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黑得像锅底。
哈齐尔城里,乱糟糟的动静压低了嗓门,却没停。
人影幢幢,在破败的街道上蹀躞。
车轮子滚过碎石,发出“咯吱咯吱”的闷响。
王大彪领着大部队,正悄没声地往城外头挪窝子。
他第三次紧了紧腰里的皮带。
(娘的,这活儿忒糙了…)
“都给俺麻溜利索地走!别他娘的磨蹭!”他压着嗓子吼,声音还是跟打雷似的。
旁边一个老兵赶紧拉了他一把:“彪哥,小点声儿…”
队伍像一条黑黢黢的长蛇,蜿蜒着消失在城门口的阴影里。
不是跑路。
是挪窝子,找地方藏起来。
林好的那个啥“蘑菇战术”…听着就…玄乎。
但他娘的,大帅说了,就得干。
主力化整为零,撒出去,钻进周围的山沟沟,林子地。
像蘑菇一样,平时看不见,等下雨…不对,等鬼子来了,就“噌”地冒出来咬一口。
(这能行吗…)王大彪心里直犯嘀咕。
但他瞅了眼前头弟兄们的背影,又把那点嘀咕咽了回去。
另一头,城南一处破院子里。
陈博文带着几个技工班的徒弟,正围着一堆铁疙瘩鼓捣。
油灯光线昏暗,映着他们满是油污的脸。
“这个…绊索…要拉紧点…”陈博文比划着,“这边的连环机括…得保证一炸就能引爆下一个…”
地上摆着几个刚弄好的玩意儿。
看着像…大号的铁罐头?不对,上面还焊接着钉子、铁片。
旁边还有用缴获的炮弹壳改的。
“土法连环雷”。
还有“绊发雷”。
(希望能多坑死几个小鬼子…)陈博文推了推眼镜,镜片上全是灰。
他想起林好那天说的:“博文啊,地雷这玩意儿,得搞出花样来,让鬼子踩也不是,不踩也不是,走哪儿都提心吊胆…”
(这不科学,但很土匪…)他默默念叨了一句林好的口头禅。
一个年轻徒弟手一抖,扳手掉地上,“哐当”一声。
陈博文吓一跳:“轻点!想把鬼子招来了咋的?!”
那徒弟吓得一缩脖子,赶紧捡起扳手,手忙脚乱地继续干活。
城东,“黑风之声”广播电台。
李墨涵正对着麦克风,摇头晃脑地念叨着。
“……父老乡亲们!咱黑风寨是啥?是替天行道的好汉!是反东岛救国的义军!”
“小鬼子是啥?是狼心狗肺的畜生!是祸害咱老百姓的强盗!”
“放下武器吧!伪军兄弟们!回头是岸啊!跟着黑风寨,有饭吃!有衣穿!还能当反东岛英雄!”
广播声嘶力竭,透过老旧的喇叭,在空荡荡的哈齐尔城里回荡。
(这能管用吗…)李墨涵心里也没底。
但他知道,这是大帅“蘑菇战术”的一部分——攻心为上。
瓦解敌军士气,争取伪军反正…听着挺玄乎,但…试试呗。
他清了清嗓子,又换了个更激昂的调门,继续卖力地广播。
城外,通往黑风山根据地的路上。
“飞毛腿”自行车运输队,正一趟又一趟地往根据地里运东西。
粮食,弹药,药品,还有一些能拆走的机器零件。
车队队长黄嘉琪,骑着一辆改装过的二八大杠,在队伍里来回穿梭。
“快点!再快点!天亮之前,必须把东西都运完!”她一边蹬着车,一边催促。
车轮碾过泥泞的路面,溅起一片片泥浆。
战士们累得气喘吁吁,但谁也没停下。
(这是在…搬家吗?)一个年轻战士抹了把脸上的汗,心里有点茫然。
刚打下来的哈齐尔,还没捂热乎,就又要撤?
但转念一想,大帅肯定有他的道理。
“飞毛腿”嘛,来无影去无踪,灵活机动,神出鬼没。
就像…游击队?
他咧嘴一笑,用力蹬起自行车,加快了速度。
夜色越来越浓。
哈齐尔城,像一个巨大的空壳,正在被黑夜吞噬。
只有城中心,那栋破旧的衙门里,还亮着一点灯火。
林好一个人坐在桌子后面,借着油灯的光,研究着地图。
地图上,哈齐尔那个圈圈,被他用红笔重重地划了几下。
周围,画满了弯弯曲曲的箭头,像一堆乱麻。
(蘑菇战术…麻雀战…这靠谱吗…)
他揉了揉眉心,感觉脑袋有点发胀。
这都是他临时瞎琢磨出来的土法子。
没啥章法,也没啥理论。
就是…硬着头皮,死马当活马医。
但他知道,现在,他必须得想个摆平法子。
为了活下去。
为了黑风寨。
也为了…哈齐尔城里的这些老百姓。
他抬起头,望向窗外。
夜空黑沉沉的,看不到星星。
只有风,还在呜咽着,吹过这座空荡荡的城市。
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