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主李先生站在大门口对着李太说完就走了。
李太吃惊的睁大了眼睛。
也许是李先生口气过于温柔,让她沉醉。也许是她没听明白意思,认为这是丈夫对自己的体贴,反正愣了好一会。
刚才育婴师丽芳哭的时候,李太把莹莹抱了过去。
丽芳还坐在原地,没动,发呆。
又过了一会,李太抱着莹莹坐在沙发上,一脸落寞。丽芳就起身开始去打扫卫生。
边打扫边想,估计李太是不想让吴姐来插手,吴姐虽然是为李家服务多年的老人,深得李家信任。但到底是李老夫妇身边的人,自古婆媳多故事。如果是吴姐来管这边的保姆,必然会插手这边的很多家务。一来二去,难免李老夫妇会对这边的事知道更多。而且意味着李太以后对保姆有意见也不能直接说了。得通过吴姐。这个女主人有点尴尬了。
丽芳上二楼把脏衣服拿到洗衣房去洗上,又拿了工具准备去擦台面拖地。二楼实木地板,每天拖一次尚且能看到浮尘,现在几天没拖了,已经脏得很明显了。穿着拖鞋一踩一个脚印。
丽芳收拾着几个房间的卫生,把各种物品归类放整齐,又重点打扫卫生间,把所有台面,包括抽屉里面都整理了一番,又把浴室玻璃,地面,地漏,全部狠狠清理了一遍。
边干边想着吴姐来管这边的事,虽然很惊诧李先生作出这个决定,但很高兴。这么一来,吴姐就成了李家名副其实的管家了。虽然自己时常做一做管家梦,但心里深知自己的不足。尤其是在吴姐和玉芬面前,丽芳心悦诚服。
等到拖地时,听到李太在楼下叫自己。
丽芳站在栏杆前问:‘李太太,有什么事吗?’
李太说:‘不用做午饭了。有人送来。’
‘哦’原来是这样。
李先生是个爱干净的人,可以说有轻微洁癖,他应该是知道自己今天要重点打扫卫生,所以才让人送饭回来,省时省事。
这个男人的性格就是个谜,他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公司的事,有时候家里一点点小事却能想到。有时候呢,很明显的事却又视而不见,也不知是没看到还是装糊涂。有时说的话又出人意料,比如今天,谁能想到他都已经出门了,又回头来说出让吴姐来管保姆?
丽芳一看时间,不知不觉都快十一点了。
二楼全部打扫完,丽芳就下来开始拖一楼大厅。几天没打扫,可真脏。
边拖地还边不时望一眼院子外面。怕赵师傅送饭来自己看不见。
小区内禁止鸣喇叭,赵师傅每次送菜来都按门铃。时间久了,保姆掌握了大概时间,就不时望上两眼,车一停就跑了出去。
毕竟赵师傅也忙。每天除了固定接送垚垚上下学,还得随时接受李家人的临时安排,有时是李老夫妇要出门,又不愿自己开车,有时是晚上李先生喝酒了要去接。偶尔的,公司的司机忙不过来时,还帮忙接送客户,反正随时待命。打工人呐!
因为丽芳在客厅吭哧吭哧拖地,莹莹跑来跑去不安全,所以李太带她上了二楼。其实丽芳对李太没多大意见。就是她每次都在别人很忙的时候为一点小事计较,让丽芳觉得很烦。相处了这几年,她并不是心很坏,就是有些小事。但李太的优点是不怎么记仇。好多次保姆顶撞了她,过后她也没有算账。丽芳边干活,气消了一些。
这时,李先生的车停在了院外,丽芳急忙脱下手套,洗了手跑出去开门,李先生怎么还自己送饭回来了?
车门打开,下来的却是李先生的助理,难怪停在马路而不是车库。
孙小姐已经来过小区好几次了,报上李先生助理的职称,再开着李先生这辆车牌号醒目的豪车,自然是不用通报保安也会放行的。
孙小姐看起来不到30岁,大概26-7岁吧。和前几次一样,一头直发在脑后扎成马尾,戴着一副眼镜,穿着公司统一的黑色西裙配白衬衫,黑色细高跟鞋敲击着水泥路面,发出有节奏的蹬蹬声。单看这些,这是一个有气场的女人,身上有着职业女性的简洁,干练。和李先生一样,精力充沛。
见到丽芳,白皙秀美的脸庞微微一笑,很有亲和力。边从后座拿出几个打包盒边对丽芳说:‘王阿姨,我给你们送饭来了。’
丽芳忙上前接过,说:‘孙小姐,谢谢你还专门跑一趟!’
‘没事儿,李总说你们今天很忙。’孙小姐边说边上了驾驶座准备倒车走。没有一句多余的话。
丽芳退到人行道上,看到孙小姐很快就倒好车,摇下车窗对着自己微笑点了点头,车子一溜烟的驶往小区大门口。
丽芳低头看了看,应该是李先生公司食堂打包回来的。关了院门,慢慢回了屋里。
吴姐一直到晚上也没有来过这边。
李太今天在家带了一天的孩子。包括带午睡。晚饭时,明显精力不济。
带孩子看着轻松其实很累。两岁多的孩子,性格又活泼。不时这摸摸那动动,高兴起来还得陪着她蹦蹦跳跳,讲故事,读绘本,再喂几次饭,喝几次奶,上几次大小厕,运气不好还得换几次衣服。
今天丽芳除了吃饭时替换了一下,其他时间没管莹莹,平时养尊处优的李太乍然这么带一天,肯定累。兴许还腰酸背痛。
吃过晚饭,张老师和垚垚去了二楼,李太继续在客厅陪莹莹捉迷藏,跳舞。
一直等到丽芳收拾完厨房,浇完院子进屋,李太说:‘阿姨你忙完了吗?’
丽芳说:‘忙完了。有什么事吗?’
李太说:‘你带她去洗澡吧。’
丽芳说:‘洗完再抱回来给你吗?’
李太看了看丽芳,往沙发上一靠,疲惫的说:‘还是你带她睡吧!’
丽芳刚想问为什么?舌头打了个转,又咽回去了。除了于心不忍,还因为她毕竟不是带孩子的保姆,而是女主人。世上没有那么多为什么。
丽芳知道,自己又一次妥协了。
不过,能让李太知道带孩子的辛苦,足够了。
这天晚上,李先生很晚才回来。迷迷糊糊中,丽芳觉得应该是后半夜了。回来后在客厅坐着,既没有听到打电话,也没有泡茶。丽芳只听到了几声轻轻的,长长的叹息声。
也许是在为公司的事发愁?也许为家里这一摊事?也许另有其事。中年男人的压力来自各个方面。
当他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精疲力尽的回到家里后,大约只希望能有一口热茶,一顿饱饭,一个安静的环境吧?谁好谁坏,谁对谁错,有时他并不想知道的那么清楚,也没有那么多精力管吧?因为这在他的人生版图里,本来就不是最重要的。
丽芳太累了,很快就又睡着了。
第二天丽芳还是做了全家的早餐。
李太仍然白天在家带孩子,经过昨天的打扫,丽芳今天轻松多了,昨天下午就开了采购单子。今天李先生没有再让孙小姐送饭,而是丽芳做饭。
就这样,李太白天边带孩子边和家政公司联系,丽芳干家务,晚上莹莹还是跟着丽芳睡,倒也相安无事。
这几天李太吃完饭会马上带莹莹,让丽芳能安静的吃饭。丽芳午饭后休息,李太也没找茬,既没有让丽芳带孩子,也没有找借口把丽芳叫起来。而是自己带着女儿去二楼午睡。
这天中午,丽芳给李太煎了一块牛排,又炒了个芦笋炒虾仁,一个青菜,给莹莹做的猪肝泥菠菜粥。
饭做好,丽芳要带孩子,李太不让。带着莹莹,自己吃一口,再喂女儿吃一口。
牛排丽芳是煎好之后切成一小条一小条的。丽芳没有给自己留,全端上去了。
丽芳在厨房吃饭时,李太叫道:‘阿姨,这个牛排你自己没留吗?看着是一整块呢。’
丽芳淡淡道:‘没有,我吃芦笋和青菜就行了。’
李太说:‘你来夹一半吧,我一个人也吃不了这么多。’
这在以前,是绝不可能发生的。李太从来没管过保姆吃什么不吃什么,吃多吃少,这一点上李先生夫妇都不在意,两人很一致。
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不知道是不是李太这几天自己带娃,体谅了别人的辛苦?无论如何,李太还是有了一些变化。
李先生这几天早出晚归的,丽芳看不到他们夫妻的互动。
又过了两天,家政公司终于派人来了。
李太没有去公司面试,是公司直接安排来的。让先试试。
新来的保姆也姓吴。四十七八岁。一头短发,身材高大健壮,应该有一米七左右,国字脸,大眼睛,厚嘴唇,满脸的皱纹沧桑,有点粗手粗脚的,看起来也是个经历过生活艰难的大姐。现在先别管适合不适合了,有人来就行,丽芳心想。
李太进行了简单的问话后,还真的打电话给了吴姐让她过来一下。
李太就这点好,对李先生的决定很少反驳。甭管心里是怎么想的,大面上都会听从。
吴姐很快就来了。撑着一把太阳伞,依然是一身棉麻衣裤,白白净净的脸上挂着一些淡淡的笑容,慢慢向院子里走来。不知为什么,丽芳每次见到吴姐,就莫名觉得安心。就是心头火急火燎,见到她之后都不是事了。她的日子仿佛是那潺潺小溪,平静清澈,悠长舒缓,偶尔的小水花也让人心情明亮。
来到大门口换了鞋,进门朝李太点了点头,问:‘刚来的?’
李太给吴姐倒了杯茶说:‘我没有时间,以后劳烦你帮忙,多过来这边看看。’
天呢,丽芳突然觉得,其实李太很会讲话,只是自己不知道,或者是她不愿意和保姆像这样讲话而已。
明明是总换保姆李先生烦了,才让吴姐来管,到她嘴里却成了忙。谁不知道她这个李太太既不用工作又不用干家务,还有人伺候着?忙什么呢?
吴姐喝了口茶,笑吟吟的点点头。
问新来的大姐:‘你叫什么名字?’
大姐说:‘我叫柳枝。’
丽芳在一旁觉得好笑,因为家乡很多柳树,柳枝都是又细又长的,这位大姐高大壮实,实在不像柳枝。当然,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以后自己不需要一个人干活了。
这时,李太说:‘这是吴姐,照顾我爸爸妈妈的。以后你有不知道的就问她吧。她比较清楚。’
柳枝笑了笑,没说话。
丽芳觉得这应该也是个实在人。如果是圆滑一点的,肯定会叫吴姐一声啊,或随意打个招呼。可她没有。丽芳判断一个人实不实在,有她自己的标准,但凡喜欢客套的都不那么实在,哈哈哈。
吴姐笑着看了眼李太,说:‘小李太,我先带她各屋看看,告诉她要打扫的地方,饭菜口味我后面再慢慢和她讲吧?’
李太一笑,说:‘好,麻烦你了。’
丽芳听出来了。虽然让吴姐来教保姆,可怎么做还是听李太的。
记得以前李先生没结婚时,说过不要让吴姐上二楼,打扫卧室前必须经他允许。
现在早就破戒了。保姆每天按部就班的打扫,反正他出门了就打扫。
吴姐先领着柳枝去了三楼和二楼。又下去地下室,洗衣房。
又来到客厅和厨房。
笑呵呵的对柳枝说:‘你不用着急,慢慢来,有不懂的问我,或是你们太太都行。’
又看了看丽芳说:‘你还可以问小王,她在这里做了很久。你放心,这家的先生和太太都很好相处的’
李太坐在沙发上,听了这话脸色马上活泛了起来。丽芳也爱听吴姐说话,淡淡的,笑呵呵的,和风细雨。
又交代了洗衣服内外,颜色深浅不一的都分开洗。地板每天要用消毒水拖。
然后就加了柳枝的微信,和李太说了声。笑呵呵的出了院子门,回去了。
已经快到午饭时间了,吴姐也没留下来指点一下。
也对,那边老爷子夫妇开饭比较早,她要赶回去做饭。
新来的柳枝也去了厨房准备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