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刘福之前就和家里人仔细的讲述过他那个老乡和他讲述的合作社的模式和内容。
昨天又经过太爷爷的点拨,老太爷想了一晚上想出了几条有用的。在这里他只提出几条最重要的。
为什么不能都提出来呢?嘿嘿,这其中可是大有学问哦!要知道,人啊,是不能专美的。就算你的计划已经堪称完美,也绝对不能把它做得天衣无缝。因为这样一来,别人就会觉得自己完全被排除在外,没有任何参与感和存在感。
相反,你应该巧妙地让别人参与到计划中来。不仅如此,你还可以故意加入一些看似可有可无的小错误,让别人有机会去挑刺儿。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方面,别人会觉得自己也是这个计划的策划人之一,从而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当他们指出那些小错误时,会获得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觉得自己为计划做出了贡献。
只有当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在计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能够从中获得一定的回报时,你的计划才能够顺利地推进下去。所以啊,有时候适当的“放水”并不是坏事,而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呢!
这就是昨天晚上老太爷从太爷爷身上学到的第一个看家本领。
老太爷看大家的态度有了些许变化,继续说:“办法呢,就是这样。大家说说看,可行不可行?”
所有人都进行了沉思,王大率先说:“我同意,毕竟一户的力量怎么也没有全村的力量大。”
杨宝仓也同意道:“我也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从短期看确实能让我们多撑些时日,如果能撑过这个冬天,开春见了绿,活路就来了。”
王安也说:“我也同意。”他在这一众村干部中算是年轻的,资质也平庸,想不出什么好意见,也不受大家的重视。
但是,他却有一个别人都没有的优点——有自知之明。
老村长下来的时候,他有些惶恐不安,就去他爹那里求教。
王安对他爹说:“爹,您退下来了,接下来我要怎么做才能在村里立足?”
老村长看王安能问出这样的问题,心里老怀安慰,他知道儿子终于长大了,他能放手了,能把这个家放心的交给他了。
老村长看着王安说:“孩儿啊,我只跟你说一句话,只要三年之内黄老师还活着,你就无条件的站在阿明身后,他提出什么意见你你就跟着符和,他让你往哪走,你就往哪走,他就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你就坚定的站在他的那一边就可以了。”
“如果三年之后,阿明还是村长,无论黄老师在不在,你就跟在阿明身后就行了,这就是你的生存之道。不要问为什么,照做就行了,以后你会明白的。”
王安不解,这里边跟黄老师有什么关系,但是他还是听自己父亲的,坚决站在了老太爷的身后,他说什么他就附和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