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仁的表现怎么样?”倪坤转移话题,问道。
实际上,倪坤并非只有倪永孝和陈永仁两个儿子。大儿子倪永忠是位医生,已被送往国外。二儿子便是倪永孝,而三儿子陈永仁虽为私生子,却更接近于法律上的排行。四儿子倪永义年纪尚小,才十六岁,倪坤计划等其成年后再送出国。
在香港,只需阿孝与阿仁负责倪家事务即可,其余两人难以担此重任。倪坤还有一个女儿,早已出嫁,对她不再过多关注。
如今倪家准备托付给倪永孝和陈永仁,倪坤自然关心后者状况。“阿仁表现不错。”倪永孝回答。
至于某些不足之处,他未提及。作为兄长,他始终视阿仁为至亲,理应包容。倪坤听后松了口气,“以后倪家就交给你们兄弟,切勿内斗。”兄弟失和,再庞大的基业也会毁于一旦。
“父亲放心,我懂的。”倪永孝郑重承诺。得到答复后,倪坤满意地点了点头。
“说到罗继,你打算怎么处理?”倪坤忽然想起什么,看向倪永孝问道。
“罗继……”倪永孝闭目片刻,随即睁开眼,“父亲,我想暂时留他一命。”
“哦?”倪坤略显惊讶。
罗继于倪家而言,地位非同小可,几乎与三叔回合。三叔掌管倪家诸多事务,手下还带着一帮打手,是名副其实的打手首领。然而不久前,他们得知罗继竟是警方卧底,而他能加入倪家,还是因三叔引荐,当年罗继曾救过三叔。
幸好后续调查并未牵连三叔,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倪坤父子原计划除掉罗继,但倪永孝改变了主意。
在游轮上,他曾向苏子文请教,得到的回答是:“只要能为己用,何须在意身份?即便是警方卧底又如何?”
受此启发,倪永孝决定转变策略。罗继虽是卧底,却可间接为己所用,无需直接招揽,只需通过罗继传递一些虚假信息即可。
倪坤听后表示赞同,毕竟仅靠清除一人无法彻底解决问题,警方定会再派卧底。“既然如此,不如化敌为友。”
“父亲,”倪永孝神色凝重,“我打算对付国华、黑佬和文拯三人。”
这三人实力渐长,已不复从前服从管理的状态,若任由发展,未来必会脱离掌控另立门户,这是倪永孝绝不能容忍的。
倪永孝志向远大,他渴望掌控更大的权力版图。
倪永孝年少时曾迷恋电影《教父》,立志要成为那样的人物。如今,涉足江湖、处理家族事务的他,对此愈发向往。倪家鼎盛时期有四大头目:甘地、国华、文拯和黑佬,而韩琛当时只是个小角色。
甘地出事后,倪家由倪坤掌控,四大头目减为三大头目。倪坤有意扶持韩琛,认为他是最忠诚的人选。韩琛上位后,倪家的地盘重新分配,但问题浮现——国华、黑佬和文拯都萌生独立念头。
一次聚餐中,国华直言不愿再向倪家缴纳分成。起初,大家对三七分成并无异议,毕竟每年也有可观收益。然而,随着根基稳固,三人逐渐不满。凭什么倪家坐享其成?即便他们努力经营,一年数百万的收入,七成却要上交。在这个金钱至上的世界,尽管心中不甘,他们也只能妥协。否则,单凭一人之力,根本无法对抗整个倪家。
“这几个人的位置,确实需要调整了。”倪坤听完后,神色平和地说。
细数起来,除了韩琛外,国华、文拯和黑佬都是倪坤执政时期的老班底。即便最短的,也当了十多年的老大。如今时日已久,他们羽翼渐丰,有了独立发展的想法。
其实上次国华三人找韩琛吃火锅拒付费用,是在试探倪家的态度,并非真心拉拢韩琛。若韩琛答应,自然最好;他们只是想释放信号,看看倪家如何回应。若是倪家能够接受,下一步便是断供,再逐步削弱倪家的力量。但若倪坤或倪永孝有所激烈反应,他们就会暂时退却。
归根结底,这只是试探。
“有您这句话,我就安心了。”倪永孝听后,露出释然的笑容。
此前,他虽有此意,却又担心父亲倪坤不同意。毕竟,国华等人并未显露出反叛之心,还是一直追随父亲的旧部。万一倪坤顾念兄弟情谊,阻止行动,他便只能延后计划。如今父亲表态,他便可放手行事。
……
“你有地皮?”蒋芸芸疑惑地看着苏子文,“阿文,地皮从哪来的?”
“倪家提供的。”
苏子文直言相告,未作隐瞒。蒋芸芸本就在江湖中,更是台南帮的双璧之一,对倪家并无排斥。得知此事后,她点头表示理解。
“不过,阿文……”
蒋芸芸思索片刻后说道:“如今香江房地产市场形势不佳,我们贸然入市,可行吗?”
倪家毫不犹豫地出售地皮,显然对香江楼市前景缺乏信心。
“别担心。”苏子文自信地笑道,“我对香江未来的楼市状况了如指掌。”
他所言非虚。即便李超人对楼市再重视,也不及他对未来楼市和房地产业态的了解深刻。
某些细节或许他不清楚,但大局观至关重要。
“既然如此。”蒋芸芸被他的信心感染。
“一切都安排妥当,那资金如何解决?”
“这片地皮价值一百二十亿港币,若要立即开发,还需数十亿资金,后续建设同样需大量投入,总体算来,没有数百亿寸步难行。”
此前,苏子文已向蒋芸芸阐述过构想——建造一座全新的写字楼,不同于现有建筑,他计划将其打造成香江的地标性建筑。
这不仅涉及高度设计,还包括前沿科技材料的应用等复杂要素,成本高昂。
在铜锣湾建写字楼的同时,筲箕湾的地块将用于打造一座规模远超太古城的商场。
至于太古城的具体概念,蒋芸芸并不知情,苏子文仅以通俗描述呈现,这种商业模式融合了高端奢侈品零售与休闲娱乐功能,放眼全香江乃至全球尚属首创。
这一理念借鉴了太古城与后世万达的特点,旨在创造集购物、娱乐于一体的综合体。
然而,实现这样的愿景必然需要巨额资金支持。
最后一块地皮位于九龙半岛,紧邻维多利亚港。
苏子文心中盘算着,这片土地最适合建造住宅区,不过并非用于出售的商品房。香江之地寸土寸金,若单纯售卖,仅能获取眼前利益,这显然不是他的目标。
于是,他决定将此地改造成公寓,打造成为全香江乃至全球最奢华的出租型公寓。他的计划中,这些公寓只租不售。
这一构想堪称宏大。若这三个项目成功落地,即便香江不再有其他开发计划,他的地产公司也能在当地稳固立足。随着全球经济回暖,他也不必局限于香江一隅,世界各地皆可涉足。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充足的资本支持,无钱寸步难行。
“阿文,此事需慎重考虑,地产行业风险巨大,若我们缺乏足够资金便贸然进入,极有可能遭遇重大损失。”蒋芸芸神情严肃地提醒道。
“我明白。”苏子文点头回应。
他对蒋芸芸所言心知肚明,地产行业绝非易入之途,即便身为社团领袖亦不能掉以轻心。其中潜藏的风险难以估量。若按计划启动三个项目,中途一旦资金链断裂,则不得不寻求融资,而融资本身也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
因此,他对蒋芸芸的担忧表示理解。
“别担心。”苏子文安慰道,“这个方案我已经深思熟虑。”
“澳门那边的新天地项目收益颇丰,每年额外带来上百亿利润。”
目前他急需的是启动资金,而非后续投入。这笔启动资金,他已有打算,只需向汇丰银行申请贷款即可。
倪家已与倪永孝达成协议,前期只需支付他二十二亿港币即可,后续款项需待半年后交付。
关于项目启动资金的问题,苏子文已有计划:先启动一个小项目,待首个项目取得成功后再着手开发下一个项目,这样能有效降低初始投入。
“我同意。”蒋芸芸认真地看着苏子文说道。既然他决心涉足房地产领域,那她自然会支持。
“那我们的房地产公司怎么取名呢?”蒋芸芸好奇地问。
在香港这个地方,人们非常重视风水,因此为公司起名尤为重要。
“要不要找位风水师来看看?帮我们选个吉利的名字?”蒋芸芸向苏子文提议。
“不必麻烦。”苏子文摇头表示不用,“公司名字我已想好,就叫九州地产。”他的语气十分笃定。
其实,早在拿到地皮的时候,他就已经决定了这个名字——九州!
听到这个名字,蒋芸芸沉思片刻,感受到了苏子文的宏大抱负。“芸芸,一会儿你回去告诉其他几位姐妹,今晚开个会。”苏子文神色严肃地嘱咐道。
“嗯,好的。”蒋芸芸点头答应。
就在刚才,苏子文忽然想到一件重要的事,于是决定今晚召集大家一起讨论。
……
离开中环后,苏子文来到铜锣湾,并未直接返回堂口,而是随意漫步起来。
说实话,尽管铜锣湾是他的地盘,几乎可以掌控一切,但他仍有许多地方未曾涉足,有些甚至从未听闻。
例如,眼前的这家毫不起眼的小酒吧。
苏子文左右环顾,惊讶地发现这里竟然藏着一家酒吧。这一路走来,这附近除了眼前这家,再无其他。