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倘若让崇祯知道的话。
估摸着能羡慕死!
因为陈天王在财政收益如此巨大的情况下,民生指数,也是步步攀升!
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奇效,则是因为咱们的陈天王,以物理手段,消灭掉了原本的食利阶级!
在巡视了一圈自己的九霄天阙之后。
陈天王心情大好,便带着张国维等随同视察的诸臣们,回到了自己的天王府!
天王府内。
首辅真君申耀荣,天工院的诸臣们,济济一堂,除此之外,还有综合大学里面,大量拥有着不低的品阶的技术官僚在场。
此刻,陈天王着素衣道袍,出现在场上后。
刹那间,所有人齐齐起身,恭敬行礼。
“参见天王。”
“免礼平身。”
陈天王摆手,然后落座了之后,他看着在场的诸臣们。
“如今清妖既灭,四方诸妖虽然也要消灭,但是呢!”
“这个非一日之功,在灭妖之事,还要着重于建设地上天国!”
“因此,今天的这场会议上,孤便要给你们天工院安排一下,来年要进行的几项大工程!”
“天王,今年的天禄院是有个几千万两的盈余,外加九霄天阙的工地上面,来年也不需要那么多的妖奴了,这朝廷也具备了兴大工的条件,就是不知,天王您要兴那几项大工?”
申耀荣抹着额头上面的汗珠子,他是匆匆被叫过来的,因此出了一头的汗。
只听他询问着道。
“你是首辅真君,觉得天下需要修那几项大工呢?”
听到这里,陈天王笑了笑,朝申耀荣道。
后者不假思索道。
“启禀天王,依臣看来,明年倘若真要兴大工,便至少要调几十万妖奴,前往黄河中下游,修整黄河水利。”
好吧,黄河这玩意,可真是历代朝廷都头疼的顽疾啊。
陈天王既然接收了天下,也得想办法处理黄河这个隐患,他微微颔首。
“孤正有此意,黄河夺淮入海,使得淮河泛滥,两淮之地,千里沃土也因之荒芜,数百年间,又为保漕运而牺牲两淮之利!”
“如今,孤已经弃漕运,改海运了,这个淮河也要治理。”
“而若要治理淮河,就首先要命黄河改回故道!”
让黄河提前改道,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淮河流域受其的肆虐太久了,倘若按照历史推移,那至少还得祸害淮河流域一百多年。
而陈天王十分清楚,如果现在不去让黄河改回故道。
进行这场大工程的话,耽搁个几十年的时间。
那这项工程的难度,只会更大一些——现在北方乱世刚过,陈天王的号召力,如日中天,让黄河改道的话,阻力是最小的,拖延个几十年时间后,陈天王倘若不在了,北方人口又膨胀起来后,再想重新让黄河改道。
那就不易了。
因为,到那个时候,北方各地恐怕都已经恢复了元气,辛辛苦苦建设好的新家园,谁舍得让淹了?
淹了人家的村庄,家园,怎么给补偿呢?
征地之时,遇上麻烦怎么办?
激起民变咋办?
各州县之间,又如何协调关系?
而且,到时候哪来的那么多的,免费的,不要钱的劳动力呢?
诸多的因素,都会影响到这项大工程的进行。
陈天王这个人,从来不相信什么“后人的智慧”。
何况,晚点修整黄河水利,那淮河两岸的千里沃土,那也会晚几十年被利用上。
因此,他是决定,在天启一六四六年,便开始这项大工程。
趁着他手上,有几十万年轻力壮的倭妖,朝妖,清妖之时,将这项大工程,给进行到底!
“天王,既然决定让黄河改回故道,那么,这便需要进行勘探地形,还要选址,确定黄河从哪里重新分洪,入海,大堤的具体位置,而且,臣以为,趁着这个机会,还可以在黄河下游,营建出来一些个灌渠,如此一来,便可以借黄河之水,灌溉两岸土地,可以使民安国富……”
张国维是水利专家,一提到治理黄河,他是一百个赞同。
而他除了打算修大堤外,还打算引黄河水进行灌溉。
陈天王听着,是微微颔首,这年头的黄河中下游,是没有什么工业,还有大城市的。
未来几十年估计也不会有。
这就使得,黄河水量还是蛮充沛的,可以用来农业灌溉。
只听陈天王赞同道。
“这个想法很好,引黄灌溉,非常有必要,北方旱地,耕作数千年,土地肥力稀薄,因之,用黄河水灌溉,既可增产,又可以以泥沙增强肥力。”
“不过……”
陈天王说着,又话锋一转道。
“黄河水中的泥沙,也太多了啊!”
陈天王说着,脸上泛出来了凝重之色。
一旁的诸臣们,知道黄河情况的,也皆是皱眉。
而陈天王威严的声音,也响彻了起来。
“因之,在治理黄河的时候,还要治沙。”
“启禀天王,治黄河之沙,只能够以那束水冲沙之法……”
张国维当即提议 ,他说道。
“束水冲沙,在黄河中上游选址,营建水库,如此便可以冲沙入海,再定期的疏通河道……”
“不过,以臣观之,这想要治本,还是需要从西北入手,西北草木稀疏,泥沙与黄河之水俱下,自汉唐以后,情况便愈演愈烈,倘若不整饬西北植被,黄河之患,只会更甚!”
古人实际上早就意识到了治理黄河的关键在哪里。
那就是在泥沙,而泥沙从何而来?
自然是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上面的植被破坏严重,同时呢,当地的人口却又不少,持续的耕作之下,水土的流失,愈演愈烈,也便使得下游的黄河,泥沙愈发的多,最终形成悬河大患。
而陈天王对此,则是淡定自若。
“这件事嘛,发妖众往西北,植树种草,然后再封山育林即可!”
陈天王说的,那叫一个轻松,那叫一个自信啊!
浑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因为,黄土高原的治理,最关键的问题在哪里?
在人!
当地有人,需要吃饭,因之, 什么环境都要抛之脑后,得想办法种地吃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