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临的自修复材料研究,在总工程师的力挺和她自身夜以继日的努力下,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利用高精度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她成功捕捉到了材料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微观裂纹产生、扩展以及特定夹层材料发生反应并填充裂纹的全过程。这为她的理论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
基于这些宝贵的实验数据,她迅速优化了材料配比和层状结构设计,并成功试制出第一块巴掌大小的样品。
在随后进行的破坏性测试中,这块看似普通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展现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性能。在经受了数倍于设计要求的极端高温和反复应力加载后,其内部产生的微观裂纹,竟然真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愈合”!虽然距离科幻小说里的完全自愈还有很大差距,但其表现出的损伤容限和抗疲劳特性,已经远远超越了现有的任何一种耐高温材料!
当测试结果出来的那一刻,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天呐!这简直是奇迹!”
连一向沉稳的陈院士,都激动地握住千临的手,连声道:“了不起!小千同志,你了不起啊!你为我们国家的材料科学,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总工程师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知道,这项技术的突破,意味着“东风之翼”项目最关键的材料瓶颈,终于被彻底攻克了!这不仅关乎项目的成败,更关乎国家的空天战略和民族的未来!
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上报到了最高层。短短几天内,基地就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几位肩扛将星、神情肃穆的军方高级领导,以及国家相关部委的负责人。
千临被要求向这些大人物们汇报她的研究成果。
汇报会在基地最高级别的保密会议室进行。千临站在汇报台前,面对着一排排威严的目光,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用她一贯简洁、精准的语言,阐述着自修复材料的原理、实验过程和测试结果。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激昂的语调,只有冷静的分析和确凿的数据。但正是这种纯粹的技术力量,带来了最强大的震撼。
“……初步测试表明,采用该材料制造的涡轮叶片,在模拟极端工况下的使用寿命,可提升至少45%,抗热冲击能力提升60%以上。后续优化,仍有潜力可挖。”千临做出了最后的总结。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良久,坐在正中的一位老将军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好!非常好!千临同志,你为国家立下了大功!”他转向总工程师,“这项技术,必须列为最高优先级,不惜一切代价,尽快实现工程化应用!要人给人,要物给物!”
“是!”总工程师响亮地回答。
随后,其他领导也纷纷发言,对千临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后续工作做出了指示。千临默默地听着,心里却没有什么波澜。对她而言,这只是解决了前进道路上的一个障碍,是系统任务中的一个节点。
然而,她敏锐地察觉到,在这些赞誉和重视背后,也有一些更加复杂的东西在悄然滋长。几位领导看她的眼神,除了欣赏,似乎还带着更深层次的探究和评估。她就像一件突然被发掘出来的“国之重器”,其价值被肯定的同时,也必然会被纳入更严密、更复杂的管控体系之中。
汇报结束后,那位老将军单独留下了千临。
“千临同志,你的才华和贡献,国家不会忘记。”老将军的目光温和,却带着一种洞察一切的锐利,“如此年轻就有如此成就,实属难得。你的家庭……似乎有些简单?”
千临心中一凛。来了。背景审查和更深层次的试探。
“我父母早亡,是组织培养了我。”千临用早就准备好的标准答案回应。
老将军点了点头,似乎并不意外:“嗯,组织就是你最坚强的后盾。你现在从事的工作,关系国家命脉,保密是第一位的。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或者工作上有什么需要,都可以直接向组织提出来。”
这话既是安抚,也是提醒。提醒她身份的特殊性,以及必须遵守的纪律。
“谢谢首长关心,我没有什么困难。”千临回答。
老将军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没再多问,只是拍了拍她的肩膀:“好好干,国家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送走高级领导后,千临的生活表面上没有太大变化,但她能感觉到,周围无形的“保护网”收得更紧了。她的权限更高,能接触到的核心机密更多,但相应的,对她行动的限制也更加严格。甚至连她宿舍窗户的朝向,都被“建议”调整到了更便于警戒观察的角度。
她知道,自己正一步步踏入这个时代权力和科技交织的核心旋涡。这让她感到压力,但也激发了她骨子里属于时空管理局王牌的挑战欲。
**而另一边,军工厂关于放射性物质泄露的调查,也在冯毅的主导下,悄无声息地进行着。**
霍凌风的指示很明确:彻查源头,控制影响,严格保密,同时确保白墨的安全。
冯毅不愧是侦察兵出身,心思缜密。他没有大张旗鼓地去查封那个老库房,而是通过查阅尘封的档案、走访退休的老职工、以及对库房周边环境进行秘密取样检测,逐渐拼凑出了真相。
原来,那个老库房里确实存放着一批早年从某个已撤销的军工研究所转运来的废弃实验设备和材料,其中就包含了几件带有弱放射性源的计量仪器。由于年代久远,管理混乱,其中一件仪器的防护层出现了破损,导致了小范围的放射性物质泄露。那位厂办副主任的家属,正是在清点过程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了长时间近距离照射,才引发了类似放射病的症状。
更让冯毅心惊的是,他还发现,似乎有人在得知库房可能存在问题后,非但没有上报,反而试图掩盖和销毁相关记录!而这个人,指向的正是那位厂办副主任!他之所以急于让白墨“治好”他的家属,并点名要白墨,很可能就是想利用白墨的名声来掩盖真相,一旦白墨宣布病人康复,他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将此事压下去。
“团长,情况基本查明了。”冯毅在保密电话里向霍凌风汇报,“确实存在放射性泄露,源头已经初步锁定。而且,有人为掩盖的迹象,牵涉到厂办的刘副主任。”
霍凌风的声音冷了下来:“证据确凿吗?”
“人证物证基本齐全。刘副主任近期的一些反常举动,也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处理掉。”霍凌风的语气没有任何犹豫,“放射性物质泄露非同小可,隐瞒不报,罪加一等!通知厂保卫处和纪律部门,秘密控制,彻查到底,绝不能让任何隐患扩散!同时,对外严格保密,就说是设备老化故障。”
“是!那白墨同志那边……”冯毅问道。
“她无意中揭开了盖子,是功臣。但这件事后续处理复杂,不要让她过多卷入。”霍凌风沉吟了一下,“你找个合适的机会,侧面提醒她一下,注意安全,有些事情到此为止即可。另外,医院那边,让陆衡多照应一下。”
“明白。”
一场可能引发巨大恐慌和严重后果的放射性泄露事件,就在霍凌风的果断处置和冯毅的缜密执行下,被悄无声息地控制在了最小范围内。那位试图掩盖真相的刘副主任,很快就因为“严重的违纪问题”被秘密带走调查,从军工厂的视野里彻底消失了。
白墨很快就感受到了变化。医院里关于那位“怪病”病人的议论声消失了。冯毅再次“偶遇”她时,表情轻松了不少,只是隐晦地提醒她:“白大夫,上次你反映的那个库房问题,厂里已经处理了,没什么大事,就是些老旧设备处理不当。不过以后啊,遇到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疑难杂症,您也多留个心眼,保护好自己最重要。”
白墨冰雪聪明,立刻听懂了冯毅的潜台词。事情解决了,但水很深,她最好不要再深入追究。她点了点头:“谢谢冯副官提醒,我明白了。”
同时,她也注意到,陆衡来医院的次数似乎……变多了?有时是送训练受伤的战士过来,有时是来和医院协调体检事宜,甚至有一次,他竟然是陪着他那个活泼的副手赵峰来看嗓子。
“哎呀,白大夫,您是不知道,我们营长最近可关心咱们战士们的身体健康了!”赵峰一边让白墨看他的喉咙,一边挤眉弄眼地说道,“一点小毛病都紧张得不得了,非拉着我来检查!”
陆衡站在一旁,耳根似乎有点发红,轻咳了一声:“赵峰,别贫嘴。”
白墨忍着笑,给赵峰做了检查,开了点药。陆衡在旁边看着,目光专注,仿佛白墨在进行什么重要的科研项目。
等赵峰拿了药,欢天喜地地走了,陆衡才对白墨说:“白大夫,最近……没什么麻烦吧?”
白墨知道他指的是什么,摇了摇头:“没有,一切都挺好的。谢谢陆营长关心。”
“那就好。”陆衡似乎松了口气,“对了,上次说的药品合作,我们已经拟好了初步方案,你看什么时候方便,我让负责后勤的同志过来跟你具体谈?”
“随时都可以。”白墨笑道。
“那……这个周末,你有时间吗?”陆衡像是很自然地问道,“我想……请你吃个饭,算是感谢你对我们部队的支持。”
白墨愣了一下,心跳似乎漏了一拍。这算是……约会邀请吗?她看着陆衡那张英俊但略显紧张的脸,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好啊。”
陆衡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好!那周六晚上六点,我来接你。”
看着陆衡带着一丝喜悦快步离开的背影,白墨的心情也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拨动了一下,泛起了涟漪。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未知的时代,似乎除了和千临并肩作战的信念,还有一些别的、同样温暖的东西,正在悄然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