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怀民一大早就来到织造坊。
织造坊从最初的十四名女工,现在已增加到三十多名,这一个栈房内,已显得有些拥挤。
其实这之中辞退掉的女工也不少,主要是手工艺不达标,极少两个是爱嚼舌头,做工期间闹出争执来。
现在多出来的女工,都是周边的村子里擅女红的妇女,这其中还有几个未出嫁的贫苦少女。
“大嫂,我给你们的新款式做的如何?”周怀民进门便问。
“量产的几款都比较简单,规格也一致,按你的要求,每道工序都有专人来做。已做好了十几件。你给的比较特殊的几款,工艺比较复杂,还找了咱村针线活最好的女工来做,昨天刚做好,我拿给你看。”说着,从桌子上拿出一个用丝缎裁方的包袱,四角缀流苏。绣了周记字样。
“这包袱做工不错。”周怀民看着这个颇为讲究的包袱,自己平时很少来织造坊,更没有对女工有过这些服饰包装之类的培训,“这是谁做的?”
“这是白窑村的梅婶做的。“ 大嫂刘世芳指着边上一个女工,年纪有四十多岁,衣着简朴,虽有补丁但也整洁干净,瘦长瓜子脸,眼角多有皱纹。
刘世芳听到,忙转脸过来,强笑和周怀民打招呼。
“梅婶,你之前是在哪做工?”周怀民问道。
“我在福王府做绣工,是轮班匠。“ 梅婶双手束前,颇有礼仪之范,缓缓答道。
经细问,原来白窑村是洛阳福王府的应役里甲,梅婶属于匠班第六甲,专司烧造琉璃瓦并织绣之务。祖祖辈辈给王府当织户。
所谓轮班匠,是指梅婶每三年需去福王府服役三个月。
“上次去服役是什么时候?”周怀民好奇问道。
“去年冬天。”梅婶说的是崇祯七年。
“那你刚从福王府服役回来,以你的手艺,想必能得到不少奖赏。”周怀民边打开包袱,边欣赏上次和允贞说的新款衣裳。
梅婶听了,眼圈发红,道:“东家有所不知,这福王府匠户服役并无工钱,仅领每日米一升的行粮。而这行粮,还常被承奉司太监及甲正两头克扣。”
刚说两句,眼泪就止不住的双双流下,“我服役回来,家里男人去县衙也应征服役去修补城墙,仅剩家里老娘和十岁小娃,饥饿多日,天又大寒,夜里已冻饿而死。”
大嫂忙搂住她好声安抚宽慰。
“你其他孩子呢?”
“还有一女,已嫁出去了。”梅婶默不作声。
“梅婶,你忙吧。”周怀民说完,拎着包袱去了平安堂。
刚迈入平安堂,就听禹允贞喊道:“民哥,正要找你,现在国栋那边又招收了一些附近村民,这些社兵档案是不是和之前的都一样?”
“不一样,你需要重新按照队、哨来整理,允贞,你出个布告,织造坊女工刘梅,工艺精湛,敢于创新,特嘉奖白银五两,并升为织造坊分事,分管织造坊工艺监督及改良之事。“
“我听元秀和我讲过,她貌似还是福王府的绣工呢。”
“好,你这会出,然后去纺织坊通告一下,通告之后,你直接去迎福小院等我。”周怀民说完,拎着包袱出去了。
这边禹允贞写完布告,和年叔一块用印后,领了银子,往织造坊去通告。
待到禹允贞念完通告,整个织造坊的女工个个面露惊色,刘梅家中已有几个月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又小儿刚亡,本来万念俱灰,只是为了挣口饭钱混日子罢了。如今听到通告及嘉奖、升任,心中仿佛又升起了希望,双手紧搓,手足无措,接过银子,边哭边谢。
禹允贞笑道:“梅婶不要谢我,是东家欣赏你的工艺和用心,他对工艺是非常看重的。”
有一两女工互视眼色,撇嘴蔑笑。
禹允贞顿了一下,又对众女工道:“各位女工,务必要听从织造坊分事刘梅的差遣和要求,遵从坊规,若是违背了,咱周记一向公事公办。你们忙吧,我还有事。“
众人皆曰称是。
禹允贞刚出栈房大门,就看到杂货店掌柜李升和美妆店掌柜张元秀各自忙来忙去,正准备各自门店的开张工作,问道:”你们准备的如何?“
“明日开张呢。”
“民哥让我去办事,我忙完了就来帮你们。”
“你去忙吧,不碍事。”
禹允贞双手怀抱着功劳薄,径直来到迎福小院,远远见小院内,周怀民头戴棉帽,身着社兵棉袄,腰扎皮带,手拿着包袱,背着手在庭院里踱步。
她放慢脚步,靠着小院门前的垂柳,轻风拂面,不自觉间轻笑了起来。
“民哥,你找我有何事?”
周怀民见禹允贞进了小院,驻足忙道:“上次你喜欢的那个款式,我看她们已经做好,我帮你拿了过来,你去屋里换一下,看看怎么样。“ 说完,从她手里接过功劳簿,把包袱塞给她。
禹允贞托着包袱,忙转身,轻声言道:“明日我再换,我先放屋里。”说话间,已进了屋。
待她出来,两人一块回了平安堂。
刚进门,国栋就招呼道:“社长,你的法子真管用,现在正是青黄不接之时,这方圆数里的贫苦人家,都接不上粮,抢着来做社兵。我们定的两百人,我现在已招了一半。“
“那也是我们舍得给兵饷,每月三两,这哪里去找?也只有民哥才敢这么做。”允贞接过话茬,一边把功劳簿放到书柜里。
年叔抄着账本,埋头道:”我看东家最妙的法子,是左手出钱,右手进钱。虽然社兵、女工们挣了钱,但明日这两店开张后,又要挣进来。“
“这叫经济微循环。”周怀民心情大好,围着煤炉喝茶烤火。
经济微循环,张国栋微微念道,佩服的直摇头,叹道:“你如此有才华,总是妙句偶得,身为生员,为何不再考乡试?依我看,你必定会中举。”
周怀民笑了笑,不再搭话,现在考举人,考进士,要当哪朝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