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来到平安堂大院的树荫下,有石桌及藤椅,可以茶话歇息。
周怀民道:“咱的打井队,还需接受农会的调遣,所有打井工,都需穿农会发的衣服去打井,到时黄必昌会给你们发放。”
闫有泰不理解周怀民的用意,打井队听农会的安排也没什么,毕竟人家是出钱呢。
这自己的打井工,农会来发衣服,这分明是让我占了好处。这农会此举又是何必呢?
闫有泰毫不犹豫的承诺没问题,又道:“近日我听闻洛阳有一种新货,酷似琉璃,却称玻璃的,是咱周记的新货吧?”
周怀民道:“是,不过现在出货量已到极限,当前并无打算再招募代理商,现在都忙着农会打井的事,闫掌柜如帮我们把这事办好,下次开放一府的玻璃代理权,必定归你。”
闫有泰听了喜不自胜,他早已到洛阳看过,琳琅满目,送人做礼,特别有面,看了就让人心动。他这边已心满意足,随之不动声色的和身边亲家李梦祥使眼色。
李梦祥干咳了一下,凑上前来,问道:“周会长,刚才来的路上,见从大峪沟到你村里,这一路上热火朝天,进展神速,这路已铺设了一半,只是两边的沟渠尚未开挖,柳树尚未栽种,不知这柳树可有眉目?”
周怀民道:“尚没有,想着到时到各村子里收一下,移栽过来罢了。”
李梦祥喜道:“周会长,我家里靠着青龙山,家里多有山林,培育的有些树苗,平时衙门会采买一些,但也不多,不知周会长有没有意向直接采买?”
周怀民惊异,他还真没想到这明末还会有人专卖树苗,因为这个时候,明廷整个管理能力稀烂,整个北方都在疲于应付流寇,谁会闲的去做什么人工植树,绿化道路。现在无非是富贵人家采买一些,在院里和庄上种植,但量都不大。
这李梦祥家里的生意,本来就不是什么好生意,不过是祖上当过举人,有一些山田,一直靠着山田养活家族。
现在后辈一个个不争气,就出了他一个贡生,也没乡农前来纳田。
自从崇祯六年,流寇进入河南后,生意就一落千丈。
现在从闫有泰这里打听到了工程的细节,瞧准了这里有他的生意来的。
周怀民道:“当然,你若有树苗,我也不必费人力和心思去到处移栽。从大峪沟至县城有三十里,两侧皆种上柳树,每三丈植柳一株,大约需三千六百株柳苗。”
李梦祥心道,这人的心算竟如此之快,也不知道是不是提前已筹划好的,三千六百株柳苗,可真是一笔大生意,忙喜道:“作价几何?”
周怀民道:“我还真不知这柳苗一株的价钱,你平日售价多少?”
“幼苗每株两文,包运不?”
“需要包运、包栽、包活。”周怀民才没工夫在这上面花费人力和时间。
李梦祥心里更喜,盘算一番,每车能拉苗五六十株,大概需六十车拉完,招募七八个短工,半个月的工夫可以运、栽完毕。每个短工每天工价按五十文算,已是高的,运、栽成本在五六两左右,苗钱七两,便道:“三千六百株全包二十两如何?”
周怀民略一沉吟,道:“可以。”这笔小生意,也无需费事。
“李掌柜你那边既然木材多,不知劳工富裕不,如富裕我还有一货需要采买。”
李梦祥想都没想,直接一口答应。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想挣钱的饥民。
“我想让你多订做一些鸡鸭笼,越多越好,数量不限。做好便拉来,到时按市价结算即可。”
李梦祥今天这趟可真没白来,本想着可以小赚一笔,没想到还能另外接一个活,喜道:“还有什么吩咐?”
“就先做这些吧,怕你忙不过来,做完还有更多工程,你可多招人力备用。”
李梦祥心里埋怨,你怎知我忙不过来,只得先应了这两件事再说。
周怀民又再次和闫有泰强调,现在就马上回去,搭夜也要把打井队组建起来,明日上午必须派人来学习,先成立十个队,合计五十人,来了就分派到各村打井。
闫有泰和李梦祥领命,赶紧喜滋滋的回去。心里在想,这周家沟一定要常来,来了就能赚钱。
周怀民又来到学堂,先旁听黄必昌讲述农会的各种杂事。
黄必昌道:“现在各农会里的工具,像铁锹、板车、绳索,都是由总会提供,村民在使用过程中,有些会带到自己家里去,不知不觉就丢失了。但如果让村民自己购买,却又不行。我和总务堂里的分事商议,现在是这样,各村农会发放时,铁锹及其他用具,刻上领取人姓名,免费发放,但如丢失,则需照价赔偿。”
众人皆曰可行,刁民哪里都有。
周怀民补充道,“已完成浇地的农会,趁还没到收麦这段时间,可以先行组织创办村坊,特别是板车、铁锹等物,由村民自己生产。各坊的铁锭物料,可到周记冶铁坊处购买。”
黄必昌点头,指示下面坐着的苏文佩记下来,又道:“如今最大的问题,便是打井,黄必功你那边要尽快。”
黄必功吐槽道:“今天来开会还是好不容易挤出时间,现在人手确实不足,附近已没有闲的村民,一时也难找到劳工,实在分不开身。”
周怀民道:“此事我刚已解决,闫掌柜明日派五十人来,分为十队,黄必功你的人都有经验,明天全部到总部,每人带着一队,去村里现场教学打井。”
黄必功闻听大喜,五十人啊,十个队那只消两三天功夫,便能打完,这肩上的担子,减轻了许多。毕竟这每天旱死的麦苗,他可太清楚是多少了。
周怀民问旁边的谭铁匠,“谭叔,现在工具坊那边能跟得上不?”
谭铁匠回道,“还可以,自从有了陶瓷模具,而且咱这边的陶瓷,耐高温性能也比较好,铸件就快了很多。现在我们也全力保障打井一事。”
“好,黄必昌,你那边负责筑路的陈书英,今天来了没?”
堂下一人站出,有三十出头,瘦高个,言道:“周会长,是我,我是白窑的陈书英。”
“陈书英,我刚和西寺村的李梦祥,已商谈好路两边的柳苗,两侧三千六百株柳苗,他包运、包送、包活。他来时你接待一下,并和布告主事陈应魁走采购单子,交年叔结银。”
陈书英今日在周会长前露面,心里有些激动,直言一定办好。
禹大夫接过话茬,“民哥,黄知事,现在我这边派到各村的护理工,农会没时间整理出分堂,有的村给的环境实在简陋,我们护理工都是女流之辈,安全不能保证,在各村农会里也说不上什么话,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