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后,扫盲班的学生带着自己的“家长”陆陆续续地前往教室。
苏凤昭比所有人都更早到,在讲台上坐等,来人都和她打招呼问候。
“婶婶~”张玫笑盈盈地问候。
杨玥拍了一下女儿的肩膀,“叫什么婶婶,在教室要叫苏老师,我在家不是和你说过了?”
张玫立马改口:“苏老师!”
苏凤昭笑了笑,摆手道:“没事没事,快坐下吧。”
有男人出任务的,只能叫孩子来开家长会。
孩子们看见了玩伴,忍不住兴奋劲儿,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地聊天。
分贝之高,吵得苏凤昭脑仁儿疼。
没想到……
有什么没想到的!早就预料到肯定会有这种局面,但是这些孩子也太能聊了吧。
学生在外面扒着窗户,看到自家孩子在里面不管不顾地聊着天,讲台上的苏老师脸色都变了,着急地给其递眼色。
更有学生直接进教室揪起自家的孩子教训,“我是不是叫你坐好了就不要再讲话了?待会儿苏老师的教鞭打在你手板心你才知道痛是不是?不要给我丢脸!”
苏凤昭上前阻拦,“诶!别动手!还没开始,他们想讲就讲,想讲什么就讲什么!”
吵是吵了些,但孩子多就是充满了活力。
苏凤昭掐着时间,到点后铃声响起,她也用教鞭拍打桌子,示意台下安静。
教室里的声音逐渐变小,苏凤昭也开始进入正题。
“各位家长好,我是扫盲夜课班的老师,也是班主任,今天是我们夜课班的第一次家长会,也是期末考试总结大会。”
门和两边的窗户都是开着的,学生们不怕热,人挤人、人堆人地挤在前后门和窗户边焦急地等待苏老师念出自己的成绩。
“我们先分发大家的答题卷,叫到学生名字,家长请上来领一下。”
“杨玥。”
张玫没有准备,根本没想到第一个就叫到了自己母亲,着急地站起来,还把凳子都弄倒了。
板凳落地的响声和摩擦声闹得她满脸通红,只觉臊得慌,一边后悔自己来参加这个家长会,一边硬着头皮继续下去。
她弯腰欲将凳子抬起来,身旁的何叔叔已经伸出了手,“没事,小玫,你先上去吧,我帮你捡。”
张玫低低道了声谢,就跑上讲台了。
外头的杨玥也莫名跟着脸热,怎么第一个就是她?难道她这次是第一名?还是倒数第一?
又发了几个人后,学生们都开始疑惑。
怎么不念分数,也不念名次?
难道是大家考得很不好?
众人不禁开始议论起来。
“你考得咋样?”
“我觉得我自己写得还行啊,我回去还对了一下之前的笔记,没错几个啊!你怎么样?”
“我也是,我感觉我都能拿第一。”
“嘁,别吹牛了,我也答得很好。”
外头吵闹,里面也有些闹腾了。
“你妈考了多少分?”
“77,你呢?哦不,你妈呢?”
“我妈考得比你妈高诶,85分!”
“嘁~我妈考了89我都没炫耀~”
“我妈考得比我期末考试还高。”
“这个题拿给我答,我能考满分。”
“你看天上飘着什么,一头牛,被你吹上天的!”
……
还在发答题卷,苏凤昭就没有管课堂纪律。
于美兰和田一山看着手中对方的答题卷,脸上都忍不住挂起了笑。
“媳妇儿,你的分比俺高。”
于美兰骄傲地挺直脊背,“那当然,俺可比你用功!娃都是随了俺!要是俺当初是个男娃,就不用做你家童养媳了,俺就能像大哥一样去读书了,哪里还有你的事儿~”
“你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小时候家里有钱,读书还不读,现在三四十岁了还不是要读!”
田一山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那你以后多教教我,哎,这学习真麻烦。”
小时候不爱学,长大了不得不学,还是不爱学, 但为了不落后于媳妇儿,学到脑壳昏也要学!
“徐小凤。”
苏凤昭念到徐小凤的名字,张玫就给何昌平让了路。
何昌平接过媳妇儿的答题卷,还没看到上面的分数就有些紧张了。
不知道她考得怎么样,她这几天在家里都有些魂不守舍的,突然就会念叨自己哪里哪里是不是写错了,叫他也忍不住跟着担心。
他是希望她越来越好的,自从她开始上扫盲班的夜课后,人也都自信了不少。
夫妻共同进步,感情才能更加长久。
他想和她长长久久地过下去。
何昌平坐回了座位上,看到答题卷上显眼的99分,还有满目的红勾,欣慰又欢喜,忍不住勾起唇角。
她真的很优秀。
如果当初她母亲没有离世,或许这张高分试卷会是一张高中试卷。
试卷发完,苏凤昭敲打桌子。
“这次考试,总体比期中考试要好,同学们的进步都很大,值得表扬,让我们为她们鼓掌。”
孩子们一边鼓掌一边欢呼,教室里的沸腾令站在外面的大人们脸色涨红,兴奋、开心、骄傲、自豪。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会要自己一个小孩来参加家长会。”
她这话一出,台下年纪小一点的孩子就闹腾了。
“对啊,大人才是家长啊,为什么要我们来啊?”
苏凤昭微微一笑,“现在,你们的爸爸妈妈是你们的家长,但等到你们长大,他们老了,就需要你们来照顾她们,就像你们小时候她们照顾你们一样。”
“家人之间,就是这样,相互照顾,相互体谅,相互包容。”
“所以,家长会只要是家人就可以来参加,无论老幼。”
孩子们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我今天开这个家长会也不是想让你们来领了成绩就回去,而是想你们谈谈,你们的家人,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这些扫盲班的同学,大多数因为家庭原因没能读书学习的。
不是她们不想读,不是她们读不好,而是她们没有机会和条件。
徐小凤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一个“小”字,她都能在本子上反复练上千百遍,写了又擦,擦了又写。
如果她幼时就能读书习字,她的人生会拥有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