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之是想把这些货批发给他们,由他们自己去折腾去卖,这样肯定就没有提成和底薪了,风险也要由他们自己来把控。
最主要的是裴之觉得她应该把精力放在收集信息,寻找优质货源上。
她还打算趁着这个暑假把小说完结,电子版做出来,然后争取投稿成功。
裴之说的这些裴东顺是完全没有意见的。
从两个人合作到现在,货源都是裴之提供的,所以裴之=货源。
而且他们完全可以趁这个暑假多搞些货,把货放出去让别人卖。
他们只当过桥的二道贩子,这才是来钱最快的方式。
整理好货物以后,裴之就把几个人都喊来开了个小会。
“今天把大家都喊齐,主要是想跟大家聊聊,我想和你们换个合作模式。”
“现在,我有两种选择给你们,第一,维持原状,开底薪和抽成给你们,你们自己去卖,卖多少抽多少。”
“第二个选择,我当你们的上游供货商,你们可以从我这里拿货去卖,卖多卖少是你们自己的本事,卖不出去的货可以来找我调换,但是时间不能间隔太久。经济不富裕的,我可以先借给你们五百块钱的货,你们拿去翻本翻利润。”
不出意外,都是第二个选择。
开完会后裴之就给他们分货。
短袖六块,长袖八块,裤子十块,外套十三,棉服十六
这是给他们的批发价格。
赵文轩和小崔先拿了一百件短袖和五十条裤子。
李生苗拿的一百件短袖。
刘壮壮拿的多,他把他妈喊来了。
刘壮壮的妈妈瘦瘦小小,但是力气贼大,一巴掌把她儿子拍了个趔趄。
“叔,我听大壮说跟着你赶集挣了不少了,我笨寻思着找你拿点货我也摆个摊去,挣多挣少也比在家伺候庄稼强。赶巧你这往外批发,我就多拿点,省的跑二趟了。”
裴东顺和裴之自然没有意见,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
几个人的货分完以后就都散场了,哦,对了,忘了说,李生苗把裴东顺的脚蹬三轮借走了。
回到家第二天,裴东顺不愿意闲着,回老家摆摊卖货去了,元元也不想在家待着,就跟裴东顺一起去了。
裴之劝元元在家歇两天,天热怕他中暑,裴东顺在一旁听着直翻白眼,心疼外八路来的弟弟,不心疼亲爷爷?
裴之对裴东顺的白眼只当看不见,笑话,一把年纪难道不知道冷热轻重?受不了自然就回家了。
她跟裴东顺这一年虽然相处的确实不错,但俩人的关系在裴之眼里还是塑料祖孙。
她敢打包票,等老头儿分配他自己遗产的时候,她能跟堂哥二八分就是烧高香了。
裴之搬进这个小院也有俩仨月了,偶尔出门也撞见过裴东顺跟邻居聊天。
邻居说这儿过不几年就拆迁了,说裴东顺房子买的是时候,裴东顺就开玩笑说等拆迁了正好给他大孙子留一套房子。
裴之听见这话白眼翻得比现在的裴东顺厉害的多。
对裴东顺这样重男轻女,要说不酸,那可不可能,要说酸吧,也没必要。
他都重男轻女一辈子了,你总不能现在就掰过来这念头吧?想让他改变观念,比做梦都像做梦。
那一批极具‘特色’的衣服和卫衣都到了以后,裴东顺就带着元元和一车货回去摆摊了。
当然,裴之在家过了超级超级悠闲的几天。
每天七八点起床,起来了先自己跳一遍广播体操,然后洗脸刷牙出门吃饭,吃完饭回来搜集信息找货源,录录她的文稿,下午就给那几个还在摆摊一线的朋友们分分货。
李生苗现在也不是自己摆摊了,望南也来了。
李守明去了市立医院检查一遍,医生说是重度胃溃疡,还不至于胃癌。
裴之:……
就很无语。
这个医院一直都很奇葩,她记得上辈子她姥姥村里有个孕妇生双胞胎剖腹产,结果手术医生把肠子当脐带给人家截了一段。
后来产妇术后感染严重,紧急送完了省城医院,这才知道出了这种奇葩的医疗事故。
赔了产妇家里一百多万,医生蹲了两年半的监狱,监狱出来以后又自己开卫生室去了,生意还特好……
医生的儿子是裴之高中同班同学,这事全校都传遍了,没人不知道。
裴之对县医院接诊李守明的医生非常无语,一开始没有任何检查全凭经验,还只有五分的把握,就敢说人家是癌症,这也就是李家人不愿意计较,这事儿要是摊裴之身上,她都想抱个炸药桶去医闹了。
确定李守明没事,只是需要慢慢将养,那望南就又跑出来和堂姐一起挣钱了。
裴之每天给她俩一百来件的货,姐俩每天蹬着车子天亮出发天黑回家,短短几天,晒的黑透。
时间有条不紊的走了几天,第一批货也卖了一多半了。
裴之看电脑看累的时候就会研究研究那一批‘特色’衣服,有四个款她已经想好怎么改动了,但是能不能操作还得去特殊学校问问老师,也不知道学校放没放暑假。
裴之提前给李老师打了电话,李老师说学校放暑假了,但是缝纫班的没放,因为他们一直有活儿干,家长和孩子们都觉得回家还不如在学校待着挣点钱。
裴之带着九件样衣去了学校。
裴之熟门熟路的走到教室,把手里衣服递给李老师,“李老师,麻烦你给看看,有没有啥办法稍微改动改动,让这些衣服变普通点。”
李老师叫过来两名女学生,把衣服递给她们,用手语交流了起来,裴之看不懂手语,干脆保持沉默。
高个的女同学在一件花花绿绿的棉服上比划了一会儿,李老师学给裴之,“她说,在这里缝个盘扣装饰一下,可能会好看点。”
“可以先做一件试试吗?我看看样品。”
女学生从她的工具箱里翻出来一条靛蓝色的粗布条,折成一绺,用缝纫机压上去。
然后又用这一绺布做了个几小盘扣和扣眼,然后缝在拉链两边,把盘扣和扣眼的距离稍微拉宽了一点,这样正好挡住了拉链。
原本大红大绿的布就挺喜庆,再配个黄不拉几的拉链就有点……
要说这个二代,也是够奇怪,有时候用超级新潮的设计,有时候又用土到爆的设计,风格割裂的厉害。
经过女生的手一改,确实好了一点。
“行,这款就这样了,拉链也拆了。另外几件,麻烦这些姐姐给参谋参谋。”
九件衣服,老师和同学一起商量都给出了方案,裴之挨个听过以后,就都同意了。
报价还是李老师自己算的,棉服的成本最高,因为得拆拉链,重新缝,棉服的手工费三块五,其他几个款都是两块多。
裴之给裴东顺打电话商量,决定所有款先改一半库存,试试销量对比怎么样。
特殊学校的老师们一人骑了一辆三轮车去了小院,裴之把衣服库存清点给他们后又付了一千的定金。
衣服拉走后,裴之接着回房间敲她的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