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如同小河村旁那条潺潺流淌的小溪,不舍昼夜。
转眼间,又是两年过去。
陈平安已不再是那个初来乍到、还需要为温饱发愁的六岁稚童。
如今的他,已是八岁的少年(虚岁可能更大些),身量长高了不少,虽然依旧偏瘦,但眉宇间那份超越年龄的沉静与智慧,却愈发明显。
蒙学课业早已完成,四书五经也能通读理解,甚至能写出像模像样的八股文章。
《白蛇传》和《天仙配》两部话本,早已通过墨韵斋传遍了青溪镇乃至周边地区,为他带来了不菲的收入和巨大的声望。
家里的茅草屋早已翻新成了青砖瓦房,田产也添置了不少。
陈家,在小河村乃至整个青溪镇,都已是无人敢小觑的存在。
而当年那个跟在他身后、扎着羊角辫的小丫头柳柔柔,也出落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
按照大夏朝的风俗,十三四岁的年纪,已是豆蔻年华,到了可以议亲的岁数了。
柳家虽然也沾了陈家的光,日子比以前好过了不少,但终究还是普通的农户人家。
女儿渐渐长大,模样又周正,性子也好,自然就引来了不少媒婆的关注。
这天,陈平安刚从外面回来,就看到一个穿着花布袄、脸上搽着厚厚脂粉的中年妇人,满脸堆笑地从柳柔柔家走了出来。
是村里的王媒婆。
陈平安脚步顿了一下,心里隐约猜到了什么。
果然,等王媒婆走远后,就听到柳柔柔家院子里传来她爹娘压低声音的交谈。
“当家的,刚才王媒婆说的那个…邻村张木匠家的二小子,你觉得咋样?”是柳母的声音。
“张木匠家?嗯…手艺不错,家里也还算殷实。那小子我见过,人老实,肯干活。”柳父的声音传来,带着几分思索。
“是啊,王媒婆也说那孩子本分,配咱们柔柔,也算是门当户对了。”柳母似乎有些意动。
“门当户对是门当户对…”柳父顿了顿,似乎有些犹豫,“可…柔柔她…”
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但那份迟疑,陈平安听懂了。
院墙另一边,正在帮母亲晾晒衣物的柳柔柔,显然也听到了父母的对话。
小姑娘的身体猛地一僵,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手中的衣物也失手掉在了地上。
她慌忙捡起,低着头,快步跑回了自己的小屋,将门紧紧关上。
陈平安站在原地,眉头微微皱起。
议亲。
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
柳柔柔的年纪到了,父母为她张罗婚事,在这个时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可…
想到柳柔柔刚才那煞白的脸色和慌乱的动作,陈平安心里莫名地有些堵得慌。
接下来的几天,柳柔柔明显变得沉默了许多,脸上也少了往日的笑容。
看到陈平安时,眼神总是躲躲闪闪,欲言又止。
陈平安知道她在为什么事情烦恼。
但他能说什么呢?
以他现在的年龄和身份,去干涉柳家的家事?去向柳父柳母承诺什么?
似乎…都不太合适。
这天晚上,陈平安正在灯下温习功课,为即将到来的第一次正式科举——县试做准备。
门被轻轻敲响了。
“平安哥…你在吗?”是柳柔柔的声音,带着一丝怯生生的犹豫。
“在呢,柔柔,进来吧。”
门被推开,柳柔柔端着一碗还冒着热气的汤走了进来。
依旧是她常送来的那种甜汤,但今晚她的神情却有些不同。
将碗放到桌上,却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站在旁边,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
“柔柔,怎么了?有心事?”陈平安放下书卷,温和地问道。
柳柔柔沉默了片刻,似乎在鼓足勇气。
终于,抬起头,看着陈平安,小声问道:“平安哥…我…我听村里人说…你们读书人,将来考取了功名,是不是…是不是都要娶城里的大家闺秀啊?”
声音细微,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和探寻。
陈平安心头一震。
来了。
这才是她这几天心神不宁的真正原因。
她在担心,担心自己将来会因为身份地位的悬殊而抛弃她。
看着女孩那双清澈却又充满了惶恐不安的眼睛,陈平安心里涌起一阵怜惜和…愧疚?
是啊,自己一直在努力向上爬,想要改变命运。
可在这个过程中,是否忽略了身边这个默默付出、一心一意对他好的女孩的感受?
他们的世界,正在因为他的“进步”而逐渐拉开距离。
这种距离带来的不安全感,足以让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辗转反侧,患得患失。
沉默了片刻,陈平安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
而是认真地看着她的眼睛,用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语气说道:
“柔柔。”
“嗯?”柳柔柔紧张地应着。
“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声音缓慢而清晰,“我将来能不能考中功名,会走到哪一步,都还是未知数。”
没有给她画大饼,没有轻易许下不切实际的承诺。
“但是,”话锋一转,眼神变得无比坚定,“有一点我可以肯定。”
“不管将来发生什么,不管我变成什么样子。”
“在我心里,眼前人,最重要。”
没有说什么“非卿不娶”的山盟海誓。
也没有说什么“富贵不忘糟糠”的陈词滥调。
只是一句简单而朴实的“眼前人,最重要”。
却如同最坚实的承诺,重重地敲在了柳柔柔的心上。
未来的事太遥远,谁也无法预料。
但他此刻的心意,是真诚的。
眼前这个默默陪伴、给予他温暖的女孩,在他心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位置。
这就够了。
柳柔柔怔怔地看着他,看着他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睛。
眼眶慢慢红了,有晶莹的泪珠在打转。
但嘴角,却慢慢地、慢慢地绽放出了一抹安心而羞涩的笑容。
她明白了。
平安哥没有忘记她。
平安哥心里有她。
这就够了。
“嗯。”用力地点点头,泪水终于滑落,却是喜悦的泪水。
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两人都没有再说话。
屋子里,只有油灯燃烧时发出的轻微噼啪声。
以及,两颗因为这句模糊却又无比真挚的承诺而紧紧贴在一起的心。
然而,送走了柳柔柔,陈平安心中的那份宁静却并未持续太久。
刚才那番对话,如同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起了他内心深处一直刻意回避的问题。
他和柳柔柔之间,除了那份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情谊,还横亘着未来巨大的、几乎无法逾越的鸿沟。
身份的差距。
认知的差距。
将来他若真的考取功名,踏入仕途,见识更广阔的世界,接触更优秀的女子。
他还能坚守住这份初心吗?
而柳柔柔,一个善良淳朴、目不识丁(虽然现在开始认字了)的农家女孩,又能否适应未来可能的官宦人家的生活?能否跟上他思想前进的脚步?
门当户对。
这四个字,在这个时代,如同沉重的枷锁。
他可以不在乎,但这个社会在乎。他的家人、未来的同僚、甚至柳柔柔自己,都可能在乎。
这份看似美好的感情,未来将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时间空间的阻隔,更是阶层和认知的巨大壁垒。
社会现实的压力,如同冰冷的潮水,一点点侵蚀着刚才那份温情带来的暖意。
陈平安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想要守护这份感情,仅仅依靠承诺和心意,是远远不够的。
他需要更强大的力量,更高的地位,足以打破那些世俗的偏见和规则。
科举之路,不仅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更是为了…守护身边的人。
这份认知,让他的目标更加明确,决心也更加坚定。
只是,柳家那边…
父母会不会因为媒婆的劝说,或者考虑到女儿的“前程”,而真的将她许配给那个“门当户对”的张木匠家儿子?
陈平安给出的那个模糊的承诺,又能否支撑柳柔柔的等待?
未来的变数,太多了。
拿起桌上的书卷,却怎么也看不进去。
窗外月色如水,静谧的乡村夜晚,少年心中却是一片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