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老大一家笑话的汉王朱高煦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只是,心思敏锐的太孙朱瞻基,早就发现了事情的不对劲,他觉得这次刺杀,必定与自己这个二叔有关。
朱瞻基开始暗地里调查靖难遗孤的事,由此认识了景清之女孙若薇。
朱瞻基和一代妖后孙若薇两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也由此开始。
另一边,朱胖胖觉得既然自己亲爹不相信自己,干脆上书请辞,把太子之位给老二算了。
朱胖胖拿着写好的折子,来到太和殿面见朱棣,碰上朱棣正在和一众武将商讨军务。
看到被禁足的儿子出现在面前,朱棣开始阴阳怪气的嘲讽朱胖胖小气。
打仗不给钱就算了,就连给将士换过冬的棉衣也不给换。
一旁朱棣的义子樊忠闻言急忙给朱胖胖解围,说今年黄河决堤,两岸的百姓都遭了灾,朱胖胖这才调动军备安置百姓。
其实,这次黄河决堤的灾民,有超过三分之一被朱高爔安排人带到岐王城安置了。
朱高炽花费的银钱,比剧中要少了不少,不过对于精打细算的朱胖胖而言。
省下来的钱,那肯定是攒起来,留着下次赈灾使用,反正不可能给他爹拿去造。
朱棣对于朱胖胖的处理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他的做法让老百姓切切实实的得到了实惠。
毕竟他朱棣本就是一个马上皇帝,下一任皇帝就需要仁政爱民,体恤百姓。
随即朱棣便屏退了众人,单独留下朱胖胖,开始给他解释起自己为什么不让他继续监国。
结果朱胖胖一直说自己有罪,两父子开始各说各的,这让朱棣一下子没了继续说下去的欲望,让朱胖胖先说自己的事。
朱胖胖从袖中拿出自己写的请辞奏折,朱棣看完后血压蹭的一下窜了上去。
“这是你的意思,还是老二的意思?”朱棣面色阴沉的问道。
“这是儿臣的意思!”
“好,很好!”朱棣闻言一声大喝。
“让了太子之位,你想去哪里?”
朱胖胖低头,唯唯诺诺的回道:
“儿臣出生在顺天,想回到顺天继续读书。”
朱棣都被气笑了,看着朱胖胖问道:
“你是想回到顺天,培植自己的势力,然后效仿朕,起兵勤王,把朕拉下来,然后自己坐上这个位置吗?”
朱胖胖听到这话吓得都开始语无伦次了,这个那个的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毕竟朱胖胖知道,他爹因为自己是藩王造反,最怕的就是自己儿子也学自己。
朱棣狠狠地注视着朱胖胖,眼神有些凶狠:“这天下是你的吗,这太子之位朕想给谁就给谁,什么时候轮到你做主了?”
朱胖胖被老爹的眼神吓得眼睛都不敢睁开,浑身颤抖,想说的话都憋了回去。
看到自己儿子这样,朱棣慢慢平静下来,冷喝一声:“滚!”
朱胖胖急忙拍了拍屁股跑了。
几天后,朱棣终于看完了朱胖胖批奏的奏折,颇为宽慰。
因为朱胖胖在处理奏折方面,甚至比自己做的还要好不少。
龙颜大悦的朱棣大半夜将已经入睡了的朱胖胖给薅了过来,对他的执政能力大为赞赏,对他说起了掏心窝子的话。
“老大,这几天我看了你这大半年批的折子,心里很是欣慰,你呀,现在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先把身体养好!”
“我要需要奖励你一点什么,你说吧,朕无有不允!”朱棣豪气的说道。
见自己老爹这么说,朱胖胖又提起上次的请求。
“儿臣什么都不要,只想辞掉太子之位!”
朱棣听到这里直接无语了,本来的好心情也被破坏了,随口问道:
“你不当太子,那谁来当呢?”
“老二,靖难的时候,他拼死护在你身旁,而且他身体强壮,办事果断,他...”
“闭嘴!”朱棣冷着脸喝道。
他又不是不知道老二朱高煦是个什么德行,这天下要是给他,估计没多久家底就被他给败光了。
“爹,你让我把话说完,”
“当年可是你拍着老二的肩膀跟他说,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
“爹,你是不是说过这样的话呀!这让我们兄弟以后如何自处。”
不得不说,朱高煦如今跟朱胖胖斗的不可开交,的确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来源于朱棣。
不过朱棣可不会认这句话,这是当初燕王说的,跟他永乐大帝朱棣有什么关系。
朱棣见老大请辞的原因是因为不想伤了和汉王的兄弟感情,当即命人将老二朱高煦也给薅了过来。
朱高煦可没有朱胖胖的高情商,听说自己大哥不想做太子了,当即表示他愿意当。
朱棣眼见老二确实有争储的想法,大怒,当即抽出剑,塞到朱胖胖手里,让他砍了汉王。
这话可把朱胖胖吓得不轻,眼见自己亲爹拉着自己的手,已经把剑架到了老二的脖子上。
朱胖胖也顾不得痛了,急忙用手抓住剑刃,不顾鲜血流的地上到处都是。
朱高煦见状也有些傻眼,自己亲爹这是真的想杀了自己啊,又见老大不顾手上的血,拼命抓住剑刃。
也是略微有些动容,急忙磕头认错。
朱棣见两人如此,心中也有所触动,再加上他本就不是真的想杀了老二,于是便就坡下驴地缓缓放下了剑。
他看着狼狈又满脸“真诚”的两个儿子,长叹一口气道:“你们都是我的儿子,我已经是万古不易的贼了,我希望你们兄弟能够和睦相处。”
朱高煦低着头,声音带着些许悔意:“爹,是儿子糊涂了,以后绝不再和大哥争这太子之位了。”
朱胖胖也忙道:“爹,儿臣也不再提请辞之事,愿与二弟兄弟同心,一起辅佐您治理天下。”
朱棣点了点头,神色缓和了些:“如此便好,你们要明白,这天下是朱家的天下,兄弟阋墙只会让外人看笑话。”
随后,朱棣命人给朱胖胖处理伤口,又语重心长地对二人说了许多兄弟之义,便让两人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