕不慌不忙,\"我选用的紫草素衍生物能精准触发凋亡程序,却不影响后续观测。\"
评委们交换眼神。这时,后排传来一个声音:\"但如果紫草素浓度超过阈值,会导致假阳性结果。\"
夕夕转头——林昊不知何时站在了答辩席旁,这是挑战环节!
全场寂静。
夕夕直视他的眼睛:\"所以我改良了缓冲体系。\"她拿起笔,在白板上快速写出化学方程式,\"加入EdtA螯合剂,阈值提升3倍。\"
林昊盯着方程式看了两秒,忽然勾起嘴角:\"漂亮。\"
全场寂静,随后爆发出热烈掌声。
她看向台下——林昊正抱臂而立,眼神锐利如刀;何雨晴微笑着向她点头;陆远和小雨低声讨论着什么,似乎已经在构思新的实验。
这才是真正的竞赛。没有阴谋,没有破坏,只有一群天才拼尽全力的对决。这才是科学之路最令人着迷的地方。
最终今年的金牌得主有25名,夕夕有幸成为其中一员。接下来前50名开始集训,经过三轮比拼,最终能获得国际竞赛资格的也只有4人。
获得金牌的人已经有了保送名额。最近几天,张诚每天都会接到各大名校的招生电话,夕夕的高中学校也在催她尽快做决定。为此张诚专门组了饭局,请了许海峥夫妻,许海峰夫妻,舅舅李焱一家,还有夕夕二舅一家。
饭桌上各家都在发表自己的看法,许海峥听自己大哥的,许海峰说什么他就建议什么。舅舅李焱已经跟儿子李坤商量好了,二舅一家就听二表哥的。(二表哥之前上的司法警官学校,毕业后考上了内蒙古的检察院,现在在内蒙古)
张诚和自己妈商量的是让夕夕读最好的医学专业,本博连读8年制的。毕业后夕夕刚23岁,到时候直接留北京,进最好的医院。
许海峰兄弟和卓越高中则建议夕夕上清北,名校毕业机会会更多。
舅舅李焱和李坤商量的是让夕夕先进中科大少年班,大二选医学专业,硕博去北京读医学院。与张诚选的结果是一样的。李焱告诉张诚,中科大少年班的含金量不比清北差。
二表哥邵立飞则表示,选中科大少年班,之后进中科院,当科研人员。
经过几家人的商量,一致决定让夕夕先进中科大少年班。大二选专业的时候再继续讨论。
卓越高中对夕夕选的这个结果比较满意。他们学校能考上清北的学生不是年年都有,但是从开校到现在,考上清北的学生也有20多个了。不过考进中科大少年班的这还是头一个。得到结果的当天,学校就拉了横幅,恭贺邵立扬同学考入中科大少年班。
夕夕这次金牌的奖金没有多少,但是卓越高中给了她奖励,县教育局知道了自己县出了这么一个天才,也拉了横幅庆祝,并给夕夕送来了奖励。张村村长得到消息后,包了一个红包,拉了横幅挂在村口,并且主动要求把夕夕写进村志。许家庄的村长紧跟其后,在自己村也拉了横幅,送来了红包,把夕夕也写进了村志。(许家村用的是夕夕之前的名字许静远)
备注:一般农村的村志都只写男的,很少有女的,除非这些女的有非常杰出贡献,才会写入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