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欢站在电信塔的废墟前,耳中仍回荡着深海低频共振的余韵。
海风裹挟着燃烧的石油味,将潘莉耳机下的血泊吹出细密的波纹。他弯腰拾起那枚染血的通讯器,指腹擦过侧面的凹痕——那里刻着一行微小的数字:t-91。
与郑国锋戒指上的“t-7”显然是同一套编码系统。
“吴组长!”
远处传来呼喊。调查组的后援车队终于冲破封锁,领头的是技术科的小林。
他抱着平板电脑狂奔而来,屏幕上是正在解码的档案:“杨院士留下的公式对应一个加密数据库,我们刚刚破解了第一层——”
吴欢接过平板,瞳孔骤然收缩。
屏幕上是一份泛黄的会议纪要扫描件,左上角印着模糊的鹈鹕衔枝徽记。
日期显示1991年12月25日,标题为《波罗的海共识第七次执剑人轮值会议》。
在与会者签名栏中,郑国锋的名字下方,赫然是吴欢意想不到的人:
吴振峰。
他也姓吴?和自己有什么联系?
吴欢的指甲几乎嵌入平板边缘。从年龄上看,吴振峰肯定是吴欢的父辈了。
但吴欢的父亲是吴仁山,一个山旮旯里的普通农民。
小林紧张地咽了口唾沫:“数据库里还有更早的记录。1989年‘松风计划’启动时,吴振峰是声波组的安防负责人。”
“杨院士呢?”吴欢猛地抬头。
小林脸色突然变得惨白:“刚接到医院消息…他醒了,但…”
滨海市立医院重症监护室
心电监护仪的滴滴声在走廊上就能听见。吴欢隔着玻璃看到,杨院士的病床周围站着三个穿黑色制服的人——是国安特别调查司,他们手里的检测仪正扫描着杨院士的视网膜。
为首的男人转身拦住吴欢:“吴组长,从现在起这个案子由中央直管。”他亮出证件,姓名栏写着“周临”,职务却是刺眼的空白。
病床上的杨院士突然剧烈抽搐,护士们冲进去拉上窗帘。在最后缝隙中,吴欢看到他挣扎着举起右手,五指张开又攥紧,重复三次——
那是他在向吴欢发送暗号:有内鬼。
周临顺着吴欢的目光回头,窗帘却已完全闭合。他微笑着递来一个密封袋:“现场发现的,你应该需要这个。”
袋子里是另一枚翡翠戒指,内圈刻着“t-91”。
“这是吴振峰的遗物。”周临的声音轻得像毒蛇吐信,“郑局死前让我转交,说你会明白‘波罗的海的雪’是什么意思。”
吴欢的血液瞬间冻结。他完全懵逼了。自己的父亲是吴仁山,和吴振峰究竟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平时,吴仁山总是避谈家事?难道自己还真的有显赫的家世吗?
想到这个问题,吴欢不由头皮发麻。
由于工作太忙,他已经很久没有和何凯伦联系了。何凯伦带着吴忧在省城生活,偶尔通个电话,一家人总是聚少离多。
不过,这一次,吴欢没有和何凯伦打电话,而是直接打通了吴仁山的手机。
“爹,你认识吴振峰吗?”
电话那边静默了一会,才传来吴仁山的声音:“吴欢,这世界的人很多,我哪认得?你怎么突然说起这件事?”
“随便问问。”
吴欢从吴仁山的态度意识到,这个吴振峰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