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大声的说:“大家静一静,听我说,虽然人没抓全,但是抓到一个算一个,王路虽然只偷了黄老师一家的苗,但是我们也不能轻饶了他。”
村长对着太爷爷表现的义愤填膺的说:“黄老师,您表个态,只要您一句话,我二话不说就把他送稽查局去。”
太爷爷一听‘稽查局’这个名字,眼神闪了闪就知道又来一个以退为进的。村长也姓王和王路是本家,这屁股怎么坐都是歪的。刘福也面露严肃,眼睛都眯了起来,这是他十分愤怒的表情。太爷爷看到这样的刘福,拍了拍他的胳膊安抚一下。
太爷爷一脸平静的站出来说:“村长,送稽查局就不必了,王路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再说了,王路娘和王大哥也已经教训过了,打的都去了半条命了,也受到教训了,送稽查局就算了吧。”
村长有些愧疚的说:“不行,这对你太不公平了。”
太爷爷想了一下说:“要不这样吧,秧苗都已经移栽了,再移回来就容易死,就让苗长在王路家地里吧,让他伺候着,等秋收的时候还我二百三十六棵粮食就行了。”
村长说:“你家丢的不是这个数。”
太爷爷也说:“他也没偷那些,别人偷的不能算他头上。”
村长对王路娘说:“王路他娘你同意吗?”
王路娘赶紧说:“没问题,应该的,应该的。”然后对着太爷爷一通发自内心的感谢。她看王路的事情解决了,其他的事儿她也不管了,急急忙忙回去看儿子了。
太爷爷几人也回家去了,没有参与抓另一个贼的活动。
几人回到家和祖爷爷讲述了一下今天发生的事儿。
祖爷爷坐在炕上,有一口没一口的抽着他的旱烟,时不时的还咳嗽两声。太爷爷担忧的说:“爹,您少抽两口,都咳嗽了,我明天去给您抓几副药喝一喝。”
祖爷爷摆摆手表示自己没事儿,声音苍老的说:“老二,今天办的事儿很对。”
老太爷气愤的说:“还对呢?都让人欺负成啥了?窝囊!”
祖爷爷举起烟袋锅子比划了一下,老太爷条件反射的缩了缩脖子。刘福看他那样‘噗嗤’一声笑出声。老太爷向他投去了控诉的眼神。
祖爷爷用一副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看着他说:“你呀!你呀!这三十多年白活了,老二给他上上课。”
太爷爷看着自家兄弟认真的解释道:“一句两句也说不清,我从头到尾给你分析一下。”
“就拿王路偷秧苗来说,要说我们家对王家有大恩,王老大家的爹娘是爷爷帮忙安葬的,他爹娘死后,只有王老大一人长成了,他一个人带着六个弟弟妹妹,快饿死的时候是我们接济的他们,每次借给他们粮食,不仅没要利息,也没限期归还,他才把几个兄弟养大,直到王老二王老三成年他们家的日子才好过。”
老太爷更气了,当年他年纪小,二哥讲的事儿他有些都不知道。
“那王路那个小兔崽子还来我家偷秧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