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想了想,看着方正化:“崔呈秀回京了?带他进宫。”
方正化点了点头,双手抱拳躬身:“是,皇爷。奴,这就去。”
“秦爱卿。当年浑河血战,你和戚家军余部死战八旗军,重创努尔哈赤。差点全军覆没。”
朱由检表情严肃,注视着秦良玉。说出这场战争。
原主的记忆,还是有印象。
“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朱由检忍不住,用原主的诗。来称赞秦良玉。
这位忠诚的女将军,唯一正史立传女将,《明史》将其与李成梁、戚继光等名将并列。着名军事家,明末民族英雄。
“在朕看来,秦爱卿是巾帼英雄,女中豪杰。”
“朕,在整个大明。最相信的人,就是你——秦良玉。”朱由检表情郑重,十分的严肃。
秦良玉听到最后一句话,心里十分的感动。多年前受过的委屈,全部烟消云散。
“陛下。老妪...”秦良玉心里五味杂陈,说话有些哽咽。
“秦爱卿。朕刚刚登基,北方建奴虎视眈眈。”
“山西的晋商,暗中走私铁器.粮食,运送到辽东的建奴手里。”
朱由检语重心长的开口,叙述道:“秦爱卿。朕希望白杆兵,扩军三万。”
“从今天起,白杆兵所有的军饷和粮饷,武器.火器,都有朕的内帑供应。”
“白杆兵,每一位士卒。每个月军饷,2两银子。”
朱由检语出惊人:“三万白杆兵。由你秦良玉来训练,你来指挥。朕,不会派遣太监去监军。”
秦良玉大脑一片空白:“???”
要知道,扩军三万。白杆兵每个士卒,每个月军饷2两银子。
那么一个月,就要支出6万两白银。
秦良玉回过神来,双手作揖,朝着朱由检行礼:“陛下。白杆兵扩军三万。臣需要去招募新兵”
“而且,还需要工匠来打造三眼火铳。”
朱由检点了点头:“这样吧,秦爱卿。朕命令工部.户部.军器局,全力配合你。”
“招兵的事情,你自己做主。朕,不会干涉你。也不会派遣监军。”
“王承恩。你让曹化涥,从朕的内帑。先拨款100万两银子,装上马车。”
“直接送到白杆兵的军营。”朱由检转过头,看着王承恩,命令道。
“是,皇爷。老奴亲自去办。”王承恩弯腰躬身,朝着朱由检作揖。
“方正化,马上让工部尚书.户部尚书进宫,朕要见他。”朱由检做事雷厉风行。
方正化面色严肃,双手抱拳行礼:“遵命,皇爷。奴,这就去。”
.....
一刻钟之后,工部尚书张维枢,户部尚书毕自严。一前一后走进来,穿着大红色官袍。朝着朱由检下跪。
“臣,工部尚书张维枢。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户部尚书毕自严。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由检坐在龙椅上,表情严肃,看着两位尚书:“工部尚书。朕,已经下旨。白杆兵扩军三万。”
“你们工部和军器局,一个月能打造多少把三眼火铳?”朱由检开门见山的问。
工部尚书张维枢,沉吟一会。认真思考片刻:“回禀陛下,军器局如果招募一批工匠,每个月打造500把三眼火铳。”
“那就招募。”朱由检点了点头,沉声道。
“户部尚书,你们户部要全力配合。三万白杆兵,一个月最少需要2万石粮食。”
朱由检表情严厉,注视着毕自严:“户部是有钱的。高起潜,已经从汉中回来。”
“瑞王,像朝廷缴纳650万两白银。”
“朕,已经命令王承恩,送进户部。清点,进入国库。”
户部尚书毕自严,苦笑一声。看着小皇帝,缓缓站起身双手作揖:“陛下。户部会全力配合,优先调拨粮食。送到白杆兵的军营。”
朱由检点点头,表示十分的满意:“毕爱卿。距离秋收还有几个月,这段时间你辛苦一点。”
“两京十三省,除了免税的陕西。”
“其他省份,户部都要官吏下去。盯紧秋收。”
“朕,会派遣东厂和西厂的人,跟随官吏,下到地方县城。”
朱由检表情严肃:“第一,是为了保护户部的官吏。免得遭到地方官员的暗杀。”
“第二,也是起到监督的作用。”
户部尚书毕自严,面色一僵。心里有些不好受。
朱由检说实话,心里面就认为。整个大明的官员,从上到下都在贪,70%的官吏都在捞钱。
现在还能派东厂和西厂,一起盯着。
还可以起到,互相监督。
“秦爱卿。你也听到了。每个月军器局打造500把三眼火铳。”
“朕,在吩咐御马监。给你们白杆兵,挑选5000匹战马,交给你来组建骑兵,进行训练。”朱由检缓缓开口,表情严肃。看着秦良玉。
秦良玉深呼吸,觉得自己责任重大。表情严肃,双手作揖:“是。陛下。”
“老臣,一定努力招兵。为陛下,训练出一只能打野战的精兵。”
朱由检语重心长道:“秦爱卿。朕不会干涉你。行军打仗,你比朕厉害。”
朱由检心里明白,自己不懂得打仗。行军打仗,他是外行人。没有经验。
到时候,整的成为朱祁镇,瓦剌留学生,“叫门天子”,那就遗臭万年了。
外行人不要去插手内行。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才去做。
秦良玉心里,不由得松了口气:“臣,多谢陛下。”
这个时候,方正化带着兵部尚书崔呈秀。走进乾清宫的正殿。
“臣!兵部尚书崔呈秀,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崔呈秀回过神来,连忙双膝跪倒在地。朝着朱由检伏地叩首。
朱由检站起身,身上披着一件狐皮大氅:“崔呈秀。事情办得怎么样?宣府额定兵员和实际兵员有多少人?”
“有多少人是吃空饷?有那些将领,参与到里面?”
崔呈秀回过神来,缓缓站起身,双手抱拳:“启禀陛下,宣府实际兵员,只有两万四千多人。吃空饷的人数,高达人。”
秦良玉站在旁边,听到这个时候,目瞪口呆。难以置信的神情。
“崔大人。你没有说错吧?五万四千人?”秦良玉忍不住开口。
崔呈秀转过头,注视着秦良玉:“秦...秦夫人?你怎么会在这里?”
朱由检解释道:“秦爱卿,现在是内阁次辅,兵部侍郎。朕,特意下圣旨。招她入京。”
“没错,秦阁老。陛下”
“千真万确,五万四千人吃空饷。而且,不是从先帝时期。”
崔呈秀语出惊人道:“根据臣的调查,宣府吃空饷。从万历二十四年,一直到现在。”
唰——
秦良玉满脸的震惊,仿佛听到无比荒诞的数字。
你说什么?万历二十四年?
崔呈秀继续说道:“陛下,崔阁老。宣府此次兵变,是所有的将领,都参与了。”
“二十年的岁月,贪了有四百多万两银子。”崔呈秀表情严肃,低下头不敢去看朱由检,心跳的有些厉害。
其他,他报错数字,应该是六百多万两。
秦良玉满脸的愤慨,连忙双手作揖:“陛下。这些蛀虫,都该杀!”
朱由检表情严肃,询问道:“崔呈秀。宣府镇,具体贪污的数字?”
“回禀陛下,根据臣的调查。贪污了四百七十二万八千九百两。”
崔呈秀连忙开口:“这些银子,臣已经全部押运回来。已经交给御马监曹公公。”
朱由检有些半信半疑,从头到尾,审视着崔呈秀。
“好,你辛苦了。”
“传旨,封满桂为宣府总督,七日之内上任。户部拨款100万两,给满桂作为军饷。”
朱由检缓缓开口,当场作出决定。看着王承恩。
崔呈秀回过神来,连忙开口,双手抱拳:“陛下。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
“说?”
“是这样的。臣在调查宣府的时候,发现有晋商勾结宣府将领,将武器等物资,由宣府运出,经过独石口运往科尔沁蒙古的草原。”崔呈秀语不惊人死不休。
朱由检大吃一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说什么?宣府的将领和晋商有勾结!”
“是的,原宣府副总兵。已经被臣杀了。”
“陛下,恕罪。”崔呈秀点了点头,咬了咬牙道。
“那你是怎么知道?”朱由检顿时纳闷了。
“是宣府镇的一个游击将军,像臣透露这件事。”
“晋商是谁?山西的哪一家?”朱由检追问起来。
崔呈秀想了想,缓缓开口:“山西,范家,范永斗。”
山西范家?范永斗!
这位在后世,汉奸名录上赫赫有名。可是妥妥的大汉奸,卖国贼啊。
朱由检眉头紧皱,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
秦良玉回过神来,心里怒火蹭蹭往上涨。双手抱拳:“陛下。臣,请求出兵。抓捕范永斗,顺藤摸瓜。”
朱由检缓缓抬起右手,表情凝重:“不需要抓捕。”
秦良玉目瞪口呆,有些措手不及。
“不用这么麻烦。秦爱卿,朕给你下一道圣旨。”
“你带着5000白杆兵,前往山西。对范永斗诛九族!”朱由检语不惊人死不休。
“崔呈秀,你作为朝廷的兵部尚书。带着朕赐予你的尚方剑,跟随秦爱卿一起去山西。”
朱由检咬牙切齿的开口,杀气腾腾的说出这番话:“你们照着范家的族谱,把他的九族全部抓起来。菜市场,斩首示众!”
秦良玉听到这番话,心里悬着的石头,总算是落地了。
这位年轻的皇帝,杀伐果断。这是一个优点。
大明上百年,再度出现一位雄主,力挽狂澜啊。
秦良玉热血沸腾,声音拔高八个分贝:“遵命!臣,一定不辱使命。”
朱由检想了想,话锋一转:“秦爱卿,汝一路舟车劳顿。我让王承恩,给你安排一处四合院。”
“先安顿好,你的家眷子嗣。”
“七日之后,你们一起出兵。”
“再说了,秦爱卿。5000白杆兵,路上也是需要吃饭的。烧饼需要提前准备,还有水。”朱由检想了想,慎重考虑。
秦良玉愣了一下,没有反驳。双手作揖行礼:“陛下,深谋远虑。”
“王承恩。你亲自去,给秦爱卿准备地安门附近,一处四合院。安排一些丫鬟和下人。”
朱由检语出惊人道:“还有,赏赐秦爱卿,白银500两,黄金100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