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多花。
正值东风二月,丹桂,桃李,杜鹃,梨花……数不清的春花堆满山麓,使整个墨巷都沐浴在了花香中。
今日的墨巷格外热闹。
自众人得知,林逸之要挑战第一难题后,几乎半条街的书贩与游人都围了过来,想看看这位“县学的英才”能否再造奇迹。
于是乎,满巷喧嚣间,半城花雨里,一对少男少女携手而立。
“这便是我们‘墨巷’的第一难题。”何素云敲了敲案上的一块破旧木板。
“约是三十年前,这块不知何人所写的木板,被遗落在一书摊上,
众人发现后,皆想尝试对出下联。可整整七日过去,无论是驻足于此的诗客,还是名扬一方的文宿,竟无一人可解。
之后这块木板便被高悬于墨巷门头,以待途经浔阳的高贤对出,直至今日。
此后多年,纵是偶有符合对仗的下联出现,却依旧难及上半句的水准,无法教人满意,不为墨巷众人承认,更别提天衣无缝了。”
赵主簿抚掌而笑,介绍道。
围观众人早已将书摊围得水泄不通,议论声不绝于耳。
“听我爹说,这木板可是山神降下来的考验,谁能完美地对出下联,谁就是未来的文曲星!”
“老陈头,你书摊不要了?咋也来这凑热闹?”
“这不盼着能一睹咱们浔阳小天才的风采嘛,要是能见着下联诞生,区区几本书算啥……诶诶诶,小贼住手!别跑!
不是哥们,你真偷啊?!”
林逸之望着那仅有五个字的木板——
“柳寒船底月”
没错,与先前两次填字不同,这次是对对子。
可林逸之望见木板时,第一时间却不是去思索句意,而是……被上边的字迹吸引住了。
好神异的字迹!
不知为何,这字像是写到了他心坎上,教他怎么都挪不开眼。
他不知该如何形容。笔走龙蛇不对,娟秀更不对。
能与之相近的词汇,好像唯有……妩媚?但明显也不能一概而论。
字形婀娜,其间似有万般风情,可又全无半分庸俗的烟尘气,反而稍显清冷,出尘如仙,哀婉淡雅。
林逸之凝视着木板,忽地转头向李娴发问:
“李姨,请问这会是那一位留下的吗?”
李娴明白,他口中的“那一位”定是在指她的养父。
她皱眉思考片刻,摇头道:“肯定不是,这与我父亲的风格大相径庭,倒像是位女子所写。”
林逸之微微颔首,继续思索起这道题。
何素云见林逸之好像有些为难,便开口补充道:
“这些年来,尽管没有令人满意的下联出世,但墨巷众人齐心协力,相议多年,也算是总结出了几许要点,或许能帮到你。
这下联所需在意之处,共有五点——
其一,上联中的‘柳’字与‘船’字,点明了离别的主题,下联也应描绘离别。
其二,上联中的五个字,均是写景,全无一个字表达情绪,却依旧蕴有一股凄凉哀伤的情绪。
所以下联也需以景传情,不能出现情语,但又要表达出伤别之情。
其三,用字方面,句首的‘柳’字是实写,但句中侧重描写的‘船底月’,却并不是实物,只是些许虚幻,不可触碰。
这是在暗示这段情感,或是离别者的前程,也将如镜花水月般,终是一场空空。
所以说,下联的主要意象也不能是实物。
其四,“寒”字作为动词,并不是‘柳’真的使‘船底月’变得寒冷了,同样是虚写。
这是在用通感的文法,因为柳字代表离别,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牵挂之人将要离去,教作者感觉今夜之月格外寒冷。
视觉通感触觉,所以下联的动词也需是虚写。
其五,总体意境上,这句诗有些类似‘春岸梨花醒,画桥柳色新’,在虚实结合的前提下,画面感又极强。
所以,下联也需做到意境朦胧的同时,又使读者能轻易联想到画面,做到诗中有画。
除此之外,基础的情感氛围、对仗工整等,你定然知晓,我也不必多言了。”
“谢学官大人的教导。”
林逸之礼貌答道,心里边却吐槽连连。
还说不必多言呢?
啰啰嗦嗦一大堆,没发现师姐都听晕了吗?
他余光瞥向林汐,但见林汐小嘴微张,双目茫然,显然还没能消化这些海量的信息。
不愧是师姐,发呆都这么可爱……林逸之唇角微勾。
不过话说回来,这第一难题也的确棘手,麻烦的讲究太多……
怪不得诗赋发展停滞不前,现在的人就是爱钻牛角尖,这么做有啥意义吗?
林逸之抱怨数句,猝然发觉怀中的红尘玉竟在微微发热。
他掏出红尘玉,但见原本如羊脂玉般洁白的玉佩,此刻竟诡异地闪烁起绯红色的微光。
鬼使神差般,他下意识握住了红尘玉,随之闭上双眼。
顿觉一阵天旋地转,记忆驳杂无边,猛然撞入他的脑海,教思绪一片混沌。
……林逸之缓缓睁眼,却发觉自己好似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这绝不是红尘玉的内部空间,更像是另一个完整的时空,可入目却空白一片。
前方,唯有两个看不真切的人影,似在交谈。
朦胧间,依稀辨得是一男一女,
林逸之努力凝眸,想看得清楚一些。
可是,女子身影被白雾遮掩,全然看不真切,而男子倒是较为清晰。
林逸之惊讶发现,那男子竟有些神似自己,只是英武伟岸了许多。
又是一阵恍惚,他猝然发觉自己像是灵魂般,正与那个男子不断贴近,最终融为一体,仿佛暂时成为了另一个人。
女子向前走去,而自己的右手居然不受控制了,不由自主地抬起,朝前一抓,应该是想拉住那个女子。
可他只抓回了一块木牌,上面依稀辨得几个大字:
“泪湿镜中花。”
“苏……”林逸之无意识地喃喃。
“师弟,你怎么了?”
耳畔传来朦胧的关切声,将林逸之拉回了现实。
他重新睁开眼,发现自己仍在墨巷的书案前,而刚才的一切仅是幻象。
感受着手心处的温暖,林逸之固然有些疑惑,但也还是摇头笑道:
“我没事,怎么啦师姐?”
“你怎么哭了,还有……‘苏’是谁?”
“啊,有吗?”
见林汐满眼关心,林逸之下意识抬手一擦,这才发现自己在不知何时,竟真的流下了一行眼泪。
难道,是被幻境中浓郁的情绪所影响了?
“没什么的师姐,我已经想好下联了,可能是我写的太好,把自己感动到了吧,啊哈哈哈……”
林逸之怕师姐担心,赶忙打了个哈哈。
林逸之走上前,回想起方才看到的句子。
尽管不知是从何而来,但的确是绝妙无比,
况且目前来看,短时间内,肯定想不出比那更为贴切的下联了。
这可关乎师姐的终身大事,那位不知叫啥前辈,这句诗就暂时给我借用一下喽~
林逸之不再思索,提起笔,于另一块木板上缓缓而落。
“柳寒船底月,泪湿镜中花。”
在林逸之放下笔时,那先前喧嚣的墨巷,几乎在刹那间便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难以置信地望着那写有下联的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