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肖镇带着三下乡的志愿服务团队回到城里。
安排好了常态帮扶值班计划后,这才向上级汇报了“三下乡”活动的最终方案,这是建立在严密的各项农村数据实际调查结果形成的一整套当前最实际的落地执行方案。
每一个措施为什么这么做,能达到怎么样的效果,风调雨顺会有怎么样的收益,极端自然环境下又会遇到怎么样的困难。
还附一张跟全国气候气象的历史气候研判方案结合在一起。
就差明说今年过后可能会遇到数年年景不会很好。
得做好应对极端恶劣环境下的百姓生产生活问题。
包括他两年前徒步去粤州,今年借着由头搞的三下乡活动。
也是为了尽最大努力科学化去减轻接下来灾害对国家发展的危害。
如果还有人搞放卫星那一套,西郊国营农场的技术、设备配套、水资源应有尽有。
这才是什么水平,有那个技术吗?有那些机械设备吗?水资源除了南方,还有更丰富的吗?那放什么卫星。
还有他写的《大国崛起》这本书同样要让国人清醒的认识到差距。
差距不可怕,可怕的是不遵循发展规律,抛弃调查研究瞎几把张口就来,喊口号谁都会。
肖镇他又不在乎什么政治前途,他只需要踏实做好科研工作就是,最后请辞青联部长,他要把精力转向科研工作。
连出了和各调查团队共同制定的报告书后,肖镇就很有规律的每隔五天去一次怀柔水库旁边。
这里一个五个夹沟和一个四面环山小盆地平原的创新研究所和怀柔民兵培训学校(国防理工大学)。
港城华夏希望科技基金定向捐赠了6000多万美元的设备和物资,肖镇的创新所(911所)现在要养活1.6万人,肖镇只到现在还在吃陈雪茹的软饭,还没有创造一点成果和效益。
最外围是创新立体循环农场和农夫创新产业公司,主要是搞高精尖国防武器的,他大致做了规划,上级已经通过预案。
你以为他是家食品公司,实际它是搞国防武器实验生产、测试的,定型后就会分流到其他地方去,这里是个孵化器。
里面就有很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全部都是目前世界最好的设备和仪器,当然是走水山路十八弯搞回来的,这里是吃软饭吃得最多的。
还有那所配套的大学,这是他培养人才的地方。
五座山头是他种果树、搞规模化生态养殖的地方。
三座夹沟就是三座水库,也是三座梯级循环小水电,用的电都不和外界并网的。
里面合理科学化的挖了内循环运河水系。
为了保障这里的用水,怕干旱影响水位,这家伙又在渤海边弄了两座海水淡化厂,搞了6套潮汐发电设备供应海水淡化厂的电能。
拉了大水管到了这里供水,他这里分到了40%的淡水,其他的分给了沿管道的京津地区地方。
他来的时候,他的大管家朱成林正在农场组织收割农场的庄稼,全部是机械化收割。
“今年亩产达到多少了?”肖镇用勺子挖着西瓜问到
“630斤\/亩,你说的杂交技术培育到了1.5代,有得等!”文教授说道
“对待庄稼嘛我是很有耐心的,收割早记得弄一份报告来,我得给老林看看。
你们忙着吧,玉林农夫民用产品怎么样了?”
“所长,复兴电话机和整套通讯设备都已经做出来了,第一船货到目的地15天后发售。
复兴彩色电视机也弄出来,有3万台珑管技术的发售出去。
农夫山泉还有方便面有30万包已经发货给神龙零售了。
回款全部换成了主粮,正在运回来,这批粮食我们还是暂时放在东营那边蔬菜公司?”李玉林必须问清楚这批东西的安排
“放一半,拉回来一半吧,成林跟我进山去看看1号水电站,老李这下不用愁用电问题了,我们的水泥厂和特种金属厂怎么样了?”
“水泥厂年产达到了120万吨,不愁没人不要的,特殊金属那个不锈钢用具厂已经出货12船货了。”李玉林兴奋地说道
“哎总算看到回头钱了,陈雪茹老说老子吃她的软饭,男人必须要活得有骨气,自己挣钱自己花。
王成你那里政审一定要严格,不是什么人我都要的,我只要最好的。”肖镇不要脸的吹牛
众人全部给他回敬了一排中指,“嘿你们还不信?我们的信任呢?”肖镇叉着腰问他的手下们……
他和朱成林来到1号水电站,仔细检查着各项设备的运行情况。
穿过种满核桃树的山路,三座梯级水电站依次映入眼帘。
1号电站的机房里,潮湿的水汽裹挟着机油味扑面而来。
肖镇戴上绝缘手套,仔细检查涡轮机组的运行参数,指尖拂过微微发烫的金属外壳:\"老王,最近水位波动大,记得把智能调节系统的响应时间再缩短0.5秒。\"
技术员擦着汗点头,旁边的监控屏幕上,实时数据如流水般滚动。
攀上电站顶楼,脚下是波光粼粼的人工运河。这条蜿蜒18公里的水系,串联起农场、工厂区、实验室和学校、试验场、生活区,此刻正有满载实验器材的柴油小驳船缓缓驶过。
检查完水电站,肖镇又去了怀柔民兵培训学校(国防理工大学)。在学校里,他碰到了正在给学生们授课的章教授。
老教授看到肖镇,热情地招呼他过来,“肖所长,你来得正好,给这些学生讲讲你的科研经历,让他们也长长见识。”
肖镇也不推辞,走上讲台,开始讲述自己从金陵花卉种植学校到宝安扫盲学校,如今建设创新所的点点滴滴。
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眼中满是崇拜和向往。
讲述完后,肖镇和老教授在校园里散步交流。
老教授突然说:“肖镇啊,我听说你对接下来的气候有担忧,我们学校有相关的气象研究团队,或许可以和你的团队合作,一起应对可能出现的极端气候。”
肖镇眼睛一亮,这确实是个好主意,当即表示回去就安排对接事宜。
从学校出来,天色渐晚,肖镇望着这片自己倾注心血的土地,心中满是感慨。
他知道,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等着他,但他有信心带领大家,把这里建设得更加美好。
而对于隔壁四合院大学生技术员和秦淮茹什么的各种拉扯,关他什么事,贾东旭只是出去培训,又不是死人。
他现在有种紧迫感,他见不得这块土地生活的人因为人祸过得不好,他在尽自己的力量让国家更强大一点,到头还是得笑把底牌弄出来,有了苹果树,有了蘑菇腰杆子才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