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这样的铁路。
工程量是巨大的。
光是所需要的铁轨,就需要六万多吨,这在当下时代,可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啊,相当于天启一六四五年,大明朝营建的唐山矿厂产出来的钢铁数量的一点五倍。
虽然,考虑到未来还要在西北,营建数个工厂,而且钢铁的产量,也会逐步的,呈指数性的增长。
但饶是如此,这个工程量,也是巨大的。
而考虑到西域恶劣的气候,还有这些个设置下去的工厂,能否顺利的建设成功?
因此,铁路的修建速度,可能会比想象的,还要缓慢一些。
不过即便如此,李自成还是眼睛一亮——因为这条路,只要修成了,他一年起码能够往西域,移个五十万民啊。
最重要的是,还有那年产几万吨的钢铁厂,还有配套的机加工厂。
这些工厂的存在,也将会让大顺,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农业国,一下子跃变成一个举足轻重的工业国。
有了这些个东西,以后大顺,再向西进军,只会更加之容易一些。
他当即附和道。
“依天王之意,自成归国后,便全力按照天王所述,为接下来营建这条仙路做准备。”
“只是,这自成手下的弟兄,粗鄙不堪,不知这营建仙路之法,届时还得天王派人过去教诲才行啊……”
“这个无妨!”
陈天王笑着摆了摆手。
修建自西安始,至西域,乃至中亚的铁路线是非常有必要的,要不然的话,靠着传统的运输力,李自成的这个中亚帝国,想要建立起来, 可是分外之不易的。
而有了铁路就不一样了。
既可以快速西进,铁路源源不断运输过去的枪炮,物资,人口,也会迅速的将这块广袤的土地,给变成汉人的新家园。
不过,技术方面,陈天王会出面搞定。
但是,花销上面,陈天王可就不能够为李自成解决了。
此刻,只听陈天王看着李自成道。
“不过,建造此路,花费甚大,从西安至哈密这一段,出资方面,可以由大顺,和大明圣庭各五成!”
“但自嘉峪关以西,便需要大顺自己筹措经费了!”
“因为,哈密及以东,未来是属于大明领土,这条铁路虽然也会被大顺利用,但最终所有权归属大明,因此出次方面,各占一半,未来的经营权,也由两方共掌。”
“但从哈密以西段的铁路线,则就要由大顺,自行筹措经费修建!”
“天王,此路的花费,会有多大啊?”
闻听此言,李自成有些忐忑不安道——这样有一条由精钢打造的道路,还有上面,那奔腾着的钢铁仙器,筑路的成本,要是太高的话,大顺可就有些承受不起了。
陈天王笑了笑。
“从西安至哈密,有三千六百里地!”
“此一段,从西安至嘉峪关的修建难度不算太大,所需要花费,按照每里铁路两千,到三千两不等的造价来算,大概需要九百万两的铁轨铺设之成本。”
“而虽然有大量的奴工可用,但是呢,所用的工匠,技工,工程师,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大概需要八十万两左右的支出,再考虑到奴工们吃喝住宿,甚至医疗,都是要花钱的,因之,总条线路,筑路之成本,大概会在一千两百万两以内!”
说着,陈天王目光炯炯,看着李自成道。
“这还没有算及土地成本!”
“筑路之时,铁路线,及其两侧,两百步范围内的土地,皆要收回!”(这是为了给未来扩建,给未来的铁路发展的空间,同时,防止铁路沿线被侵占)
“征地虽然不存在成本,但重新安置这些土地上面的百姓,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两百万两也是要花出去的!”
陈天王所统御着在万邦,对于土地制度上面,跟后世类似,土地乃是“天赐”,由陈天王所赐给万民!
万民掌有土地的经营权,可以耕作,务农。
但是呢,土地本身的予夺,从法理上面,却是归属于天王本人,再加上这年头,也没有讨要征地补偿,当钉子户的思想,而陈天王的神权,还有大顺的政权,又都非常稳固。
所以,征地上,并不需要什么高昂的支出。
只需要重新的安置原本土地上的百姓,捎带着为其重新分配同样的土地就行了……
这也是为什么,陈天王要在当下,大兴基建的原因,因为一直时间拖延太久,那么,以后再想做这些个事情,阻力会异常之大!
听到了总数字后,李自成的脸上,泛出来了轻松之色。
“这么算将下来,从西安至哈密,不过需要一千余万两而已,大顺还是可以承受的起的。”
“不止。”
陈天王听到了李自成的笑声,却是摆手道。
“哪有那么容易?”
“铁路只是一项而已!”
“沿途的煤站,水站,车站,都是需要进行营建的,而这所需要的花费,至少也得几百万打底,须知,这火车的续航,不过是两百余里而已,便须加煤加水!”
“除了煤站,水站,车站之外,筑路之时,还难免会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而这个成本,也会颇高,每里的成本,可能会膨胀到五六千,甚至上万两银子。”
“因之, 这么综合算下来,整条路线的修建,算上车站,水站,煤站,和检修等配套设施,总共需要的花费,可能会有两千五百万两,即便是大顺朝廷,大明圣庭,各出一半,也得各自承担一千两百余万两。”
“而从哈密再往西的路线,则就得由大顺独资修建了,这条线路沿途穿越戈壁沙漠,绝域之地,泥沙之上,天山盆地之间,筑路之成本,可能会更高一些,既要防风,也要固沙,而恶劣之环境下,每里的成本,大概会到四千两左右。”
“从哈密至伊犁,不算通往天山以南的支线,便有两千里路,光是筑路之成本,起码便有千万两,而沿途的水站,煤站之建设,也会更困难一些,总成本可能会达到两千万两!”
“再考虑到,大顺还要负担,开矿,设厂之事, 预计这条贯穿关中西域的天路,大顺朝廷所要拿出来的银子,大概得有五千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