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乔点头说道:“黄姨您说得在理,长生哥还是很好的,就是太好了,就被人给惦记上了,不过他现在已经结婚了,谁惦记都没用!”
宋长生听了乔乔的话之后,心里一点都不恼,反而甜滋滋的,觉得这是乔乔在乎他的表现。
他知道乔乔是因为现实情况太糟糕才选择嫁给他,换言之,乔乔并不是因为喜欢他才嫁给他,而是因为合适。
乔乔嫁过来之后一直积极生活,对他也很好,他觉得这样的日子很幸福,然而有时候他会怀疑这样的日子是否能过一辈子。
如果有一天,国家政策变了,再也没有了地主或者贫农之类的区分了,也没有了出行限制,乔乔是否会离开他?
宋长生是有些患得患失的,虽然他并没有表现出来。
而现在他听着乔乔“霸道”的话语,心里终于安定了下来,他感觉得出来,乔乔也是在乎他的,他并不是一头热。
乔乔看到宋长生笑得傻傻的样子,不解地问道:“你笑什么?”
宋长生笑道:“乔乔,我真高兴,高兴你心里有我,有我们这个家!你放心,我以后一定加倍对你好!”
至于外面的野花,他理都不会理。
乔乔心里高兴,脸上也露出笑容。
乔乔:“好了!我知道你的心意了!你不是要帮我干活吗?既然你不嫌累,那就一起干吧!”
既然自家男人心疼自己,她还是接受自家男人的帮忙吧,她如果总是拒绝自家男人的帮忙的话,时间久了,自家男人也就不帮忙了。
黄媒婆好笑地看着这对说着说着就腻歪在一起的夫妻,心里觉得新婚就是甜蜜。
有了宋长生的帮忙,乔乔今天的任务很快就完成了,当然,她所追求的是满工分的任务。
在下午四点多,记分员晃荡到这边的时候,夫妻俩就叫了记分员记工分。
记分员检查了一下夫妻俩所负责的田地,发现都被完成得很完美,田地里的杂草被清除得干干净净,没有伤到一株粮食苗子,而完成的量刚好达到满工分。
记分员点头道:“宋长生和柳乔乔今天都是满工分,今天每人都是十工分。”
说完,他在工分本上记下了两人今天的工分。
同时他在心里感慨,这夫妻俩的家里就这两人,两人还都如此能干,秋收后分粮食,两人一定会被分不少粮食,到时候他们的日子可比大队上的大部分人的日子都要好过。
乔乔两人完成了任务,和黄媒婆打了声招呼,就一起回家去了。
今天下工早,这时候也才半下午。
如今是盛夏,要晚上七点多钟才会天黑,现在还早着呢!
到了家,乔乔洗了一把脸之后问道:“长生哥,咱们现在去干什么?”
宋长生好笑道:“你都累了一天了,还想干活啊?你在家休息吧,我去山上看一下,能打猎就打猎,打不到猎物的话,就砍些柴火回来。”
他平常吃肉,可都是靠那山上的猎物的,要不然他也不能吃得人高马大,就是因为他平时不缺油水。
但他这是特例,他有打猎的手艺,所以打猎对他来说并不难,而对于大部分社员来说,打猎就难了,社员们想要山上的猎物,也只能挖几个陷阱撞撞运气了。
乔乔好奇道:“现在不是说一切都是集体的吗?山上的猎物也是集体的吧?你这样打猎没事吗?会不会被人举报?”
宋长生回答道:“原则上来说是这样,但是我可以悄悄打,打了藏在柴火里,只要不被人发现就没问题。”
虽然现在什么都讲究集体,但是谁能没有私心呢?
乔乔点头道:“哦,原来是这样啊!长生哥,我还没有上过山呢,我也要去!”
宋长生原本不想答应,她都累了一天了,他想让她休息一下,然而他还是禁不住乔乔的坚持,只好带着乔乔上山去了。
上山的路有些难走,很是崎岖不平,然而乔乔的心情很好,因为山上的风景很漂亮。
现在正是山花烂漫的时候,山上有各种花儿开得绚烂,绿树成荫,清风徐来,乔乔置身其中,整个人觉得心旷神怡。
乔乔感慨道:“原来山上的风景这么漂亮啊,如果没有危险又有时间的话,经常上山来也不错。”
宋长生回答道:“是啊,山上的风景很好看,但人要在能吃饱穿暖的情况下,才会有心欣赏美景。在几年前,我父母去世,我姐姐出嫁也帮不上我多少,我上山来都是奔着打猎填饱肚子的,那时候我从来就没觉得山上的风景漂亮。”
当时他的眼里就只有吃食,其他的都不在他的关注范围里。
乔乔想到当时的宋长生只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当时虽然大体能养活他自己,但没有人依靠,应该也是很辛苦的,她不禁就有些心疼他。
乔乔心疼道:“当时很辛苦吧?我记得你父母不是有兄弟的吗?你好像也有爷爷奶奶,我怎么没听你提起过?他们都没有帮助过你吗?”
宋长生淡淡说道:“再辛苦也过去了。我爷爷奶奶生了三个儿子,他们重视长子,疼爱幼子,我爹是老二,从小就被爷奶忽视,他总是干得最多吃得最少,我三叔结婚之后,我爷奶就提了分家,我爷奶跟着我大伯住,老屋子除了他们老两口住的那间之外,分了一半给大伯,另一半给了三叔一家,而我爹娘只分了一点钱就被赶了出来,相当于净身出户,我爷奶还让我爹娘每年都得孝敬他们。”
乔乔不解道:“既然你爹干得多吃得少,那你爹在那个家应该是重要劳动力才对,你爷奶当时怎么会舍得分家?分家了就没有你爹这样任劳任怨的老黄牛使唤了。”
宋长生苦笑道:“在我爷奶看来,分家了,我爹也是他们的儿子,他们要我爹帮忙,我爹就得帮忙。他们之所以分家,是因为三个儿子都成亲之后,三个儿子再生了孩子,家里的屋子就不够住了,而分家了之后,我大伯家和三叔家就够住了,只有我爹娘没有屋子住而已。”
屋子还是那么多屋子,只大房和三房住,他们还是能够住得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