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普车一路颠簸,扬起的尘土渐渐被甩在身后。
车窗外的景物从熟悉的田野土路,逐渐变成了更宽阔的柏油马路,偶尔还能看到穿着军装的人和刷着标语的墙壁。
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一种与乡村截然不同的、严肃而规整的气息。
白墨悄悄打开系统奖励的【部队大院生活指南】,快速浏览着里面的信息。
指南内容非常详尽,从军区大院的地理分布、各个部门的职能,到家属区的住宿规定、作息时间、购物地点(军人服务社),甚至还有一些不成文的规矩和人际交往的注意事项,简直是一本“大院生存百科全书”。
她一边看,一边暗暗记下关键信息。
千临则对车窗外的环境更感兴趣。
她的目光不时掠过路边的电线杆、偶尔出现的工厂烟囱、以及军车本身的机械结构,眼神里带着一种职业性的审视和分析。
系统奖励的晕车药效果极佳,哪怕路途颠簸,姐妹俩也没有丝毫身体不适。
经过几个小时的行驶,吉普车终于在一个挂着“八一”军徽和“xx军区”牌子的大门口停了下来。
门口站着荷枪实弹的卫兵,眼神警惕地检查着证件。
赵峰熟练地递上通行文件,卫兵仔细核对后,敬礼放行。
车子驶入大门,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
与公社的杂乱无序截然不同,军区大院内部规划得井井有条。
宽阔的水泥路两旁是整齐的白杨树,一排排红砖或灰砖的楼房错落有致,间或点缀着操场、礼堂、办公楼等建筑。
空气中似乎都带着一股子凛冽的秩序感。
“到了,这里就是我们军区大院了。”
赵峰放慢车速,语气带着一丝自豪。
“左边是家属区,右边是办公和训练区。医院和研究所都在里面,一会儿先送你们去招待所安顿。”
陆衡一路上话不多,大部分时间都在闭目养神,此刻也睁开了眼睛,观察着白墨的反应。
看到她眼中并无太多惊讶,只是平静地打量着四周,心里不由得又高看了她几分。
这个女人,总能处变不惊。
车子在家属区一栋看起来比较新的三层小楼前停下。
这里是军区招待所,专门用来接待外来人员和临时过渡的家属。
赵峰和陆衡帮她们把简单的行李搬下来。
“白大夫,千临同志,你们先在这里休息一下,熟悉熟悉环境。房间已经安排好了,生活用品也基本齐全。这是你们的临时出入证。”
赵峰递给她们两张盖着红章的硬纸片。
“明天上午,我再带你们去医院和研究所那边报到,办理正式手续。”
招待所的房间不大,但比公社的宿舍强太多了。
两张单人床,铺着干净的白床单,一张书桌,两把椅子,还有一个带独立卫生间的小隔间,虽然简陋,但五脏俱全,窗明几净。
“条件还行。”
白墨打量着房间,满意地点点头。
她从行李里拿出暖水瓶,准备去打开水。
千临则第一时间走到窗边,推开窗户。
外面是一片小小的绿化带,能看到不远处家属楼的阳台上晾晒着军绿色的衣物,还能听到孩子们嬉笑打闹的声音和隐约传来的军号声。
这里的生活气息,似乎比想象中要浓一些,但那种无处不在的秩序感,也让她微微蹙了蹙眉。
安顿下来后,陆衡并没有立刻离开。
他找了个借口,说是要跟招待所管理员交代些事情,让赵峰先回去了。
“白墨,千临同志,初来乍到,有什么不习惯的或者需要的,尽管跟我说。这边规矩多,不比公社自在,慢慢适应就好。”
等房间里只剩下他和白墨、千临三人时,他才有些不自然地开口。
“谢谢陆营长,我们会尽快适应的。”
白墨客气地回答。
陆衡点点头,目光转向千临,似乎想说什么,但看着她那副对外界漠不关心的样子,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知道这位千临同志性子冷,不善言辞,也不喜欢被人过多关注。
上次霍凌风那毫不掩饰的打量,已经让她有些不悦了。
“千临同志,听说你对机械和物理很感兴趣?”
陆衡换了个话题,尝试用她可能感兴趣的方式交流。
“我们军区有个附属的修理厂,还有个小型的科研所,虽然比不上大地方,但设备和技术人员还是有一些的。如果你有什么想法,或者需要什么材料,可以通过正常渠道申请,也可以……跟我说,我尽量想想办法。”
这番话,既是示好,也带着点小心翼翼的试探。
千临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
“谢谢。”
依旧是言简意赅。
但白墨注意到,她听到“修理厂”和“科研所”的时候,眼神里闪过了一丝微不可察的光芒。
陆衡见状,也不再多说。
他知道,对于千临这样的人,说得再多不如做得实在。
“那我先走了,你们好好休息。明天报到后,工作上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找我。”
他顿了顿,看向白墨,眼神里带着一丝不舍和叮嘱。
“照顾好自己。”
说完,他转身离开了。
送走陆衡,白墨关上门,长舒了一口气。
“看来,这位陆营长是真把我们当自己人了。”
她语气里带着点调侃,也有些感慨。
能在初到一个陌生环境时,有这样一位背景可靠、态度友善的军官照应,无疑是件好事。
“他想帮你。”
千临走到桌边,拿起纸笔,似乎又有了什么新的灵感。
“也想……通过你,了解我。”
她的语气很平静,仿佛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
白墨一怔,随即苦笑。
“你这脑袋瓜子,看得倒是清楚。不过,他对你,应该没有恶意,更多的是……好奇吧?毕竟你太特别了。”
她想起了霍凌风那让人不舒服的眼神,相比之下,陆衡的关注要坦荡得多。
“先不管这些了。”
白墨拿出【部队大院生活指南】,摊在桌上。
“我们先研究研究这里的‘生存法则’。明天去医院和研究所报到,才是真正的开始。”
姐妹俩凑在灯下,仔细研究起那份指南。
指南里不仅有规章制度,还有一些人际交往的“潜规则”。
比如,家属区里论资排辈现象比较明显,军官家属之间有隐形的等级;
比如,军人服务社的紧俏商品需要内部关系才能买到;
比如,说话要注意分寸,不该问的绝不能问,等等。
“比公社复杂多了。”
白墨看完,揉了揉太阳穴。
“规则清晰,也意味着漏洞更少。”
千临的关注点却不同。
“资源获取,需要更规范的途径。”
白墨点点头。
这意味着,她们想在这里立足,甚至做出成绩,光靠小聪明和“运气”是不够的,必须拿出真正的实力,并且要学会适应这里的规则,甚至利用规则。
当天晚上,白墨签到,系统似乎知道她们初来乍到,急需站稳脚跟。
【叮!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军区医院常见病快速诊断手册(内部版)*1,高级听诊器*1,少量止咳糖浆配方及样品*1。】
这奖励简直是及时雨!
诊断手册能帮她快速熟悉军区医院的病种特点,高级听诊器更是如虎添翼,至于止咳糖浆……白墨眼睛一亮,这东西在这个缺医少药的年代,尤其是在秋冬季节,绝对是能打开局面的“利器”!
无论是自用、送人情,还是将来有机会“创收”,都大有可为。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上午,赵峰准时来到招待所。
“白大夫,千临同志,准备好了吗?我先带你们去办理入职手续,然后白大夫去医院那边,千临同志去研究所筹备处。”
姐妹俩跟着赵峰,走在规整干净的大院道路上。
不时有穿着军装的人与他们擦肩而过,投来好奇或审视的目光。
办理手续的过程比想象中顺利,似乎陆衡已经提前打点过。
负责登记的干事态度和蔼,很快就办好了她们的临时工作证和档案交接。
随后,赵峰将她们分别送往目的地。
“白大夫,这里就是我们军区总医院了。”
赵峰指着一栋规模颇大的苏式建筑。
“院长姓王,政委姓刘,都是老革命。内科主任是李主任,外科是张主任。你的关系先落在内科,具体工作安排,李主任会跟你谈。”
白墨点点头,看着眼前这栋比公社卫生院气派了不知多少倍的医院大楼,深吸了一口气。
新的挑战,开始了。
“千临同志,这边是新成立的军工技术研究所(筹备处),目前还在借用修理厂旁边的几间办公室。负责人是高工,高志远,技术专家出身,人比较严肃,但很看重真本事。”
赵峰又带着千临来到一处相对偏僻、但门口有卫兵站岗的小院。
“你的档案暂时放在这里,具体参与哪个项目,高工会根据你的特长安排。”
千临看着那略显陈旧、但门口挂着崭新牌子的小院,眼神里第一次露出了近乎期待的光芒。
研究所……哪怕只是筹备处,对她而言,也意味着离她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姐妹俩在各自的目的地门口分别。
她们知道,从这一刻起,她们将在这个全新的环境里,各自开启一段新的征程。挑战和机遇并存,她们需要尽快适应,站稳脚跟,然后,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