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虏的骑兵们,确实是犀利了一些,不过我们日本的旗本,也不差到哪里去,我更是想跟胡虏骑兵,在马背上面一较高下!”
井伊直孝扫视着周遭的武士们,然后下令道。
“让我们的武士,换上这种高大的骏马!”
“然后挑选精锐的武士,组建起来我们的强大骑兵,与胡虏们在马背上,一较高下!”
“哈依!”
面对着的命令,手下的一众家臣,当即接令。
另一边,豪格则是匆匆的从前线,匆匆带兵返回。
豪格是真的,做梦都没有想到,倭寇竟然在汉城登陆了,而且,还特么成功了!
豪格实际上早就料到,倭寇们可能会在沿海登陆了,不过他并不放在心上。
在他看来,倭寇们之所以能够在全罗,庆尚两道登陆,那是因为大清天兵不在!
只要大清天兵在岸上,这群倭寇们就休想登陆。
登陆多少,大清天兵的马队,就能灭多少!
倘若倭寇们要是在其他诸道登陆的话,岸上守御的大清天兵,便会立马送这群倭寇上西天。
再者了,大清国在朝鲜,也是有水师力量的,虽然不怎么强大,但也是能够应付招架两下子……
但是,谁又能够想到,德川幕府竟然请过来了外援!
两条荷兰的武装商船,载着几十门重炮,轻易的就打崩了豪格手上的原大明天津水师,杀入到了汉江流域!
而那几十门舰炮,又掩护着几乎没有什么骑兵的倭寇士兵,顺利登陆,并攻克了汉城……
汉城是朝鲜半岛的重要城市,周遭的京畿道,也是朝鲜的元气所在,最重要的是,一旦日军继续扩大战果,在汉城继续登陆部队,那么,豪格后勤路线,便极有可能被阻断了。
到那个时候,他豪格可就得完蛋了!
因此,在得到了这一系列的消息后,豪格是又惊又惧,他不敢有丝毫的耽搁,便点齐了麾下的数千骑兵,匆匆的离开了大丘前线,往汉城杀回去!
所以,战场上便只剩下了数万朝鲜绿营,留在营垒中,与倭寇们对峙。
这下好了,原本处于防守状态的倭寇们,顿时雄起了,在保科正之的带领下,发起了反攻……
朝鲜半岛,逐渐成为一个泥潭,日寇与清妖们,在其上屠杀不休的时候。
大顺的撤走西北的工作,也逐渐进入到尾声。
另一边,腊月初三西安城。
承天殿内,李自成正听着汇报。
“皇爷,我大顺往西北迁民之事,已经完成了七八成了,物资的转运,也进行的差不多了,至多再过十来天,便可以完成任务,到时候,便能够将襄樊,豫西,山东,交付给天王,这么一来,便可以安心西进……”
牛金星正汇报着情况。
李自成听了听,他微微的颔首。
这些天,李自成一直忙活着在整军。
由于没有了战争的影响,咱们的老李同时,便可以专心致志的整军备战,为西征西域做着准备。
他西征的第一个目标,便是收复哈密,因此,在这过去的几个月内,回到了陕西的李自成,一边在陈天王所给予的“仙丹”之下,在床塌上征伐。
一边,也没忘记,整军经武。
大顺本身,就还剩下来许多家底,光是老营弟兄,就有三四万人。
不过想要西取西域,只靠着这几万老弟兄们,明显是有些不足的。
因此,李自成还在整军,他在这几个月内的时间,将退到了西北的诸部兵马,重新的整编,将原先的明军将领给悉数的撤掉,换上了自己的亲信的同时,裁撤掉了没多大用处的老弱——西征西域,物资转运不易,因此有限的物资,只能够用于精兵。
而不是,数量庞大,但没有战斗力的炮灰!
这么一番整理,李自成收获了规模大概有十二万的军事力量,将他们分到五营之中。
并组织着他们,进行训练!
虽然军队少的多了,但质量却比以往,要强的多了。
而除了五营精锐的建设之外,李自成还在进在建设着屯田——就是将西北的丁壮们,人编入到类似卫所的屯兵当中。
这是为了,在接下来,用武装屯民,占领西域的地盘。
从襄樊,河南,山西迁到陕西的一百五十余万民,李自成就是打算这么迁到西域的。
此时,听着牛金星的汇报,李自成朝一旁的李岩,询问起来了西征准备的情况。
“甘肃那边,额们大顺屯了多少粮食了?另外,用来运输辎重的骆驼搜罗到了多少峰?”
“启禀皇爷,额们在甘肃,已经屯了有七八十万石的小麦,还有许多草料,豆料……”
“至于骆驼嘛,山西那边,我们从晋商手上,抄得了骆驼有两万余峰,西北之地,又搜集到了三万余峰,加在一块,有五万峰骆驼!”
“臣还在竭力去搜集,应该能够搜集到更多!”
“差不多了,有了这些,朕明年便可以西征西域!”
李自成轻轻的颔首,脸上泛现出来了自信,他的五营精锐,现在有十五万之巨!
不过,哪怕是经历过一个冬天的休整,里面能够骑乘在战马上,驰骋冲锋于沙场上面的骑兵,也就是五六万人了!
几万骑兵在手,李自成已经有了威伏西域的本钱。
而甘肃的屯粮,还有五万峰的骆驼!
使得他的后勤,也不是问题了。
想到这里,李自成当即下令道。
“既然这样,明年开春之后,孤便尽起五营精锐,铁骑兵五万,出兵西域!”
“皇爷,出征之前,是不是要先禀明天王,请天王的法旨?”
“再请天王算一算,能不能取胜告捷……”
“另外,要是天王能够派些法师,过来助拳的话,那我军胜算,也就会更大一些了……”
听到了李自成的话后,牛金星当即提议。
李自成轻轻的点头,赞同了这个看法。
“是得派人到北京,找天王算一算,听听天王是什么意思,赞不赞同朕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