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莹莹仍如以前一样,心安理得的朝妈妈身上爬,坐在了妈妈腿上。
小昕要给文嘉冲奶粉了,想让李太抱一会孩子。莹莹坐在妈妈腿上不肯下来。还对李太说:“妈妈不要抱他。只能抱我。”
李先生对小昕说:“给我吧。我来抱他。”
丽芳才注意到,李老太太今天带了一只随身的小包过来。
这会打开小包,从里面拿出一只首饰盒对李太说:“这是给文嘉的,四个孩子,一人一份,谁也不偏心。你给孩子收起来吧。”
说完把盒子轻轻放在了茶几上。
垚垚闻言,从沙发上站了起来,伸手拿起来看了看。丽芳离得远,看不清到底是什么。不过既然李老太太这么说了,那应该就是一样的吧。
垚垚看完,把盒子放在李太面前,问李先生:“爸爸,我也有吗?”
李先生说:“有啊。你们都有。奶奶在同一家定制的。”
垚垚说:“你把我的拿给我看一下。我从来没有见过。”
李先生看了看儿子,说道:“你妈妈帮你收着。下次让她拿给你看。”
莹莹说:“拿回来呀。”
这一次,大家都很默契的自动忽略了她这句话。
垚垚对爸爸说:“哦,那好吧。”
黄老太太不甘落后的说:“哎呀,亲家母可真是有心了。我们就马虎多了。生莹莹的时候啊,我买了一套。现在找不到一样的了,而且男孩和女孩戴的它也不一样啊。所以随便买了一套。等办满月酒的时候拿过来给孩子戴上吧。”
李老爷子轻描淡定的地说:“给他们这点东西,主要是为了有个纪念意义。等他们四兄妹长大了,也许能生活在同一座城市里,也许天南地北的,见面时一起拿出这东西来,多有意思呀。”
黄老太太说:“对,对。”
过了一会儿,李老太太和李老爷子对视了一眼,李老爷子点了点头。
李老太太又从包里拿出一只首饰盒来,这一次不是随手放在茶几上,而是郑重的伸出手直接交到了李太手里,才说道:“妈这辈子素来不爱首饰,年轻的时候跟着你爸爸南征北战的顾不上戴这些东西,年纪大了觉得越简单越好。所以到老了,也没攒下几件拿得出手的东西。你们结婚的时候我给了你一只镯子。剩下的也就这只勉强入得了眼。也交给你了。”
李太听了李老太太的话,打开首饰盒看了一下,先是吃惊,转而看向丈夫。
李先生只是扫了一眼里面的镯子,就又把目光投向了怀里的孩子。
丽芳没有见到盒子里的镯子。只知道李老太太手腕上戴的那一只祖母绿镯子价值不菲。
莹莹伸手要拿,李太赶紧用一只手拦下了女儿的手。把盒子放回李老太太面前的茶几上,有些紧张地说:“妈,这东西太贵重了,您还是自己收好吧。”
黄老太太坐在对面,老早就伸着脖子看过镯子了,这会也陪着笑脸说:“亲家母,小艾还年轻,真的不用戴这么贵重的手镯,玉是有灵性的东西,她压不住的。”
垚垚一直冷眼看着那只装镯子的处饰盒。
李老爷子说:“垚垚,今天周老师没来,爷爷陪你上楼去学习吧?”
也不知这孩子怎么想的,看了一眼爷爷,起身朝楼上去了。
李老爷子说:“你们坐一会,我陪他做作业去了。”说完就跟在孙子后面上楼去了。
李老太太见李太不收,从容的理了理头发,才说道:“我老了,这些东西早晚要交给你的。我现在给你,将来你再给孩子们,谁家不是这样一代代传下去的呀?我还留着这东西做什么呢?”
李太想了想,小声说:“您还这么年轻,完全可以等孩子们大了,直接交给他们的。垚垚已经十一岁了,如果结婚早的话,也没有几年了。”
李老太太笑着说:“哼哼,一辈只管一辈。垚垚结婚是你们的事情。如果真能看到那一天,我做个闲人,凑个热闹。”
黄老太太说:“小艾呀,既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我看你就收下吧。”
李太说:“妈,您带莹莹去院子里散散步吧。”
李老太太呵呵轻笑道:“小艾,你妈妈没说错呀。”
黄老太太起身说:“这是你们的家务事,看来小艾是嫌我多嘴了。时间也不早了,我先回去了。”
李先生说:“妈,您还跟小艾生气呀?”
丽芳看看外面,天色已经开始暗了,但还没黑完。
黄老太太说:“我怎么会和自己的孩子生气呢?我确实是该回去了。”
李太对李先生说:“妈要回去,就送她回去吧。”
李先生说:“莹莹下来。让妈妈抱着弟弟。”
莹莹撅着嘴,不情不愿的从妈妈腿上下去,紧紧挨着妈妈坐在了沙发上。
李先生把孩子交给李太,和黄老太太出了大门。
李老太太起身送到大门口说:“亲家母慢走啊,以后有时间了经常来看看孩子们。”
黄老太太得到这句话,高兴的连声说:“哎,好的好的。”
屋内的灯光不似街边的霓虹流光溢彩,但很温馨。
月嫂小昕已经下楼了,抱着文嘉上了三楼。
一楼婆媳俩安静的坐着。茶几上仍然放着那只首饰盒。
丽芳一进门,李老太太就说:“小王,去把你叔叔叫下来,我们该回去了。”
丽芳上得二楼,见李老爷子戴着眼镜,和垚垚并排坐在书桌前,垚垚低着在写字,老爷子看着他写。
丽芳和李老爷子说完就下楼了。
李小姐已经准备好明天的早餐了,正准备回地下室的时候,李太下来了。叫道:“小李。”
李小姐停下了脚步,问道:“哎,有什么事吗?”
李太说:“从明天开始,联系家政公司找育婴师。月嫂只呆一个月就会走。给你一个月的时间,能找到育婴师吧?”
李小姐说:“我尽量。”
李太强硬的说:“这是工作任责,你必须完成。而且找来的育婴师要合格。不要随便找个人塞给我。”
李小姐笑道:“这谁敢打包票啊。得要试用了才行。”
李太说:“那也不能找太离谱的来试用吧?像之前那个叫玉红的。莹莹让她带的都不肯说话了。”
李小姐说:“好的我知道了。”说完就去了地下室。
李太走到沙发那边,打开那只装镯子的首饰盒,仔细的看着。
李先生送完黄老太太回来的时候,就正好见到这一幕。
李先生说:“给你就拿着。”
李太说:“你说得简单。妈都说了这镯子以后要给孩了的。咱们给哪个孩子呀?给谁不给谁都得落埋怨。”
李先生说:“你真是想得多,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呀。”
李太靠在沙发上说:“回家这一会,累得我眼花缭乱。”
李先生说:“那就早点休息。”
于是,李太便起身,夫妻俩一起朝楼上去了。
第二天早餐快吃完的时候,小昕抱着文嘉,手里拿着奶瓶之类的下来了。
一下来就抱怨地说:“哎呀李总,这些东西拿上拿下的可太费事了,能不能快点再买一套回来呀?这冲奶机白天晚上都要用的。还有婴儿床一楼也得放一个,要不每天爬楼累死我了。”
李先生只是平静的说:“需要的东西太太今天会去买的。有和她说就行了。”
丽芳接着说:“婴儿床家里还有一个莹莹用过的,过两天晴了我会洗出来的。”
莹莹马上大声说:“我的不给他用!”
丽芳说:“你已经长大了,用不着了。给弟弟用一下。”
莹莹说:“什么都要我的。爸爸妈要我的。婴儿床也要我的。”
垚垚说:“就是,我们都只有一样的首饰,他还多一个镯子。”
李先生本来已经准备出门了,听了莹莹和垚垚的话,又倒回来问:“你们俩个在说什么?”
莹莹和垚垚低头装着吃早餐。
李先生站在餐桌前说:“一大清早就吵吵闹闹的。莹莹你已经是大孩子了,婴儿床为什么不能给弟弟用?还有你,垚垚,已经十几岁了,整天在家斤斤计较!奶奶都已经说了那个镯子是给阿姨的,谁说是给文嘉的?”
垚垚问:“不是给他的吗?”
李先生说:“昨天还没说完你就和爷爷上楼了。后面奶奶说了,是给阿姨的。”
垚垚抬起头来盯着李先生说:“那就是给文嘉的!不然为什么现在拿过来!以前都没有拿过来!”
李先生气得左右张望,索性拖了张椅子坐下,开口说:“给阿姨了现在就是阿姨的。以后给谁是以后的事。”
垚垚垂着眼帘,轻轻哼了一声。
莹莹用眼角瞟了哥哥一眼,也哼了一声。
李先生问:“你们哼什么?”
莹莹说:“哥哥哼我也哼。哼!”
垚垚说:“我上学去了。”说着就准备起身。
李先生说:“你等一下,品行没学好,文化课再好也没有用。”
垚垚又坐了下去。
李先生这一次缓和了声音说:“你别盯着家里这一点东西了。我供你们读书就是给了你们最好的财富,你们想要什么以后自己去创造。盯着父母的东西是不会有出息的。”
垚垚不服。把头偏向一边,看向后院了。
莹莹也想学哥哥看向后院,瞟了几眼后院,又看了看爸爸的脸色,还是把脸转了回来。端端正正的坐在椅子上,气呼呼的看着对面墙壁。
李先生说:“那个镯子也好,公司也好。咱们家的任何东西。如果你们几个不学好的话,谁也别想要。我就只管供你们读完书。等我老了干不动了,我把那些全部捐掉。因为交给你们也没有用。不过呢,如果你们肯好好学习,讲道理,孝顺父母,团结兄妹的话,我兴许会给你们留下一点点。”
莹莹转过脸看着爸爸说:“我会好好学习的。”
李先生问莹莹:“那你团结兄弟姐妹了吗?刚才你还说不让文嘉用你的婴儿床?”
莹莹嘟着嘴,望着天花板不说话。
李先生说:“既然你们什么都要争,那我问你们,文嘉还喝奶,穿纸尿裤呢,要不要给你们俩也来点?”
说完,看了一会垚垚和莹莹,见他们都不说话。
李先生对丽芳大声说:“大姐,去给他们俩一人冲一杯牛奶,就用文嘉的奶粉冲。再给他们一人拿一条纸尿裤来穿上再去上学!!”
小昕在旁边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李先生严肃的扫了一眼。小昕马上憋住了笑声。
莹莹说:“我不穿纸尿裤,小朋友们会笑我的。”
垚垚一脸正经地说:“我没说要跟他比呀。大家都是一样的首饰,又多拿了一个镯子,所以我就问了一下。”
李先生盯着面前脸上写满了不服的兄妹俩。
丽芳问:“我还要给他们冲牛奶吗?”
李先生看了丽芳一眼起身说:“你们先去上学吧。有空的时候自己好好想想。如果想不通,晚上回来再找我谈。尤其是垚垚,你是大哥,要给弟弟妹妹做榜样。不要整天争来争去的。”
李先生说完,走到沙发那边,拿上车钥匙,步履稳健的走出了大门。
垚垚看了一眼莹莹,起身朝外面边跑边说:“我要迟到了。”
李小姐跟在后面去给他开门,边跑边说:“一大清早整这出。”
小昕抱着文嘉站在一边对丽芳说:“感觉他们家好复杂呀。”
丽芳提起莹莹的书包冲她点点头说:“你先在家呆着,我送莹莹上幼儿园去啦。”
送完莹莹回来,李太还没下楼。丽芳先去三楼打扫。
丽芳打扫完书房和客厅,就下楼打扫垚垚和莹莹的房间,又把衣服拿下去洗。
等到丽芳拿着空出来的脏衣篓上二楼去的时候,见主卧的门开着一条缝。里面传出来李太的说话声:“妈,您不知道的。我怎么跟您说呢。哎呀您别管了。”
李太的声音不大,对着黄老太太有点撒娇。那边说什么是听不到的。
只听李太又说道:“那是我婆婆的高明之处。您不在这个家里生活,有些事不知道。她给我了,就等于已经给垚垚了。”
“为什么?哎呀您想想,她当着全家人的面给我了,虽然没说是传家的东西,但那意思也差不多了对吧?那就是给垚垚和文嘉的。您说我能不给垚垚吗?到时候光是他们家人的唾沫都能淹S我。除非垚垚特别不成材。”
李太的声音时远时近,说明她已经起床了,在里面走动。
“放在她那里当然不一样了。两个孙子,如果她给了垚垚,总得给我一句话吧?得对文嘉有个说法吧?现在给我,我给了垚垚除了赚个大度明理的面子,还有什么呀?”
再后面的声音细如蚊蝇,听不到了。丽芳已经下了楼梯口。
一只镯子倒成了烫手山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