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你命中虽有天子气,但不过只有两年零十九天,传国不过一代而已,身死则国亡,国灭则嗣绝,若想让大西江山长久,国祚绵延,则应向南征伐,取三宣六慰之故土,立邦于异域,再有擎天四柱保国,四王与皇帝共治,同掌国政,如此,方可以稳坐江山,国祚绵延!”
“擎天四柱为你麾下四王,孙可望,李定国,艾能奇,刘文秀四人也!”
“有四人扶佑,再有严锡命为相辅佐,大西自可以取南国之地,立万世之基,国祚绵延,江山代传!”
陈天王的播音腔“仙音”,回荡在殿内!
在张献忠的强烈要求下,一连播放了三遍!
张献忠坐在龙椅上的身体前倾,仔细的端详着这么一口小木箱子,看着其上的七彩流光,身体止不住的颤抖。
而一旁的四王,则是喜上眉梢!
天王的意思的是,大西的江山可以保下去了。
不只是大西的江山保下去了,以后,他们还能叫回本姓,不用再继续姓张了!
还可以四王与皇帝共治,同掌国政,一下子从张献忠手底下的打工仔,变成了大西的股东,董事会成员!
他们四王,还有大西的文武诸臣们,也齐刷刷的将目光,对向了张献忠!
张献忠自然也察觉到了这一道道的目光。
他心里有些生气啊,生气之处,倒不在于,四王共治,严锡命为相辅佐!
张献忠的脑回路是比较清奇的,他生气的地方在于,自己的皇帝命,怎么比不上李自成这货呢?
李自成都能独掌大顺之权,坐稳江山!
他张献忠为什么还非要四王共治?
莫非,他张献忠就是比不上李自成?
另外,张献忠瞥向了一旁的严锡命等人。
只见到严锡命的嘴角挂笑,看的是张献忠又添了些火气,但又不能够奈何他——陈天王的话都撂这了。
要想国祚绵延,稳坐江山,那四王,还有严锡命是缺一不可的,要是把严锡命给砍了,他张献忠到时候,还能剩下多久的皇帝命?
张献忠年龄不算大,他还没活够呢。
可不想只当两年零十九天的皇帝便身死国灭,国灭嗣绝,断子绝孙……
也正因为如此,严锡命现在是有些,有恃无恐了!
因为随着陈天王的“法旨”公开宣读!
朝堂上面,原本大西皇帝张献忠的独裁统治,已经结束了!
取而代之的,则是四王共治,严锡命领文臣之首!
只见到,他淡定的上前,拱手道。
“皇爷,此便是天王之意!”
“朕当然知道,这是天王之意了。”
张献忠冷哼了一声,看着严锡命。
“丞相是早就知道,陈天王的意思了吧?”
“皇爷,这可是天王的法旨!”
严锡命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郑重其事的,指着那泛着流光溢彩的“仙器”,朝张献忠道。
张献忠一看那仙器,脸上的不满情绪,顿时烟消云散——陈天王既然能隔着千山万水,用这传音仙器给他张献忠传话。
大概,那千里眼,顺风耳的本领也是有的吧?
要是他张献忠这会,表现的有些不恭顺,惹恼了陈天王,那陈天王一道天雷劈过来,可当如何是好?
张献忠收敛起来脾气。
一改往日的蛮横模样,跟个小媳妇似的,没敢追究严锡命的过错!
见这架势,平东王孙可望心中大喜,他率先出言道。
“父皇,这既然是陈天王的意思,那额们还是听命比较好啊。”
孙可望这个老大哥一带头,剩下的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纷纷出言附和!
“是啊,父皇,陈天王都这么说了,额们还是老实听话,到时候,咱们大西南征,有额们四个扶佑,准保能让父皇坐稳江山,国祚绵延!”
“父皇,陈天王既然已经降下了法旨,那额们大西,便自然是要听命的。”
“对对对,陈天王都这么说了,额们还是听陈天王的比较好……”
四王一边说着,一边从自己的怀中,掏出来了一本精装版的《天王济世录》。
一副陈天王的忠实信徒模样!
他们可是都认为,陈天王有法力的,这会得好好表现,毕竟,说不定陈天王,就在北京城,用“千里眼”盯着这边的情况呢。
张献忠看着这一幕,虽然有些郁闷,但他现在不同意也不行了——他现在要是不同意的话,估计连两年零十九天的皇帝命都没有了!
他起身上前两步,走到了那“传音仙器”跟前。
然后面露恭谨,仔细的端详了一阵这口泛着七彩流光的小匣子后,他不由的心中唏嘘万分。
陈天王的法力,就是高强啊!
看来,他张献忠的命数,确实是比李自成差了那么些!
他回首,看着身后的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四王!
“既然陈天王都降下来法旨了,给额们大顺,指明了前路,那额们大西,自当听从陈天王的!”
“来年开春之后,便南下云南!”
“取三宣六慰之地,于疆于异域他国,也好让额们大西,国祚绵延,江山稳固!”
说到这里,张献忠又看向了一旁的文法师,面露恭敬之色道。
“还请文法师回京,向陈天王诉说,献忠恭听法旨,臣服之意……”
“不必如此,陛下岂不闻, 举头三尺有神明之说?”
面对着张献忠的请求,文弘法师,却是摇了摇头,然后一挥拂尘,伸手指天道。
听到这里,张献忠心头一颤!
“莫非,莫非天王,天王能看到, 听到今日殿中之事?”
“呵呵!”
文弘笑了笑,没有回答,显得高深莫测!
让一旁的张献忠,有些个颤抖——这陈天王的本领也忒大了吧?
而文弘法师,则适时张口道。
“来时天王便已经算到了今日之事,早已经降下法旨,命我为大西宣教灵官,掌大西国中,宣教弘经之事!”
好吧,张献忠的归顺,陈天王早就料到了。
而在张献忠归顺的同时,在四川,乃至未来张献忠所建立的大西国的传教事业,也必须要尽早的进行起来。
也正因为如此,便需要一位大西国宣教灵官了!
张献忠虽然不明白宣教灵官是什么,但想来, 也是未来的大西国师!
他听到陈天王这般的神通广大,又想到了那句“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个杀人如麻的大西王,是赶紧赔笑着道。
“原来是天王给额们大西选哩国师啊。”
“既然这样,以后国师就在国中,安心的宣教了。”
“另外,天王的济世真经,朕还不曾读过, 还请国师,给朕好生的讲讲经……”
“那是自然!”
文弘笑着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