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汉中王刘备听说关羽父子遇害,悲痛得哭倒在地;众文武官员急忙上前施救,过了好一会儿刘备才苏醒过来,被众人扶入内殿。诸葛亮劝说道:“王上请暂且不要过于忧伤。自古以来生死有命;关羽平日里性格刚直又自负,所以才有今日这样的灾祸。王上您应当先保养好自己的身体,再慢慢谋划报仇之事。”刘备说:“我和关羽、张飞二弟在桃园结义的时候,发誓同生共死。如今关羽已经去世,我怎么能独自享受荣华富贵呢!” 话还没说完,就看见关兴号啕大哭着跑来。刘备看到关兴,大叫一声,又哭晕了过去。众官员再次将他救醒。刘备一天能哭晕三五次,三天都滴水未进,只是不停地痛哭;泪水湿透了衣襟,斑斑点点都成了血渍。诸葛亮和众官员再三劝解。刘备说:“我和东吴,发誓绝不共存于同一天地!”诸葛亮说:“听说东吴把关羽的首级献给了曹操,曹操用王侯的礼仪将关羽祭葬了。”刘备说:“这是什么意思呢?”诸葛亮说:“这是东吴想要把祸端转移给曹操,曹操知道他们的计谋,所以用厚礼安葬关羽,让王上您把怨恨都归到东吴身上。”刘备说:“我现在就立刻起兵向东吴问罪,来洗刷我的仇恨!” 诸葛亮劝谏道:“不可以。如今东吴想让我们去讨伐魏国,魏国也想让我们去讨伐东吴,他们各自心怀阴谋诡计,等待时机来利用我们。王上您只应该按兵不动,先为关羽发丧。等东吴和魏国之间产生矛盾,我们再趁机讨伐他们,这样才行。”众官员又再三劝谏,刘备这才开始进食,传下旨意让川中大小将士都披麻戴孝。汉中王刘备亲自出南门为关羽招魂祭奠,整日嚎啕大哭。
话说曹操在洛阳,自从安葬了关羽之后,每天晚上一闭上眼睛就会看到关羽的身影。曹操非常害怕,就向众官员询问该怎么办。众官员说:“洛阳行宫的旧殿里有很多妖怪,您可以建造新的宫殿来居住。”曹操说:“我想要建造一座宫殿,取名为建始殿。只可惜没有优秀的工匠。”贾诩说:“洛阳有个叫苏越的优秀工匠,他最有精巧的构思。”曹操把苏越召来,让他画出宫殿的图样。苏越画好了一座九间大殿,还有前后的廊庑楼阁,呈给曹操看。曹操看了之后说:“你画的很符合我的心意,只是担心没有合适的栋梁之材。”苏越说:“离这里出城三十里,有一个潭,名叫跃龙潭;潭前有一座祠庙,名叫跃龙祠。祠庙旁边有一棵大梨树,高十多丈,足够用来做建始殿的大梁。” 曹操非常高兴,立刻命令工匠们到那里去砍伐。第二天,工匠们回来报告说这棵树用锯子锯不断,用斧头砍不进去,没办法砍伐。曹操不相信,亲自带领几百名骑兵,一直来到跃龙祠前下马,抬头观看那棵树,只见它高耸挺拔,树冠如同华丽的车盖,直直地插入云霄,没有弯曲的枝节。曹操命令砍伐这棵树,几个乡里的老人前来劝谏说:“这棵树已经生长几百年了,常常有神仙居住在上面,恐怕不可以砍伐。”曹操大怒说:“我这一生四处游历,普天下四十多年来,上到天子,下到平民百姓,没有不惧怕我的;这是什么妖神,竟敢违抗我的旨意!”说完,拔出自己的佩剑亲自砍树,只听铮的一声,鲜血溅了曹操一身。曹操惊愕万分,非常害怕,扔掉剑上马,回到宫内。
这天夜里二更时分,曹操睡不安稳,坐在殿中,靠在几案上就睡着了。忽然看见一个人披散着头发,手持宝剑,身穿黑色的衣服,一直走到他面前,指着曹操喝斥道:“我是梨树之神。你要建造建始殿,意图篡夺皇位,却来砍伐我的神木!我知道你的气数已尽,特地来杀你!”曹操大惊,急忙呼喊:“武士在哪里?”黑衣人拿着剑砍向曹操。曹操大叫一声,突然惊醒,只觉得头脑疼痛难忍。急忙传下旨意到处寻找良医来治疗,却始终无法痊愈。众官员都很担忧。 华歆进宫启奏说:“大王您知道有神医华佗吗?”曹操说:“就是江东给周泰治病的那个人吗?”华歆说:“正是。”曹操说:“虽然听说过他的名字,但不知道他的医术到底怎么样。”
华歆说:“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郡人。他医术的精妙,世间罕见。只要有病人,或者用药,或者用针,或者用艾灸,随手施治就能治愈。如果患上五脏六腑的疾病,药物无法治疗的,就给他喝麻沸散,让病人像喝醉了一样昏死过去,然后用尖刀剖开他的腹部,用药汤清洗他的脏腑,病人一点都不会感到疼痛。清洗完之后,再用丝线缝合伤口,敷上药物;或者一个月,或者二十天,病人就康复了:他的医术就是如此神奇!有一天,华佗在路上行走,听到一个人呻吟的声音。华佗说:‘这是饮食难以下咽的病。’询问之后果然如此。华佗让人取来三升蒜泥汁让病人喝下,病人吐出一条两三尺长的蛇,之后就能正常饮食了。广陵太守陈登,心里烦闷,面色赤红,无法进食,请求华佗医治。华佗让他喝了药,陈登吐出三升虫子,都是红头的,虫子的头尾还在动。陈登问这是什么原因,华佗说:‘这是因为吃了太多的鱼和腥物,所以才会有这种毒素。今天虽然治好了,但三年之后,必定会复发,到时候就无法救治了。’后来陈登果然三年后就死了。又有一个人眉间长了一个瘤子,痒得无法忍受,让华佗来看。华佗说:‘里面有会飞的东西。’人们都嘲笑他。华佗用刀割开,一只黄雀飞了出来,病人的病就好了。还有一个人被狗咬伤了脚趾,之后长出两块肉,一块疼一块痒,都让人无法忍受。华佗说:‘疼的那块里面有十根针,痒的那块里面有黑白棋子两枚。’人们都不相信。华佗用刀割开,果然像他说的那样。这个人真的是像扁鹊、仓公那样的神医啊!他现在住在金城,离这里不远,大王您为什么不把他召来呢?”
曹操立刻派人连夜把华佗请进宫内,让他诊脉看病。华佗说:“大王您头脑疼痛,是因为中风引起的。病根在脑袋里,风涎无法排出,只是服用汤药,是无法治疗的。我有一个办法:先让您喝麻沸散,然后用锋利的斧头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才可以根除病根。”曹操大怒说:“你这是想要杀我啊!”华佗说:“大王您曾经听说过关羽中了毒箭,伤了右臂,我为他刮骨疗毒,关羽一点都没有畏惧的神色;如今大王您这点小病,何必如此多疑呢?”曹操说:“手臂疼痛可以刮骨,脑袋怎么能砍开呢?你一定和关羽交情深厚,想趁这个机会为他报仇!”呼喊左右把华佗抓进狱中,拷问他的真实意图。贾诩劝谏说:“像这样的良医,世间少有,不可以轻易处置他。”曹操呵斥道:“这个人想趁机害我,和吉平没有什么两样!”急忙下令严加拷问。华佗在狱中,有一个狱卒,姓吴,人们都叫他“吴押狱”。这个人每天都用酒食供奉华佗。华佗感激他的恩情,就告诉他说:“我现在就要死了,遗憾的是我的《青囊书》还没有流传于世。感谢您的厚意,我没有什么可以报答的;我写一封信,您可以派人送到我家,取来《青囊书》送给您,以便传承我的医术。”吴押狱非常高兴地说:“我如果得到这本书,就辞去这份差事,去医治天下的病人,来传承先生您的医德。”华佗立刻写了一封信交给吴押狱。吴押狱一直来到金城,向华佗的妻子取来了《青囊书》;回到狱中,交给华佗检查。华佗检查完后,就把书送给了吴押狱。吴押狱把书拿回家中藏了起来。十天之后,华佗竟然死在了狱中。吴押狱买了棺材将华佗入殓安葬之后,辞去了差役回到家中,想要取出《青囊书》来学习,只见他的妻子正在那里焚烧这本书。吴押狱大惊,连忙去抢夺,可整卷书已经被烧毁了,只剩下一两页。吴押狱怒骂他的妻子。他的妻子说:“就算你学得和华佗一样神妙,也不过落得个死在牢中的下场,要这本书有什么用!”吴押狱只能叹息着作罢。因此《青囊书》没有流传于世,所流传下来的只有阉割鸡猪等小技巧,就是那烧剩下的一两页中记载的内容。
后人写诗感叹道:“华佗的神奇医术能与古代名医长桑君相比,他的医术高明到仿佛能看穿人的五脏六腑。让人感到惆怅的是,华佗去世了,他的《青囊书》也失传了,后世的人再也没有机会见到这部医书了!”
话说曹操自从杀了华佗之后,病情越来越重,又担心东吴和西蜀的事情。正在忧虑的时候,近臣忽然启奏说东吴派使者送来书信。曹操取过书信拆开一看,信中大致写道:“臣孙权早就知道天命已经归属于大王您,希望您早日登上帝位,派遣将领剿灭刘备,扫平两川,臣我就率领部下献上土地归降。”曹操看完信后大笑,把信拿给群臣看并说:“这个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炉火上烤啊!”侍中陈群等人启奏说:“汉室早就已经衰微了,殿下您功德崇高,百姓们都仰望着您。如今孙权称臣归附,这是上天和百姓的响应,大家的意愿一致。殿下您应该顺应天命和民心,早日登上帝位。”曹操笑着说:“我侍奉汉朝多年,虽然有功德惠及百姓,但地位已经到了王爵,名誉和爵位都已经到了极点,怎么还敢有其他的奢望呢?如果天命在我,我就做周文王那样的人吧。”司马懿说:“如今孙权既然已经称臣归附,王上您可以给他封官赐爵,让他抵御刘备。”曹操听从了他的建议,上表封孙权为骠骑将军、南昌侯,兼任荆州牧。当天就派遣使者带着诰命敕令前往东吴。 曹操的病情更加严重了。忽然有一天夜里,他梦到三匹马在同一个马槽里吃草,到了天亮,他问贾诩说:“我以前曾经梦到三马同槽,怀疑是马腾父子要带来灾祸;如今马腾已经死了,昨晚又梦到三马同槽。这预示着什么吉凶呢?”贾诩说:“禄马,是吉祥的征兆。禄马都归属于您,王上您何必怀疑呢?”曹操因此不再怀疑。
后人写诗说道:“三匹马在同一个马槽中吃草这件事实在值得怀疑,曹操却不知道这其实已经种下了日后晋朝建立的根基。曹操白白拥有着奸雄的谋略,可他又哪里能料到朝中像司马师这样的人呢?”
这天夜里,曹操躺在寝室里,到了三更时分,觉得头目昏眩,于是起身,趴在几案上休息。忽然听到殿中传来如同布帛撕裂的声音,曹操惊恐地看去,只见伏皇后、董贵人、两位皇子,以及伏完、董承等二十多人,浑身是血,站在愁云之中,隐隐约约听到他们索命的声音。曹操急忙拔剑朝着空中砍去,忽然一声巨响,震塌了殿宇的西南一角。曹操惊倒在地,近侍把他救了出来,转移到别的宫殿养病。第二天夜里,又听到殿外男女的哭声不断。到了天亮,曹操召集群臣说:“我在战争中度过了三十多年,从来都不相信怪异的事情。今天为什么会这样呢?”群臣启奏说:“大王您应该命令道士设坛做法事来消灾祈福。”曹操叹息说:“圣人说过:如果得罪了上天,祈祷是没有用的。我的天命已经到了尽头,怎么能挽救呢?”于是不答应设坛做法。 第二天,曹操觉得气往上涌,眼睛看不见东西,急忙召夏侯惇来商议。夏侯惇来到殿门前,忽然看见伏皇后、董贵人、两位皇子、伏完、董承等人,站在阴云之中。夏侯惇大惊,昏倒在地,左右的人把他扶了出去,从此就生病了。曹操召来曹洪、陈群、贾诩、司马懿等人,一起到自己的卧榻前,嘱托后事。曹洪等人磕头说:“大王请好好保养身体,不久之后一定会痊愈的。”曹操说:“我纵横天下三十多年,群雄都被我消灭了,只剩下江东的孙权,西蜀的刘备,还没有剿灭。我如今病危,不能再和你们相聚交谈了,特地把家事托付给你们。我的长子曹昂,是刘氏所生,不幸早年在宛城战死;如今卞氏生了四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我平生最喜爱的是第三个儿子曹植,他为人虚浮华丽,缺少诚实,又嗜好饮酒,放纵不羁,因此不能立他为继承人。次子曹彰,勇猛但没有谋略;四子曹熊,体弱多病难以保全。只有长子曹丕,忠厚老实,恭敬谨慎,可以继承我的大业。你们应该辅佐他。”曹洪等人流着泪领命退了出去。 曹操让近侍取出平日里收藏的名香,分别赏赐给各位侍妾,并且嘱咐说:“我死了之后,你们一定要勤奋学习女工,多制作丝鞋,卖掉鞋子可以换钱来养活自己。”又命令各位侍妾大多居住在铜雀台中,每天都要设祭,一定要让女伎演奏音乐,献上食物。又留下遗命在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七十二座疑冢,说:“不要让后人知道我的葬地,是担心被人挖掘。”嘱咐完之后,长叹一声,泪如雨下。不一会儿,就气绝身亡了。曹操享年六十六岁。当时是建安二十五年春天的正月。
后人有一篇《邺中歌》来感慨曹操:“邺城啊,就矗立在漳水之畔,这里必定会有非凡的人物从此崛起。曹操既有雄才大略,又有风流韵事,还具备文学才情;在他的人生中,有着君臣、兄弟、父子等多重关系。真正的英雄,心中绝没有世俗的庸念,他的出现和作为,又怎会轻易被常人看在眼里呢? 说起来,论起功劳,他是首功之人,可论起罪责,他也是罪魁祸首,其实这功与罪本就集于他一身;他的文章充满神韵,他的霸气尽显威严,这样的人物,又怎能随随便便就与平庸之辈为伍呢? 他在乱世中筑起铜雀台,与太行山脉遥遥相对,他的气势与事理和时势相互映衬。哪有像他这样的人会不做出叛逆之举呢?如果势力小的时候,他就成为一方霸主,势力大了就想称王称帝。当英雄气概受挫,他也会像普通人一样发出儿女般的悲叹,在无可奈何中心中满是不平。他临终前对着营帐明知这样做没有什么实际益处,但仍要分香给各位侍妾,这也不能说他就是无情之人。 唉!古人做事,无论大小,那些看似寂寞或豪华的举动,其实都有着深意。而那些书生轻易地去议论已经逝去的曹操,恐怕曹操在坟墓中也会嘲笑他们的书生气呢!”
话说曹操去世,文武百官都进行哀悼;一面派人到世子曹丕、鄢陵侯曹彰、临淄侯曹植、萧怀侯曹熊那里报丧。众官员用金棺银椁将曹操入殓,连夜把灵柩送往邺郡。曹丕听说父亲去世,放声痛哭,率领大小官员出城十里,跪在道路两旁迎接灵柩入城,把灵柩停放在偏殿。官员们都披麻戴孝,聚集在殿上痛哭。忽然有一个人挺身而出说:“请世子停止哀伤,先商议大事。”众人一看,原来是中庶子司马孚。司马孚说:“魏王已经去世,天下为之震动;应当早日确立继位的君王,来安定人心。怎么能只是哭泣呢?”群臣说:“世子应该继位,但是没有得到天子的诏命,怎么能贸然行事呢?”兵部尚书陈矫说:“魏王在外面去世,如果爱子们私自确立继承人,彼此之间就会发生变故,那么国家就危险了。”于是拔剑割下自己的袍袖,厉声说:“就在今天请世子继位。众官员有不同意见的,就以这件袍袖为例!”百官都很害怕。 忽然有人报告说华歆从许昌飞马赶来,众人都很惊慌。不一会儿华歆进来了,众人问他来的意图,华歆说:“如今魏王去世,天下震动,为什么不早点请世子继位呢?”众官员说:“正因为来不及等待诏命,才商议着想要按照王后卞氏的旨意立世子为魏王。”华歆说:“我已经从汉帝那里得到了诏命。”众人都很高兴,纷纷称贺。华歆从怀中取出诏命宣读。原来华歆讨好侍奉魏国,所以起草了这份诏命,威逼汉献帝颁布;汉献帝只得听从,所以下诏封曹丕为魏王、丞相、冀州牧。曹丕当天就登位,接受大小官僚的朝拜。 正在举行宴会庆贺的时候,忽然有人报告说鄢陵侯曹彰,从长安率领十万大军来了。曹丕大惊,于是问群臣说:“黄须小弟,平日里性格刚直,精通武艺。如今他带兵远道而来,一定是和我争夺王位的。这可怎么办呢?”忽然台阶下有一个人应声而出说:“我请求去见鄢陵侯,用几句话就能让他折服。”众人都说:“不是您去就无法化解这场灾祸了。”
这正是:且看曹氏兄弟中曹丕和曹彰之间的事情,几乎就如同当年袁氏兄弟中袁谭和袁尚的争斗一样。不知道愿意去说服曹彰的这个人到底是谁,且听下回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