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他这番言论刚一出口,陛下那威严的面庞已经变得严肃无比,久久不语,陷入沉思,这不正说明老博士的计谋已初见成效吗?
\"唉——\"刘旦的一声轻叹打破了殿内令人窒息的沉默,他早已料到这老狐狸会使出这等阴险的招数。
这种论调看似忠心报国,实则是直击刘彻心中最敏感的软肋!
无奈之下,刘旦只能摇头轻叹,缓步走向大殿一侧,心中已经有了对策。
今日这老狐狸的一番煽风点火,妖言惑众,确实让老刘陷入两难境地,进退维谷!
所幸,刘彻膝下还有他这样一个孝顺体贴的好儿子啊!
正是当今燕王,刘旦!
眼下父皇愁眉紧锁,陷入进退维谷的为难境地,不正是他这个贴心孝子挺身而出、替父分忧的绝佳时机吗?
更妙的是,刘旦现在的屁股底下还没坐上那把金贵的龙椅呢!
俗话说得好,屁股决定脑袋,他现在的决策思路自然不必从帝王的角度出发。
此刻的他,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燕王的身份独断专行!
殿内众臣见燕王竟然不声不响地走向殿侧,心中顿时大惊失色,暗自惊呼:\"天呐,这老匹夫竟然真的把燕王给逼退了?\"
燕王党的官员们瞬间脸色大变,面露愠色,心中焦急不已。
之前燕王应对自如,游刃有余,根本不需要他们这些臂膀出面相助。
可如今燕王竟然败下阵来,似乎被那老博士的一番话所镇住,正是他们这些死忠拥趸冲锋陷阵的关键时刻!
李广、赵破奴等人面色阴沉如水,双眼喷火,他们正欲起身挺身而出,为主子排忧解难。
却见燕王向他们投来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示意他们不要轻举妄动。
众臣相视一眼,虽然满腹疑惑,但最终还是选择了重新坐好,不违背燕王的意愿。
一直跪伏在殿中央的老博士趁机抬眼偷偷窥探,嘴角不由自主地泛起一丝得意的微笑。
\"燕王啊燕王,你终究还是太年轻了,经不起老夫的一番言语攻势啊!\"
\"安安稳稳做你的王爷,日后做一个垂拱而治的守成之君,岂不美哉?\"
\"整日革新求变,自作聪明,到头来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罢了,何苦来哉?\"
老博士在心中洋洋得意,正准备收回目光时,余光却瞥见燕王在殿侧做出的一系列动作,不由得心头一颤,疑惑顿生。
\"这是要做什么?\"
只见燕王缓步走到大殿角落,那里放置着一尊铜质香炉,通体乌黑发亮,足有三尺见方,厚重无比。
燕王竟然毫不费力地掀开鼎盖,将内中的香灰倾倒而出,然后单手提起那沉重的铜鼎,朝着老博士的方向不紧不慢地走来!
老博士心中疑窦丛生,一股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燕王此举究竟意欲何为?
大殿内的文武百官都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注视着燕王的一举一动,浓重的压抑气氛中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紧张感。
\"燕王这是要干什么?如此反常之举,难道是……\"
群臣虽然各怀心思,但此刻所有目光都聚焦在燕王身上,唯独有两位大人物神情不同寻常!
龙椅上的刘彻神情淡漠,目光悠远,仿佛已经预见到即将发生的一切,他缓缓闭上双眼,不忍目睹接下来的凄惨一幕。
武将前列的卫青则是无奈地摇了摇头,明白事态已无可挽回,只能抬起宽大的衣袖,遮住了自己的面庞,不忍直视。
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寂静的殿堂中仿佛连根针掉落的声音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刘旦不紧不慢地走到老博士面前,居高临下地俯视着这位满头白发的老者,嘴角扬起一抹令人毛骨悚然的笑容,露出一口森白的牙齿。
\"你刚才那番话讲得真他娘的精彩啊,完全点中要害,不如你再重复一遍给大家听听?\"
老博士硬着头皮,强撑着最后一丝尊严,冷哼一声道:\"怎么,燕王这是想吓唬老夫吗?来啊,老夫不是被吓大的,有什么手段尽管使出来吧——\"
\"嘭!嘭!嘭!嘭!...\"
沉重的铜鼎被燕王高高举起,随即重重砸下,一次又一次,毫不留情地落在老博士的头颅上,鲜血飞溅,骨肉横飞,惨不忍睹!
每一击都伴随着令人毛骨悚然的闷响和骨骼碎裂的脆响,血肉模糊的场面让在场所有人都不寒而栗,脸色煞白!
不知砸了多少下,直到眼前只剩下一滩无法辨认的血肉模糊,刘旦才满意地吐出一口浊气,随手扔掉染血的铜鼎,淡然地拍了拍手上沾染的血迹。
\"呸,又是这种奇怪的要求,老子最近怎么总是遇到这种需要亲自动手的场面,都已经是第二次了!\"
\"真是晦气至极!\"
殿内大朝会上,一滩刺目的鲜血迅速流淌开来,殷红的血液宛若盛开的艳丽罂粟,诡异而妖冶,令人心底发寒。
殿内群臣无不呆若木鸡,双目圆睁,一副见了鬼的表情,眼前这超出常理的血腥一幕,几乎让他们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这可不是一介平民,不是一个随随便便可以处置的小卒,而是一位身居高位的朝廷命官啊!
而且还是能够参加大朝会的重要大臣,堂堂五经博士,不仅官职清贵,还备受儒林推崇!
燕王殿下竟然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在金殿之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活生生地将其砸成肉泥?
他怎么敢......等等,他好像是真的敢啊!
不仅敢,燕王更是已经雷厉风行地完成了这一壮举!
朝臣们有胆小的已经被吓得面如土色,双腿发软,瑟瑟发抖,生怕下一个遭殃的就是自己!
即便是那些历经沙场、见惯血腥的武将们,此刻也是心惊肉跳,暗自咋舌于燕王的雷霆手段和铁血作风!
此时此刻,他们才恍然大悟,燕王虽然以\"仁德\"闻名天下,但那只是对待普通百姓的一面。
面对敌国、外戚、世家这些对手时,燕王何曾手软过?哪一次不是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