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爷爷和祖奶奶满脸疼惜地凝视着太爷爷,心中满是对这个出类拔萃却历经磨难、遭受无数不公正待遇的儿子的怜爱之情。岁月在他们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那慈爱的目光却始终未曾改变。
“爹娘,咱们赶紧回屋去吧!”太爷爷轻声说道,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稳稳地搀扶住祖爷爷的胳膊,缓缓朝着屋内走去。
进了屋子后,,他轻轻地扶着祖爷爷,让其慢慢的炕上。然后,他拉过一条薄被,轻柔地盖在了祖爷爷身上。
做完这一切,太爷爷才直起身来,环顾四周,疑惑地问道:“家里其他人呢?怎就只留您二老独自在此啊?”
祖奶奶微微叹了口气,回答道:“你媳妇一早就去镇上给我抓药啦,老三媳妇则带着孩子们去喂养牲口了。至于老三嘛,他跟刘福一块儿去了镇上了,估摸着也该快回来喽。”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个焦急的声音响起:“爹,娘,您们咋在门口待着呢?这会儿日头正大,万一晒中暑可如何是好呀!”原来是老太奶奶匆匆赶了回来。
进屋看到二哥回来了赶紧说:“二哥,你回来了?怎么样?没事儿吧?”
“没事儿。”
“我刚刚去喂牲口,爹娘就出去了,是我没照顾好爹娘。”她欠疚的对祖爷爷说。
“不怪你,爹娘是担心我,是我害爹娘受累。”祖爷爷心里更是愧疚。
“我这就端饭。”说着就赶忙出去了。
祖爷爷看着弟媳匆匆忙忙的走了,才和爹娘讲述今天的事情,并表示自己真没事儿,只是有点被枪毙人的血腥吓到了。
祖爷爷和祖奶奶看着被吓坏的儿子,真想还像小时候一样把他护在怀里。说了一会儿话,就听到外面吵吵闹闹的。
太爷爷说:“爹娘你们好好休息,我出去看看。”说完给祖爷爷掖了掖被子走了出去。
原来是三弟和刘福回来了。
他们看到太爷爷也赶忙上前看他有没有事。
太爷爷问:“怎么了,喊那么大声,你们去镇上干什么去了?”
“我们不放心你,也跟去镇上了,不只我们去了,村长和其他几个人也都去看热闹了。”刘福说。
“那出什么事了,老三大喊大叫的。”太爷爷有些责怪的看着弟弟,他吵到爹娘休息了。
老太爷还是有些抱怨道:“这不是那王长江王长河被枪毙了吗?他们家里也没有人给他们收尸,村长心生恻隐,非要给他们收尸,还说,人死债消,这一个村住着,他们犯了再大的罪,这人都死了,不能看着他们暴晒在太阳底下没人收尸。”
刘福也说:“我们路过家,就回来说一声,我们还要去帮忙给他们埋了。”
“给收尸就算了,还要帮着给埋了,真是晦气!”老太爷抱怨道。
“老三,不要抱怨了,村长说的对,人死债消,既然做了,就别半途而废了,这也算是积阴德了。”太爷爷劝慰道。
“我知道,只是——唉——不说了,你和爹娘说一声,我们先去了,村长还等着呢。”说完和刘福就出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