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立志大红大紫的演员,都将华谊视为最佳选择。
杨尘顶住压力拍出的电影《以和为贵》,不仅打破票房纪录,更是让华谊迅速成为港岛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公司之一。
这部电影的成功很快传到蒋先生耳中。
连洪兴这样的社团都有不少粉丝反复观影支持华谊,为票房贡献力量。
蒋天生站在窗前俯瞰港岛,他不得不承认杨尘确实是个天才。
然而,这样的人若不能为自己所用,无疑是巨大的威胁。
不过,蒋天生并未忘记当年靓坤因意图谋害杨尘而落得的下场。
如今杨尘的事业蒸蒸日上,而靓坤早已成了历史。
甚至若非杨尘设局除掉了靓坤,蒋天生也不可能坐上龙头的位置。
蒋天生摇摇头,打消了对杨尘不利的念头。
或许未来某天他会对杨尘出手,但绝不是今天。
此刻,洪兴与东星仍在激烈对抗,蒋家也难以完全掌控社团中的强硬派。
在这个时候与杨尘翻脸,无疑是自寻死路。
蒋先生不仅不敢对杨尘有任何不利,还得依照之前的约定,按比例将社团的收益交给他。
经过电视台多次邀请,华谊最终同意参与节目录制。
杨尘带领剧组成员到场后,主持人简单寒暄几句便切入主题:
“当前港岛热议《以和为贵》这部电影,首先想请编剧先生分享一下,您是如何构思这个精彩故事的?是什么激发了您的灵感?”
令人意外的是,面对主持人的提问,编剧显得有些腼腆,挠了挠头后坦然回答:“这一切都得归功于尘哥。
他早已向我讲述了故事的大致框架,尘哥创作的故事自然精彩绝伦,我只是在他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细节。”
《以和为贵》的故事确实是由杨尘讲述给编剧,并由其根据大纲完成填充的。
主持人惊讶得合不拢嘴:“真的假的?如此优秀的故事竟然不是出自专业编剧之手?”
主持人转向杨尘问道:“杨先生,在准备节目时我听到大家都称呼您为尘哥,我可以这样称呼您吗?”
杨尘点头笑道:“当然可以,随你喜欢。”
主持人继续问:“尘哥,请问您的职业是什么?”
杨尘平静地说:“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商人罢了。”
杨尘旗下掌控着多家企业,如cleopatra、昆仑安保公司、华谊电影公司等,即便他在港岛停留时间有限,却掀起过数次重大 ** 。
自称“默默无闻”
,显然是杨尘的谦辞。
主持人感叹道:“尘哥并非编剧出身,却能构思出这般精彩的故事,实在令人钦佩!”
杨尘随意回应:“我从小就喜欢看电影,但市面上那些优秀的影片我都反复观看过,渐渐就想着自己能不能尝试写个好故事交给华谊拍出来呢?没想到居然成真了,或许正是因为我看过太多佳作,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吧。”
杨尘在接受采访时表现得十分谦逊。
这部电影屡次打破港岛的票房纪录,他可谓名利兼收,但换了别人可能早已得意忘形,他却依然保持低调。
这种态度赢得了许多观众的喜爱,大家都认为这样的人实属难得。
主持人转向导演提问:\"能否请教导演,电影中的精彩打斗场景是如何实现的?另外,拍摄期间剧组遇到了哪些挑战?\"
导演笑着回应:\"哪里有什么困难?多亏有尘哥全力支持,华谊上下都全力配合我们的工作。”
\"尘哥总是让我们专注于电影本身,所有问题都交给他处理。
能有这样的合作伙伴,我可以全心投入拍摄,无需分心。”
随后,主持人询问其他嘉宾,他们也一致向杨尘表达了感激之情。
观众和粉丝这才意识到,这部电影的成功离不开杨尘的巨大付出。
甚至可以说,若无他的支持,根本不会有这样一部现象级作品。
节目尾声,主持人再次将话筒递给他,邀请他发表感言。
杨尘承诺道:\"希望大家继续关注华谊,我保证未来华谊出品的每一部电影都是精品,值得大家走进影院观看!\"
观众深受触动,也相信以杨尘的标准,华谊绝不会让影迷失望。
在另一章节《沦为乞丐的陈浩南!山鸡王者归来?》中提到,这次电视台的采访堪称三方共赢:节目播出后,电视台收视率暴涨五倍;粉丝们则了解到更多幕后故事;而华谊借此机会进一步巩固了在港岛的地位,未来的项目必将获得更多关注。
节目播出后,一名乞丐却陷入疯狂。
乞丐浑身污秽,蜷缩在路边,恰好能看见马路对面商场一楼电视售卖区里的画面。
一台台电视中正播放着杨尘接受采访的场景。
当乞丐看到杨尘的脸时,如同遭雷击般浑身抽搐。
他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摇晃着穿过马路。
尽管隔着玻璃,他仍能通过液晶屏的文字介绍得知,原来杨尘的电影打破了港岛纪录,因而被邀请参加节目。
“啊啊啊啊啊!”
乞丐猛然发出刺耳的惨叫,行人纷纷惊恐避开,特别是牵着孩子的母亲立刻抱紧孩子快速离去。
这位乞丐并非他人,正是陈浩南。
望着屏幕上杨尘的成功模样,他满心嫉妒。
在他眼中,杨尘夺走了本属于他的东西,他对杨尘恨之入骨,越成功越令他嫉恨。
他拖着跛脚走到最近的电影院门口,发现电影早已超期上映,却因过于热门仍持续放映。
影院恳请片方延长档期,这对双方都有利:片方获得更多收益,杨尘自然也不会反对。
于是,《以和为贵》至今仍在上映。
陈浩南站在影院外,看到墙上的巨幅海报,在灯光映照下看清了背景简介。
当他意识到影片聚焦社团题材时愈发愤怒,怒吼道:“好啊杨尘,你这家伙,不仅毁了我的人生,还特地拍电影羞辱我是吗?!!”
陈浩南下意识认为杨尘拍了部电影针对自己。
但事实是,他对杨尘来说毫无意义,杨尘甚至不知道他还活着。
陈浩南无缘知晓那部电影究竟讲述何事,他如今仅是一名乞丐,每日靠路人施舍勉强维生,哪有闲钱看电影?
即便他真有余钱购票,破旧不堪、满身异味的他,恐怕连影院大门都无法踏入。
忽然间,陈浩楠状若疯狂,朝影院外墙的巨大海报扑去。
“可恶杨尘,你这废物!拍这种垃圾污蔑我,我岂会被你击垮?”
一边怒吼,他便伸手撕扯海报。
自始至终,两名保安注视着门外徘徊的怪异乞丐。
然而,他们并不愿多管闲事,只要对方即刻离去,便不会现身干涉。
但谁料乞丐突现癫狂,竟动手破坏海报。
保安迅速持棍走出影院,来到陈浩楠跟前。
“你这臭乞丐想死不成?”
“试试看。”
一侧的棍棒重重击在他的头顶,令他眼前一片眩晕。
乞丐被迫终止动作,在原地呆滞片刻后视力才逐渐恢复。
当陈浩南意识到是影院保安袭击自己时,愤怒更甚。
他往昔横行霸道,何曾受过这般羞辱?
仿佛陷入疯狂,也可能因那一击扰乱思绪,他伸出手指指向两名保安怒斥:
“我倒要问问,你们知不知道我是谁?我陈浩南,铜锣湾的老大!”
“跟大b哥混的!你们竟敢欺凌于我?告诉你们,你们完了!大b哥不会放过你们,他会为我主持公道!”
两名保安皆是一怔,并非被陈浩南之言震慑。
毕竟陈浩南之名早已无人畏惧,只是这乞丐癫狂模样实在少见,二人从业多年未曾遇此怪事。
见两名保安未再动作,陈浩南反而笑了:“哈哈!你们认出我了吧!”
“我是陈浩南!不好惹的!谁敢挑衅,必入医院!”
陈浩楠笑声响亮得有些刺耳,竟让一旁的保安也感到莫名不安。
转身间,他开始撕毁影院外墙上挂着的电影海报,嘴里还恶语相向:“杨尘,你等着吧,拍这种烂片来污蔑我,回去我就告诉你大哥,看我不收拾你。”
这时,刚好一部电影散场,一群《以和为贵》的影迷兴冲冲地走出影院,还在热烈讨论剧情。
他们迎面碰上正在辱骂电影是垃圾的陈浩楠。
粉丝们立刻愤怒了,但看到对方衣衫褴褛的模样,又不屑与其动手。
恰巧两名保安站在旁边,粉丝们便大声呼喊:“你们站那儿干嘛?那个 ** 在破坏海报呢。”
“他居然还在贬低我们的电影,你们影院难道不管吗?再这样我们就再也不来了!”
听闻指责,两名保安迅速拿起棍棒,气势汹汹地逼近陈浩楠。
哐当两声,陈浩楠应声倒地。
尽管已意识模糊,他仍在咒骂:“呵,有种啊,东星的人是不是?我陈浩楠也不惧!”
即使提起大哥的名字,也未能逃脱一顿狠揍。
因为那熟悉的称呼早已让人认出,他口中的大哥早已瘫痪多年。
被杨尘教训后,陈浩楠彻底沦为废人,别说对抗成年人,就连普通孩童也可能轻松制住他。
更何况是装备棍棒的保安?
两名保安毫不留情地殴打陈浩楠,边打边骂:“妈的,给了你机会你还蹬鼻子上脸!”
保安将满腔怒火倾泻在陈浩楠身上,没多久,他便伤痕累累,血流不止,昏迷过去。
保安们终于住了手,尽管那乞丐是主动挑衅,他们却也不敢承担相应的责任。
脏兮兮的乞丐自然不能待在影院门口,否则没人愿意靠近这晦气的存在。
于是,保安们直接将乞丐丢进垃圾箱。
陈浩南衣衫褴褛,深夜垃圾转运车到来时,连工作人员都没注意到他。
就这样,陈浩南随垃圾被送至转运车,最终倒在垃圾焚烧厂。
当他清醒过来时,四周全是垃圾,但他早已习惯这样的生活。
回想起所有,陈浩南明白自己已不再是昔日的陈浩南,如今只是个行乞的废物。
想起自己在影院前报出名字和大b哥的名字,换来的是保安的拳脚相加,他感到无比荒唐。
按照惯例,这片垃圾明天早尘会被焚烧,但陈浩南决定留下。
他打算与垃圾一同被烧毁,因为他觉得自己本就是垃圾。
躺在垃圾山上,他试图理清为何落到这般境地。
脑海中浮现杨尘的身影,他握紧拳头。
他始终坚信是杨尘毁了他的一切,杨尘是他的仇人,也是让他沦落至此的罪魁祸首。
正如他所想,因得罪杨尘,他才陷入这般狼狈境地。
然而,他将所有的过错与怨恨都归咎于杨尘,从未反思自己的错误。
承认错误意味着承认无能,陈浩南宁愿责怪杨尘。
但无论他如何怨恨杨尘,都无法对对方造成影响。
今晚的电影上映,他甚至觉得是杨尘安排的,意在抹黑他。
杨尘始终未曾将陈浩南放在心上,如今更是将其彻底遗忘。
陈浩南即便满心怨恨,也无力对杨尘展开报复。
作为成功商人的杨尘,在港岛各领域皆有深厚人脉。
相较之下,陈浩南不过是失去行动能力的乞丐,连见杨尘一面都成奢望。
陈浩南闭目放弃复仇念头时,却听见垃圾堆下传来低语:
“老大放宽心,蛇头值得信赖。
无人知晓咱们已至。”
“如此甚好,若让对方提前得知我归返,恐对计划不利。”
……
垃圾堆下的几道身影仍在悄声交流。
然而陈浩南已充耳不闻,因他刚辨出那个熟悉的声音。
犹如电视画面再现杨尘,陈浩南再度颤抖不已。
他睁开眼紧贴垃圾堆,缓缓向下方移动。
幸得今夜月色明亮,陈浩南终于确认其中一道身影确为故友——山鸡!山鸡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