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阵紧锣密鼓的忙碌后,苏睿终于将从废墟之城千辛万苦带回的物资,妥善安置进了炎黄研究所。
其中,那台星际超远通讯设备被他尤为重视,专门放置在了研究所最为核心、安保最周全的区域。
毕竟,这台设备承载着他与外界建立联系,甚至找到回家之路的希望。
高强度的搬运工作让苏睿疲惫不堪,他深知此时的自己精力不支,难以对这复杂的通讯设备展开有效研究,于是决定先好好休息一晚,养精蓄锐。
第二天,精神饱满的苏睿一头扎进了对设备的钻研之中。
他心里明白,这台设备蕴含着远超当下认知的先进科技,贸然启动极有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只有透彻了解它的原理和构造,才有把握尝试开启。
当苏睿第一次近距离观察这台星际超远通讯设备时,瞬间被其复杂而精妙的构造所震撼。
设备的外壳由一种他从未见过的金属合金制成,呈现出深邃的银灰色光泽,在灯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外壳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细微纹路,这些纹路并非装饰,而是有着特殊用途。
小星通过扫描分析后告知苏睿,这些纹路是微电路传导线路,能够辅助设备内部的信号传输,大大增强信号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设备的前端,是一组庞大且精密的天线系统。
多个高增益、大口径的抛物面天线相互交错,宛如盛开的金属之花,每一片 “花瓣” 都经过精心打磨,表面精度达到了令人惊叹的毫米级。
这些天线能够精准地聚焦并定向发射、接收信号,实现跨越星际的远距离通信。
在天线的周围,环绕着一圈复杂的射频前端组件,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滤波器等紧密排列,它们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协同合作。
低噪声放大器如同敏锐的耳朵,能捕捉到极其微弱的信号,并将其放大,同时尽可能减少噪声的混入;
混频器则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巧妙地转换为中频信号,以便后续处理;
滤波器则如同一把精准的筛子,筛选出特定频率的信号,把其他干扰信号拒之门外。
设备的核心部分,是一个被重重防护的信号处理单元。
苏睿小心翼翼地打开防护外壳,映入眼帘的是密密麻麻的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芯片。
这些芯片如同设备的大脑,负责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纠错等一系列复杂的处理,同时对要发送的信号进行编码、调制。
芯片之间通过极细的电路线路连接,这些线路如同人体的神经网络,传递着海量的数据和指令。
在信号处理单元的旁边,是一个独立的指令分系统,它就像一位指挥官,将地面的控制信息准确无误地发送到设备内部,确保设备在规定的时间按照规定的参数执行规定的动作。
在设备底部,原本放置太阳能电池板的位置,如今是一个设计精巧的晶体能源槽。
这个能源槽造型独特,周围环绕着一圈奇异的能量转换装置,内部构造复杂,布满了微电路和能量传导线路。
苏睿推测,这很可能就是用来安置从神秘研究所获得的神秘晶体的地方,只有将晶体正确放入其中,才能为设备提供特殊的能量支持,进而启动设备。
此前,他凭借直觉以及对所掌握资料的分析,便已意识到这晶体大概率与通讯设备的启动紧密相关,而眼前这个晶体能源槽的发现,似乎印证了他的猜测。
说干就干,苏睿开启了漫长而艰难的研究历程。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他仿佛着了魔一般,每天除了短暂的睡觉和吃饭时间,其余时刻都全身心投入到对星际超远通讯设备的研究以及粒子加速器的安装工作中。
在研究设备构造时,苏睿发现其内部线路错综复杂,各种精密元件相互交织,犹如一座神秘的迷宫。
每一根线路的走向、每一个元件的功能,都需要他仔细甄别。
他借助炎黄研究所内的精密检测仪器,一点点探测线路的连接方式,分析元件的工作原理。
遇到难以理解的地方,他便查阅从废墟之城带回的相关技术资料,与小星一同探讨,常常为了弄清楚一个微小的细节,就耗费数小时。
安装粒子加速器同样困难重重。
加速器体积庞大,结构复杂,要将其与通讯设备精准对接,需要极高的精度和耐心。苏睿和小灰小心翼翼地将加速器移动到预定位置,然后开始进行线路连接和调试工作。
在连接过程中,他们发现部分接口不匹配,需要对接口进行改造。
苏睿凭借着在机械制造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亲自动手,对接口进行打磨、调整,确保连接紧密。
每完成一步,他都会仔细检查,生怕出现丝毫差错。
这一周里,苏睿遭遇了无数次的挫折。
有时,他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连接和调试,设备却毫无反应;
有时,设备会出现一些异常的波动,让他以为找到了启动的关键,可最终却发现只是空欢喜一场。
但他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每一次失败都让他更加坚定要成功启动设备的决心。
与此同时,医灵负责的机器人生产计划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医灵凭借着对机器人制造资料的深入研读,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基础工程机器人开展工作。
生产车间内,各种机械臂挥舞,零件在精准的操作下被组装成一个个机器人雏形。
截至目前,已经成功组装出 30 台基础工程机器人,而且按照当前的生产效率,接下来每天还能稳定产出 8 台。
这些新生产的机器人在性能方面表现卓越。
它们的机械手臂经过特殊设计,能够轻松承受 600 公斤的重物,在搬运大型建筑材料时,效率比普通人工快了整整 3 倍。
其配备的智能清扫系统,每分钟可以清理 15 平方米的场地,大大加快了基地建设前期的场地清理速度。
在进行挖掘工作时,机器人配备的专业挖掘装置,每小时能够挖掘 2 立方米的土壤,为后续的建筑施工奠定了良好基础。
医灵还在持续优化生产流程,对每一个机器人的性能进行严格检测,确保生产出来的机器人都能高效地投入到基地建设中。
小灰和小狼也没闲着,它们将研究所彻底清扫了一遍。研究所长期无人打理,灰尘堆积,杂物散落。
小灰和小狼分工合作,小灰负责清理地面的灰尘和杂物,它那灵活的机械手臂快速地清扫着每一个角落;小狼则专注于擦拭各种设备和仪器,让它们重新焕发光彩。
清扫结束后,它们又注意到研究所的门窗由于长期无人维护,不少已经摇摇欲坠,不仅影响美观,更对基地的安全构成威胁。于是,小灰和小狼决定对门窗进行修整。
小灰利用从研究所仓库找来的金属板材和工具,对变形的门框进行矫正。
它凭借着精准的机械操作,将弯曲的金属一点点扳直,再用焊接设备将连接处加固。
小狼则负责处理窗户,它仔细检查每一扇窗户的玻璃,对于有裂纹或破损的,小心地取下,然后换上新的玻璃。
在安装玻璃时,小狼使用特制的密封胶,确保玻璃安装牢固且密封良好,防止风雨侵入。
它们还对门窗的合页、锁具等部件进行了润滑和维修,让门窗能够顺畅开合,锁具也恢复了正常的功能。
经过小灰和小狼的一番努力,研究所的门窗焕然一新,既提升了安全性,又让研究所内部看起来更加整洁。
之后,它们又马不停蹄地加固周边的防御。
它们利用研究所内储备的建筑材料,在研究所周边设置了一些简易但有效的防御工事,如加固围墙、设置障碍物等,为基地的安全增添了一份保障。
终于,到了尝试启动星际超远通讯设备的关键时刻。
苏睿站在设备前,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紧张的心情。
他先仔细检查了粒子加速器与通讯设备的连接线路,确保每一处接口都稳固无误。
随后,他拿起神秘晶体,按照之前研究得出的结论,小心翼翼地将晶体放置在设备底部的晶体能源槽内。
这能源槽周围布满了复杂的符文和电路,晶体一放入,便与能源槽紧密贴合,发出微弱的光芒。
“小星,启动能量输出程序,按照我们之前模拟的参数,逐步提升能量输入。”
苏睿沉稳地说道。
小星迅速响应,控制着能源供应系统,开始向通讯设备输送能量。
随着能量的注入,通讯设备内部发出轻微的嗡嗡声,一些指示灯开始闪烁起来,但很快,设备发出一阵尖锐的警报声,所有指示灯瞬间熄灭。
“怎么回事?小星,分析一下故障原因。”
苏睿焦急地问道。
小星快速检索数据,说道:
“主人,能量输出出现了严重的波动,设备内部的能量平衡系统无法适应如此强大且不稳定的能量。这台通讯设备对能量的纯度和稳定性要求极高,我们当前的能源供应无法满足。而且,神秘晶体与设备的融合似乎也存在问题,晶体释放的特殊能量与设备内部的能量回路产生了冲突。”
苏睿皱着眉头,思考片刻后说:
“我们尝试调整能量输出的频率和强度,先将能量输出降低至最低阈值,然后逐步缓慢提升,同时密切监测设备的反应。另外,对神秘晶体的能量波动进行实时分析,看看能否找到让它与设备更好融合的方法。”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苏睿和小星不断尝试调整各种参数。
苏睿紧盯着设备的各项数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
小星则全神贯注地控制着能量输出和数据监测,不断向苏睿反馈最新情况。
他们一次次地尝试,又一次次地失败,但苏睿始终没有放弃,他坚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找到启动设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